- 中國城鄉發展報告2019:新中國城鄉關系70年
- 白永秀
- 1371字
- 2021-09-09 18:44:45
0.4 本書的特色與創新
《報告2019》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重要時間節點,以新中國70年城鄉關系為主題,重點研究新中國70年來城鄉發展現狀、歷史和未來。具有以下幾點特色和創新:
第一,在研究框架方面,建立了“現狀研判→歷史梳理→未來展望”的研究框架。本書通過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對城鄉融合發展現狀進行研判;從不同角度對城鄉發展70年進行系統梳理,劃分發展階段,提煉發展經驗;并以對新中國城鄉發展70年展開的全面分析為基礎,從新時代城鄉關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反貧困問題兩個角度,對城鄉發展進行展望。
第二,在研究內容方面,依照“整體分析→要素分析→運行分析→政府作用分析”的邏輯,全景式展現新中國70年城鄉發展歷程。在總體把握我國城鄉關系70年演進史的基礎上,考察要素——勞動力、土地和資本在城鄉間流動和相關制度演進的脈絡,總結70年發展經驗及提出進一步發展對策;從城鄉經濟關聯和經濟運行的角度切入,考察新中國70年城鄉流通關系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和歷史經驗;從政府發揮作用的角度切入,考察新中國70年農村扶貧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發展歷史和經驗。
第三,在現狀研究中,通過理論分析,明確城鄉融合發展的概念與主要維度。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中國省域城鄉融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一方面,對2017年中國省域城鄉融合發展總體水平進行評價,并分析空間、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5個維度的城鄉融合發展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另一方面,動態考察2006年以來30個省域城鄉融合發展水平的動態變化。
第四,在未來展望中,一方面,本書明確提出城鄉未來發展趨勢是實現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追求高質量的城鄉融合發展是新時代城鄉關系發展的根本特征與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通過對農村貧困這個制約城鄉進一步融合發展的“牛鼻子”問題進行分析,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國反貧困將由農村扶貧為主進入城市和農村相對貧困治理并重的階段,并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反貧困的特點、難點和應對措施。
(1) 吳豐華,韓文龍.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城鄉關系:歷史脈絡、階段特征和未來展望[J].學術月刊,2018(4):58-68.
(2) 蔣永穆,周宇晗.改革開放40年城鄉一體化發展:歷史變遷與邏輯主線[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8(5):1-10.
(3) 孔祥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城鄉關系的演變[J].教學與研究,2019(8):5-14.
(4) 邢祖禮,陳楊林,等.新中國70年城鄉關系演變及其啟示[J].教學與研究,2019(8):5-14.
(5) 張海鵬.中國城鄉關系演變70年:從分割到融合[J].中國農村經濟,2019(3):2-18.
(6) 高帆.中國新階段城鄉融合發展的內涵及其政策含義[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9,32(1):1-12,35.
(7) 許彩玲,李建建.城鄉融合發展的科學內涵與實現路徑——基于馬克思主義城鄉關系理論的思考[J].經濟學家,2019(1):96-103.
(8) 蔡繼明,李蒙蒙.中國城鄉融合發展的制度障礙及政策建議[J].河北學刊,2019,39(4):139-145.
(9) 李愛民.我國城鄉融合發展的進程、問題與路徑,宏觀經濟管理[J].宏觀經濟管理,2019(2):35-42.
(10) 黨國英.振興鄉村: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J].理論探討,2018(1):86-91.
(11) 陳丹,張越.鄉村振興戰略下城鄉融合的邏輯,關鍵與路徑[J].宏觀經濟管理,2019(1):57-64.
(12) 劉明輝,盧飛.城鄉要素錯配與城鄉融合發展——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農業技術經濟,2019(2):33-46.
(13) 因為西藏自治區數據缺失嚴重,沒有將西藏納入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