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發展報告2020:新中國70年經濟增長質量的總結與展望
- 任保平 師博 鈔小靜 郭晗 魏婕等
- 858字
- 2021-09-17 21:00:03
4.5 結論與政策啟示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經濟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目前中國已是世界最大的貨物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客觀評價中國經濟的世界地位,不僅關系中國經濟成就的經驗總結,還涉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問題,為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道路以及爭取積極主動的輿論環境提供真實可信的實證依據。所以,本章從中國與世界經濟發生真實關系的國際貿易入手,采用單方向因果測度方法來定量分析中國進出口貿易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問題。
通過1960—2018年59年的進出口貿易數據,筆者發現,第一,中國高端產品的進口借助于技術外溢等途徑可以促進低端產品的出口,而出口低端產品不會促進高端產品的進口,或者說高端產品的進口只反映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急需,暫不能反映本國生產產品的剛性需求。所以單方向因果測度結果真實反映了中國經濟現實,即中國尚未實現全部高端產品的自主生產。第二,中國進口對出口的帶動作用與世界出口對進口的牽引作用彰顯出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良好互動,表象是中國進口帶動世界出口、中國出口引發世界進口,背后反映的是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現實。第三,借助頻譜分析,發現中國經濟對世界的影響作用主要體現在8~10年的長周期場合,即中國經濟景氣循環已與世界經濟周期融為一體,是世界經濟變化的原因。由上述三點發現可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其經濟景氣與否可以帶來世界經濟的相應變化,表明中國在世界經濟舞臺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政策啟示在于,中國經濟增長依賴于常年的國際貿易順差,但是進口主要集中于基本能源與高端產品方面,體現出中國經濟的劣勢,而出口產品多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品與低端產品。所以雖然中國經濟總量與經濟的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大,但是在國際上要真正實現能源類的國際定價權以及高端產品的大量出口,未來需要改變經濟增長結構,進一步擴大其國際話語權,真正實現中國經濟在世界舞臺上的核心位置。
(1)由于世界貿易數據的不完整性,本章選取世界各大洲的代表性國家進行分析,具體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意大利、日本、韓國、印度、挪威、南非、西班牙和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