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等效電路建模方法分析

3.2.1 電池建模概述

鋰電池等效模型的建立,有理論分析和實驗分析兩種方法。理論分析是在了解研究對象內在規律的基礎上,推導出對象變化規律的動態方程;實驗分析需要采集對象的輸入和輸出信號,根據采集到的信號建立等效模型,并對所建立模型進行參數辨識處理。鋰電池內部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十分復雜,以電化學理論為基礎推導出的電池動態方程難以應用于實際中,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往往采用實驗分析的方法。為了預測電池的行為,目前已經建立了很多不同的模型,但還沒有任何一個模型,能夠完全精確地模擬電池在任一工況下的動態行為。鋰電池的等效模型按建模方法可分為經驗模型和電化學模型。經驗模型是依據樣本數據和系統辨識方法獲取電池動力學替代模型,其優點是復雜度可控和建模代價低,缺點是模型參數的物理、化學意義不明顯且魯棒性較差。電化學模型是通過機理分析方法獲取電池動力學特性的數學表達式,其優點是模型精度高且可深層次揭示電池特性演化機制,缺點是模型復雜度高,不利于其工程化應用。

根據電池模型建立機理的不同,可以將鋰電池的等效模型分為簡單的電化學模型、智能數學模型和等效電路模型。電化學模型比較復雜,難以應用于實際產品中,主要是用來輔助電池的設計和制造;智能數學模型主要是神經網絡模型,理論上能完成電池建模,但由于需要大量實際數據進行訓練、技術門檻高、處理時間長,限制了其實際應用;等效電路模型由于物理意義明確,數學表達式簡單,目前應用較為廣泛。因電流、功率、SOC和溫度等電池特性呈非線性,電池建模若要全面考慮這些因素,會加大計算的復雜性,一般控制器無法滿足要求,模型建立要點如下所述。

(1)電路模型的邏輯結構 電路模型的邏輯結構如圖3-1所示。

圖3-1 電路模型的邏輯結構圖

(2)原理說明 電池仿真模型是為驗證模型中參數設置的準確度,故其輸入為電流,輸出為端電壓;實際電池管理系統中,電流和端電壓都為輸入量。

(3)建模步驟 ①選定合適的等效電路模型;②確定輸入、輸出及狀態變量;③列寫狀態方程;④使用MATLAB建模;⑤通過實驗數據進行參數辨識;⑥根據變量(溫度、SOC等)實時修正模型參數;⑦仿真。

(4)模型選擇 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電池等效模型,對電池模型精度和準確度的影響很大。同時,結構越復雜、精度越高的模型,運行越復雜,對硬件要求相應提高。在等效模型中,含有RC回路的等效電路準確度較高,且RC階數越高,準確度越高。

(5)參數辨識 可根據混合脈沖功率特性(Hybrid Pulse Power Characterization,HPPC)測試的實驗結果(具體步驟參見本書4.2.3節),結合最小二乘法進行曲線擬合(詳細內容見本書6.1.1節),進而辨識相關參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鹿邑县| 长沙县| 宝鸡市| 基隆市| 资讯 | 德保县| 永州市| 大洼县| 桃园市| 邵武市| 大港区| 湛江市| 柳林县| 丰顺县| 石家庄市| 三门县| 安康市| 张家港市| 德阳市| 景宁| 巢湖市| 蒙城县| 宜兴市| 云和县| 光山县| 乳山市| 弥勒县| 阳城县| 永年县| 安庆市| 丹东市| 西安市| 囊谦县| 松桃| 嘉黎县| 庆阳市| 和政县| SHOW| 九龙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