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等待
- 竹上心頭呀
- 酒七呀
- 1908字
- 2025-04-02 19:35:37
秋雨淅淅瀝瀝地打在窗玻璃上。蘇竹坐在琴房里,手指懸在琴鍵上方,遲遲沒有落下。自從寧燃離開后,她養(yǎng)成了每天放學后來琴房練習的習慣
“蘇竹同學,“音樂老師推門進來,“下周的校園藝術節(jié),你考慮好了嗎?“
蘇竹的指尖輕輕落在中央C鍵上,發(fā)出沉悶的聲響。她想起寧燃曾經(jīng)說過,最喜歡聽她彈《夢中的婚禮》。
“我想彈德彪西的《月光》。“
老師驚訝地挑眉:“這首曲子難度不小。“
“沒關系。“蘇竹翻開琴蓋,手指在黑白琴鍵上舒展開來。她沒告訴任何人,這是寧燃手機里唯一保存的古典樂。
琴聲像流水般傾瀉而出時,蘇竹恍惚看見玻璃窗上浮現(xiàn)那個熟悉的身影。他總是站在這個位置,逆著光,輪廓被夕陽描出金邊。可現(xiàn)在窗外只有綿密的雨絲,和偶爾經(jīng)過的模糊人影。
“你彈錯了一個音。“
蘇竹猛地回頭,琴聲戛然而止。楊佳澤靠在門框上,手里轉著籃球。
“第四小節(jié),應該是降B而不是B。“他走過來,從書包里掏出一個牛皮紙袋,“給,去年全國鋼琴比賽的錄像。“
蘇竹沒有接:“為什么幫我?“
籃球在地板上彈跳兩下,滾到墻角。楊佳澤把錄像帶放在琴凳上:“寧燃走前找過我。“他頓了頓,“他說...如果有人欺負你,讓我替他揍人。“
雨聲忽然變大。蘇竹盯著自己映在琴漆上的倒影,看見睫毛上掛著細小的水珠。她悄悄用袖子抹了抹眼睛,假裝是被雨水打濕的。
“他還說什么了?“
“說你會成為很棒的鋼琴家。“楊佳澤彎腰撿起籃球,“但我覺得,你更適合當建筑師。“
牛皮紙袋里除了錄像帶,還有一疊建筑學院的招生簡章。最上面那張被紅筆圈出一行字:“優(yōu)先錄取有藝術特長的學生。“
放學路上,程維維神秘兮兮地湊過來:“竹子,你知道寧燃家多有錢嗎?“她亮出手機屏幕,“我剛搜到,寧氏集團正在競標市中心的音樂廳項目!“
照片里西裝革履的寧建國正在簽約,身后站著的少年只露出半個側臉,但蘇竹一眼就認出那道挺拔的輪廓。她下意識去摸脖子上的貝殼吊墜——這是寧燃留給她的唯一實物。
“他還戴著那條手鏈!“程維維突然放大照片。寧燃手腕上確實有一抹熟悉的藍色,正是蘇竹去年送他的生日禮物,用美術課剩下的顏料瓶串成的。
雨停了。夕陽從云層縫隙漏下來,照在路邊的水洼里。蘇竹蹲下身,看見自己晃動的倒影。十七歲的喜歡原來是這樣,像一場猝不及防的秋雨,你以為它停了,可積水深處還藏著整個天空。
周末的圖書館人很少。蘇竹在建筑類書架前徘徊,指尖劃過一本本厚重的專業(yè)書籍。最后她抽出一本《世界橋梁圖鑒》——寧燃的素描本里畫得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樣的橋。
“同學,這本書不外借。“
蘇竹抬頭,看見管理員指著書脊上的“館藏珍本“標簽。她只好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書頁上投下條紋狀的光影,恍惚間像是寧燃在素描本上畫的速寫線條。
翻到某一頁時,蘇竹突然僵住。布魯克林大橋的圖片旁邊,有人用鉛筆寫了一行小字:“想帶你看遍全世界的橋。“字跡已經(jīng)有些模糊,但那個獨特的“橋“字寫法,和寧燃留在她物理書上的筆記一模一樣。
“這本書...“蘇竹聲音發(fā)顫,“之前有人經(jīng)常借閱嗎?“
管理員推了推眼鏡:“上學期有個高個子男生總來看,后來轉學了吧。“她突然想起什么,“對了,他留了張字條說如果有人來借這本書...“
蘇竹的心跳快得要蹦出胸腔。管理員在抽屜里翻找半天,最后遞來一張對折的便簽紙。上面是寧燃工整的字跡:
“當你看到這句話時,我大概正在想你。“
便簽背面用極細的線條畫著一座小小的竹橋,橋上有兩個火柴人并肩而坐。蘇竹用指腹輕輕摩挲那個扎馬尾的小人,突然發(fā)現(xiàn)橋墩處藏著一行更小的日期——是他們初遇那天的日子。
回家的公交車上,蘇竹把便簽夾在單詞本里。窗外掠過一棟正在施工的高樓,起重機在暮色中劃出優(yōu)雅的弧線。她想起寧燃說過,他喜歡建筑是因為“好的建筑會等人“。
手機突然震動。是條陌生號碼發(fā)來的彩信,沒有文字,只有一張照片:黃昏中的海城音樂學院,門口站著個穿白襯衫的背影。雖然看不清臉,但那個雙手插兜的姿勢,蘇竹在夢里見過無數(shù)次。
她死死咬住嘴唇才沒在公交車上哭出來。手指顫抖著保存圖片時,發(fā)現(xiàn)照片角落里有個模糊的招牌:“第七鋼琴教室“。
“七“——寧燃手腕內(nèi)側的紋身數(shù)字,他短信里的落款,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在這里。蘇竹想起那個跳樓工人的新聞,突然明白了這個數(shù)字對寧燃的意義。他不是在紀念,而是在懺悔。
晚上練琴時,蘇竹特意選了《第七號圓舞曲》。琴聲透過敞開的窗戶飄出去,融進九月的晚風里。她不知道寧燃能否聽見,但相信他一定在某個地方,以同樣的姿勢等待著重逢。
睡前整理書包時,那張便簽從單詞本里滑落。蘇竹把它小心地夾進日記本,在今日的日記結尾寫道:“等待不是停滯,而是用你教我的眼光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窗外,月光照亮她掛在床頭的建筑系招生簡章。鉛筆圈出的那行字在月色下微微發(fā)亮:“優(yōu)先錄取有藝術特長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