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問鬼
- 修仙秘要:八景長生閣
- 頗俱天
- 3062字
- 2021-09-04 23:37:17
何養光急忙起身移動,不知不覺已經退到了墻邊。
眼下情況,雖然他是清白的,但要是老母有個三長兩短,也恐難全身而退。
初靈裝完就走,莫不是有意陷害他?
現在,唯有祈禱老母平安無事了。
但她的情況此次不見好轉,不久將危急生命。
這時,一位在客棧吃飯的旅人起身說道:“縣尊可叫我看看?”
那人素布灰衣,頭戴儒帽,身上斜跨一木質方盒。
此是個云游醫師,正巧在這里落腳。
“先生是?”湯知縣拱手問道。
“在下姓傅名保昌,略懂一些醫術,”醫師回禮道。
“請先生救我母!”
傅保昌跪在老母邊上,撫須而望,然后掰開老母口腔,向內窺探。
打開方盒,取出一根銀針,扎在老母脖頸胸喉處,不多時,只聽幾聲咳嗽,老母竟不再抽搐。
“先生乃神醫也,受斌生一拜,”湯知縣將要下跪。
好在保昌及時攔下:“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何況我佩服知縣的孝心,能幫小忙,算我的榮幸。”
正當他倆還打算客套一陣的時候,又一陣笑聲響起。
笑聲來自店內的另外一名客人,背負竹囊,頭戴樂天巾,身著道袍,手執拂塵,卻與靈月派的不同。
這位云游道士的笑聲引起了兩人的注意。
由于朱厚熜對道教的重視,道教民間也愈發盛行,甚至威脅到了佛教。
百姓也為各種瑣事,而向道士求吉卜卦。
但有真才實學的哪里有那么多,也些人嗅到了其中的利益,稍微看了兩本道書,就光速上崗。
云游道士之中,有不少就是這種野道士。
“我與醫師互相欽佩,道長何故發笑?”
“我只是感嘆,這位傅醫師的確只是幫了個小忙。”
傅保昌皺起了眉頭,不悅之情由然而生。
任何一位有才術師都有自己的一份傲氣,聽到有人小巧了自己的技術,不免發問。
“道長何處此言。”
此時道長早已經到了兩人身邊,甩動拂塵,眼睛對著遠處,但偶爾卻在偷偷看兩人的表情。
“醫師可將此母化動為靜,也是有些許才華,只是,”他故意頓了頓,“且看老母,此時依然臉色慘白,而且眉宇之間凝聚著一股黑氣。”
聽到此話,傅保昌才覺得不對勁。
老母的是因舟車勞頓傷精,悲喜交加傷神,方才又急飲暴食而傷氣,才會發生如此癥狀。
那一針他疏通了老人的血氣,但立即失去意識也是出乎了他的預料。
何況,那黑氣他是一點也沒有察覺。
道士見時機成熟,說道:“雖有孝子,恐無福消受,甚惜!”
湯斌生心頭一震,急忙轉向醫師,只見對方一聲不吭,趕緊道:“為之奈何?”
“待我請神問仙,救你母親。”
傅保昌低頭對知縣說:“令母的確不宜再操勞,不如在此等他做了法事。”
這句話,叫知縣下了決心。
知縣、醫師、散道一行,皆在杉間客棧住下。
至于何養光,雖然差衙為難,但湯斌生卻下令放了他。
回到靈月觀內,何養光怒而不敢言。
差一點,他就要為了初靈的行為而背黑鍋。
但是,衛兵之所以會盯上他,是因為知縣向他這邊質問。
這說明知縣知道初靈存在,只要知縣通情理一些,便知養光無罪,不會過多為難。
令何養光在意的是,是否真如初靈所言,湯知縣將成為其獵物。
若是,初靈挑選目標的憑據是什么?
或者說,受害者之間是否有什么相同點。
這說不定是個突破口,以避免被初靈殺害。
那名道人也引起了何養光的注意,不知他是哪個門派。
江湖上滿是騙子,此人說不定也是。
不過他說得言之鑿鑿,而且那位醫師也沒有與他對峙,說不定真有才學。
若是這樣,不方便向靈月觀提起的,是不是也能向這位道人尋求幫助?
突然,急促的敲門聲響起。
誰人有這么急的事?
用力一聞,沒有焦味,反倒是酸味洋溢空中。
打開門,不是別人,正是師兄,黃堅玉。
完了,這是個老壇。
不用說,是為今天與初靈下山的事而來。
“師弟,今天去哪里了,”他倒是開門見山。
他既然來到這里,就算沒有證據,也是有所懷疑。
承認,無異于將兩人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僵化。
但要是說謊,萬一讓他察覺,說不定適得其反。
他本來也沒有過非分之想,說謊倒是有點做賊心虛的意思。
“下山去了。”
“哦?做什么去了?”
“打發時間。”
兩人在茶桌前對立而坐,堅玉突然將眼神斜瞟過來:“和的什么人?”
“初師妹。”
只是一瞬,屋子里的殺氣都快漲滿。
何養光趕緊解釋道:“只是偶遇,初靈偏要跟來……”
“我又沒說你什么,”堅玉突然伸手制止,“你我都是他的師哥。”
聽起來語氣滿是平和,但只是聽起來。
“但是,”聽到這個詞語,就知道之前說了什么都是白說,“你說初靈‘偏要’怎樣,我定不能答應!”
一拍桌子,兩杯茶濺濕桌面,泡開的茶葉浮上水面。
“師妹雖然活潑,但總是心地善良,你為何謠言她‘強人所難’!”
冤枉啊!
何養光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要是指責他故意找茬,哪知道師兄有沒有帶刀。
不敢說話,氣氛立即陷入了沉默。
見已經鎮住了對方,黃堅玉說:“師弟啊,你離開已經十八年,這些年我與初靈相依為命……總之,你好自為之吧。”
說完,堅玉總算離開了。
走后,何養光才擦去額頭的汗滴。
要是被初靈繼續纏下去,不被她殺死,也被這個醋壇子針對死。
莫非,這也是初靈的手段?
第二天,晚飯之后,何養光拜訪了程于庭。
今天是七月四日。
經過一天的思索,他下定決心,不管師傅是敵是友,先把自己的來這里的目的解決。
因為白天要招待訪客,真人只有晚上才有些許時間。
一番客套話后,何養光道出了自己的來意。
只道自己前有不適,飽受摧殘。
程于庭不問癥狀,不把脈象,不算吉兇,不卜陰陽,于偏房翻找,半天才找到了一個葫蘆。
葫蘆一掌足握,周身布滿灰塵,蓋身間的縫隙都已結泥,似塵封已久。
拔開葫蘆蓋,倒出一顆圓形藥丸道:“服此丹,可避免再受其侵擾。”
接過丹藥,連連道謝。
雖然欣喜,何養光卻同時心生不安。
問:“此丹可解百病?”
“唯此疾也。”
不對勁!
程于庭是怎么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的?
若是看氣色,或者自己周身有什么特別的兇煞,那在六月二十九日,初見那次,就可知道,何等此時此刻?
莫非只是為了賣個人情?
那他又要用這份人情換些什么?以他的身份,以及道的出世精神,又是被什么牽絆?
若是卦象所引,又是什么時候算的卦?
這葫蘆是臨時翻找出來,若是早有卦顯示,為何不早早準備?
仿佛,何養光該有此疾!
他不敢將內心的猜疑道出,甚至都不敢把猜疑表露在臉上。
但不管程于庭是否有其他的想法,這次幫何養光也是事實。
師傅是朋友權重大了幾分。
突然,他臨時下定決心,向程于庭問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世間有鬼乎?
程于庭花白的胡子被蠟燈打得橙黃,若有所思地看著何養光,仿佛在猜其心思。
“為道者,為得道成仙,我即信仙,當信鬼矣。”
老君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殊途同歸,仙鬼人畜與道而言,無二致也。
何養光明白程于庭的意思:有鬼。
“鬼從何來?”
“哈哈哈!”真人揚須大笑,“道!”
“萬物來源于道,思想也來源于道,若其不能回歸道,就會變質為其他。”
為了解釋這個“其他”,真人介紹了一個詞語——五道。
思想會流向五個方向,其一上天為仙道,其二入骨為人道,其三化獸為禽道,其四薜荔為鬼道,其五墮獄為罪道。
聽到這,何養光不免慌張起來。
他戰戰兢兢問了最后一個問題:“鬼,可復活么?”
程于庭尖銳的眼神直直地看向養光,仿佛靈魂深處的波動,盡被洞察。
“人求成仙,人可成鬼,鬼何不可成人成仙邪?”
如同瓦碎一般,何養光的心崩裂開來。
世間真有鬼,那初靈大概就是鬼了。
鬼可復活成人,及升華為仙,那他之前猜測初靈謀害自己的動機,就可成立了。
初靈若是為了復活、成仙而殺害自己,雖然不知道具體方法是什么,為什么一定要是自己,以初靈的執念而言,自己恐必死無疑!
可是,何養光突然嘴角掛起微笑。
好生自信。
他的目的已經達成,疾病即將化解,他就沒有繼續待在這里的理由了。
既然敵不過初靈,躲還不行嘛!
明天,就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正當他得意洋洋時,程于庭突然開口:“對了,丹可不是藥。”
“什么意思?”
“丹是天時、地利、人和具象而成之物。”
“也就是說?”
“也就是說,你萬不可離開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