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案例注釋版(第四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169字
- 2021-09-27 14:41:39
第十四條 【廣告可識別性以及發布要求】
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能夠使消費者辨明其為廣告。
大眾傳播媒介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變相發布廣告。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廣告”,與其他非廣告信息相區別,不得使消費者產生誤解。
廣播電臺、電視臺發布廣告,應當遵守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時長、方式的規定,并應當對廣告時長作出明顯提示。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廣告可識別性以及廣播電臺、電視臺發布廣告的時長、方式的規定。
一、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
實踐中,由于廣告的表現形式日益復雜多樣,有的廣告僅從表面上看難以與其他信息傳播形式相區別,使消費者無法辨明其是否是廣告,不正當地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給消費者造成損害,需要加強規范。因此,本條第一款規定,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能夠使消費者辨明其為廣告,使消費者既能夠獲得必要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又能夠對該信息有客觀、清晰的認識,避免受到誤導。
二、大眾傳播媒介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變相發布廣告
實踐中,有的大眾傳播媒介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廣告,混淆了廣告和新聞的界限,如以通訊、評論、消息、人物專訪、專家訪談、紀實報道、報告文學、專家咨詢、科普宣傳等形式發布廣告;或者是不標明“廣告”標記,而使用“專版”“專題”“企業形象”等非廣告標記;或者是在新聞報道中標明企業的詳細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聯系方式方法,變相為企業進行商業宣傳。這種做法濫用了社會公眾對新聞的信任,容易誤導社會公眾,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因此,本條第二款中特別強調,大眾傳播媒介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廣告。
三、廣告應當顯著標明“廣告”
為了使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布的廣告與新聞等非廣告信息相區別,避免使消費者產生誤解,本條第二款中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廣告”。例如,報紙、期刊、電影、電視、互聯網頁面上的廣告應當在顯著位置、以顯而易見的方式標明“廣告”字樣;廣播中的廣告應當由播音員作出明確提示,如“以下進入一段廣告”。從效果上看,就是要使消費者能夠清晰地辨別出廣告,不會與其他非廣告信息相混淆,不會將廣告誤以為是非廣告信息。
四、廣告發布時長、方式
實踐中,有的廣播電臺、電視臺發布廣告時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廣告播放時間過長,節目插播廣告過于頻繁,在新聞類節目中插播廣告,插播游動字幕廣告等,嚴重影響了聽眾、觀眾正常收聽、收看節目,需要予以規范。鑒于對廣告時長、方式的規定較為瑣碎、繁雜,以交由國務院有關部門作出具體規定為宜,本條第三款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發布廣告,應當遵守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時長、方式的規定。同時,為了便于聽眾、觀眾清楚了解廣告時長,使其既能夠在廣告期間從事其他活動,又不至于錯過廣播、電視節目,本條第三款還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發布廣告,應當對廣告時長作出明顯提示。
●相關規定
《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