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編 總  則

第一章 基本原則

第一條 【立法目的】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適用范圍】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三條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國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

第四條 【平等保護】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五條 【物權法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第六條 【物權公示原則】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第七條 【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八條 【其他適用的規定】其他相關法律對物權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二章 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

第一節 不動產登記

第九條 【不動產物權登記生效及例外】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

第十條 【登記機構及統一登記制度】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統一登記的范圍、登記機構和登記辦法,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第十一條 【登記申請材料】當事人申請登記,應當根據不同登記事項提供權屬證明和不動產界址、面積等必要材料。

第十二條 【登記機構的職責】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查驗申請人提供的權屬證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二)就有關登記事項詢問申請人;

(三)如實、及時登記有關事項;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的有關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的,登記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必要時可以實地查看。

第十三條 【登記機構禁止從事的行為】登記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要求對不動產進行評估;

(二)以年檢等名義進行重復登記;

(三)超出登記職責范圍的其他行為。

第十四條 【不動產物權登記生效的時間】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自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時發生效力。

第十五條 【合同效力與物權效力區分】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第十六條 【不動產登記簿】不動產登記簿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根據。

不動產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

第十七條 【不動產登記簿與權屬證書關系】不動產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物權的證明。不動產權屬證書記載的事項,應當與不動產登記簿一致;記載不一致的,除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確有錯誤外,以不動產登記簿為準。

第十八條 【查詢、復制登記資料】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查詢、復制登記資料,登記機構應當提供。

第十九條 【更正登記、異議登記】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登記機構予以異議登記的,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異議登記失效。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

第二十條 【預告登記】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預告登記后,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

第二十一條 【登記錯誤的責任】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因登記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登記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登記機構賠償后,可以向造成登記錯誤的人追償。

第二十二條 【登記費用】不動產登記費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動產的面積、體積或者價款的比例收取。具體收費標準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節 動產交付

第二十三條 【動產物權交付生效】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特定動產物權的登記】船舶、航空器和機動車等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五條 【簡易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權利人已經依法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法律行為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六條 【指示交付】動產物權設立和轉讓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該動產的,負有交付義務的人可以通過轉讓請求第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代替交付。

第二十七條 【占有改定】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三節 其他規定

第二十八條 【法律文書、征收導致的物權變動】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

第二十九條 【繼承、受遺贈取得物權】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第三十條 【合法的事實行為導致物權變動】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第三十一條 【處分非依法律行為取得的不動產】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規定享有不動產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第三章 物權的保護

第三十二條 【物權保護的途徑】物權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第三十三條 【物權確認請求權】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第三十四條 【返還原物請求權】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

第三十五條 【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請求權】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第三十六條 【修理、重作、更換、恢復原狀請求權】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第三十七條 【損害賠償請求權】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請求權的適用、行政及刑事責任】本章規定的物權保護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根據權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適用。

侵害物權,除承擔民事責任外,違反行政管理規定的,依法承擔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乡县| 繁峙县| 绥宁县| 扎兰屯市| 沧源| 大新县| 漳浦县| 博客| 民乐县| 大田县| 临汾市| 左贡县| 连江县| 黔江区| 应用必备| 淮北市| 武功县| 乐平市| 隆子县| 彭阳县| 温泉县| 松江区| 台山市| 台中市| 石台县| 炎陵县| 中江县| 翁牛特旗| 依安县| 临高县| 武夷山市| 平顶山市| 师宗县| 理塘县| 文山县| 安远县| 余江县| 茌平县| 托克托县| 新昌县| 明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