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最高人民法院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精釋精解作者名: 滕威主編本章字數: 532字更新時間: 2021-10-23 02:51:29
第三部分 關于標的物的風險負擔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經濟貿易日益活躍,合同雙方當事人因風險負擔問題發生糾紛的案件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在買賣合同成立后,一旦標的物出現毀損、滅失的情況,究竟應由哪一方當事人承擔損失,一直是困擾審判實踐的疑難問題。我們知道,標的物的風險負擔制度,是在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對標的物毀損、滅失的不幸損害進行合理分配的制度,其一直被視為買賣合同中的核心制度。在買賣合同中,風險由誰負擔就意味著誰將承擔不利的后果,關涉買賣雙方當事人最根本之利益,對買賣雙方關系重大。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因標的物毀損、滅失所造成的損失,還面臨著誰有權向加害人索賠或向保險人理賠的問題。因此,各國立法對如何在當事人之間適當分配風險,均設計了相應的風險負擔制度規則,我國《合同法》在買賣合同一章對此作出專門規定。《買賣合同司法解釋》通過四個條文,對標的物的風險負擔中的具體問題進行了規范,其主要包括:明確了送交買賣中“標的物需要運輸”的情況下承運人的身份;補充了特定地點貨交承運人的風險負擔規則;對路貨買賣中出賣人隱瞞風險發生事實的風險負擔作出補充規定;對大宗貨物買賣中出賣人批量托運貨物以履行數份合同或托運超量貨物去履行其中一份合同情況下的風險負擔作出了明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