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律法規(guī)全書(2015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912字
- 2021-09-09 19:57:56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簡化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批工作程序有關問題的通知(2001年5月30日國土資廳發(fā)〔2001〕43號公布 根據(jù)2010年12月3日《國土資源部關于修改部分規(guī)范性文件的決定》修訂)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huán)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規(guī)劃和國土資源局),計劃單列市土地管理局(城鄉(xiāng)規(guī)劃土地局、規(guī)劃國土局),解放軍土地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土地管理局:
根據(jù)《關于加強耕地保護促進經濟發(fā)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00〕408號)精神,在《關于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fā)〔2000〕201號)基礎上,現(xiàn)就進一步簡化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程序和報批材料問題通知如下:
一、依照有關規(guī)定受理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對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產業(yè)政策、項目用地是否符合國家供地政策和地方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補充耕地資金是否落實、是否按規(guī)定辦理壓占礦產和地質災害評估有關手續(xù)等問題預審后,提出肯定性意見的,用地正式報批時,附上預審通過意見,部不再對已預審內容進行重復審查。
預審通過但對上述問題提出完善性意見或預審后情況發(fā)生變化的,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需作局部調整、補充耕地資金需進一步落實、需補充完善壓占礦產和地質災害評估有關手續(xù)、項目初步設計發(fā)生變更等,省級以下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要督促落實預審意見,在建設用地正式報批時,對有關情況作出說明。
二、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水利水電工程移民遷建用地,可以依照有關規(guī)定按城市、村莊和集鎮(zhèn)建設用地范圍內分批次用地報批,由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人民政府批準農用地轉用,可不隨同壩區(qū)、水庫淹沒區(qū)及專項設施遷建用地報批。
三、石油天然氣生產企業(yè)按照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生產計劃,于每年年初,向擬鉆井區(qū)域所在地市、縣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產能及配套設施擬使用土地的有關情況,先按臨時用地申請辦理有關手續(xù);每年下半年,再一次性由石油天然氣生產企業(yè)將產能及配套設施所需建設用地進行匯總,依法申請辦理正式用地手續(xù)。
四、輸變電所、塔基,輸油、輸氣、輸水管道的增壓站、檢查站及導航臺、站,糧食儲備庫等同類、多點工程用地,可由項目所在地市、縣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分別組織報批材料,根據(jù)建設項目的總體設計,以省為單位一次性按規(guī)定程序報批;分期建設的項目,可根據(jù)可行性研究報告確定的方案以省為單位分期報批。
五、城市道路、管線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小部分建設用地確需超出城市建設用地范圍的,土地利用規(guī)劃可作局部調整,規(guī)劃局部調整方案與建設用地同時報批;道路、管線工程等單獨選址項目,確需進入城市建設用地范圍的(簡稱圈內),圈內部分的用地可以隨同該工程的圈外用地一同按單獨選址項目要求報批。
六、預審通過需報國務院批準的單獨選址項目用地和需報國務院批準的城市分批次用地,在用地正式報批前,一些任務重、施工期短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軍事國防等特殊項目的控制工期的單體工程,如公路(包括城市道路)、鐵路的橋梁、隧道,水利(電)樞紐的導流(渠)洞、進場道路等,在查清所需使用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兌現(xiàn)被用地單位群眾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妥善處理好先行用地有關問題的前提下,由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會同省級計劃主管部門提出先行用地申請,報部審查同意后,可以先行用地。
七、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正式報批時,應附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和勘測定界圖。但大型交通、能源、水利、礦山、軍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部分區(qū)段,因地形地質情況復雜,確實無法在報批建設用地前完成土地勘測定界工作的,可暫不附該地段的勘測定界有關圖件資料,由項目所在地的市、縣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據(jù)批準的工程初步設計,進行現(xiàn)場踏勘,實地調查用地范圍、土地權屬、地類、面積等,在1∶1萬分幅土地利用現(xiàn)狀圖上標明用地范圍。土地勘測定界工作必須抓緊完成。
八、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在正式報批時,“建設擬征(占)地土地權屬情況匯總表”中“土地總面積”和“其中:耕地”兩欄可不再填寫。
九、符合已發(fā)布建設用地指標規(guī)定標準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建設用地正式報批時可不附項目總平面布置圖或線形工程平面圖。
十、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用地需補充耕地,使用補充耕地儲備庫內耕地進行“先補后占”的,可以實行臺賬管理,進行指標劃轉。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能出具儲備庫中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的驗收證明,并在已往建設用地報批時上報建設項目的補充耕地位置圖的,可在補充耕地方案備注欄中對已上報過的補充耕地位置圖的圖幅號、土地開發(fā)整理項目的名稱、規(guī)模和指標劃轉后剩余耕地的數(shù)量作出具體說明,在建設用地正式報批時可不再上報該補充耕地位置圖。
- 法律的燈繩(增訂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最新修訂)(2019年)
- 農村弱勢群體權益保護知識問答
- 國家安全法律法規(guī)學習匯編(2022年版)
- 機動車綜合管理法律法規(guī)
-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guī)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2014版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稅務繳納法律法規(guī)
- 扶貧開發(fā)法律法規(guī)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注解與配套(2017年版)
- 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 特殊公共設施保護法律法規(guī)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注解與配套(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法規(guī)匯編(法規(guī)清理專輯四)
-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tǒng)計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最新修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