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國土資源部關于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2000年7月17日國土資發〔2000〕201號公布 根據2010年12月3日《國土資源部關于修改部分規范性文件的決定》修訂)

依據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及國務院批準施行的《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查辦法》,我部陸續制定了有關規定、辦法及規范性文本,使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納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管理軌道、但從目前實踐情況看,仍存在報批材料不規范、報批內容不明確、報批材料過多過繁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建設用地審批管理,提高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效率和質量,現就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關于需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范圍問題

(一)《報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審查辦法》規定的需報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中,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建設項目是指由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直接行文批復的建設項目,或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行文批復,但在批復文件中注明經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建設項目。

(二)農用地轉用批準權限在省級人民政府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涉及征收基本農田,或征收基本農田以外的一般耕地超過35公頃,或征收一般耕地和非耕地總面積超過70公頃的,報國務院批準。

(三)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是否占用基本農田,按經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范圍認定。確需占用基本農田的,應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補充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基本農田,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被占用基本農田屬農村集體土地需要征收的,報國務院批準。

二、關于建設用地申請報批有關問題

(四)未納入土地選用總體規劃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原則上不得提供建設用地。對國務院(包括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國家計劃單列企業)、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交通、能源、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雖未納入規劃,但已經通過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的,按照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的具體要求及時調整規劃。

對在規劃文本中已作安排,但由于選址未定,沒有落實在規劃圖上,或規劃文本和規劃圖上已作了安排,但用地位置需作調整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可以按規定對規劃作局部調整。

(五)城市人民政府申請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地塊選址不得超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

因特殊原因,小部分建設用地確需超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的,經批準可以按規定對規劃作局部調整。

(六)需報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土地征收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涉及使用國有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一同報批。

(七)水利水電工程壩區、庫區及移民安置等配套設施用地原則上應一次報批;對已經通過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的大型、特大型水利水電工程,一次報批確有困難的,經國土資源部同意,壩區、庫區及移民安置等配套設施用地可以分別申請和報批;涉及占用農用地和土地征收的,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審批手續,其中涉及占用耕地的,由建設單位負責補充耕地。

(八)需報國務院批準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擬開發地塊中,涉及使用國有建設用地、未利用地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一同報批。

城市人民政府應根據建設需要和地方財政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能力確定申請新增建設用地面積,并要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準備情況作出說明。

每個城市每年度申請分批次建設用地一般不超過3個批次。

(九)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范圍(部分在圈內,部分在圈外)的大中型基礎預見設施建設項目用地,可按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報批要求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十)采礦(油)工程用地,建設單位依據采礦登記機關審批劃定礦區范圍的批復或采礦許可證和經批準的開采方案申請建設用地,并作為建設用地報批必備材料。

建設項目用地涉及壓覆重要礦床和按規定需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是否壓覆重要礦床證明材料或壓覆重要礦床的評估報告和按規定審查認定后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作為申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和建設用地報批的必備材料。

(十一)呈報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時,凡發現存在未批先用等違法用地行為的,須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報批建設用地時附土地行政處罰決定書;涉及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的,附行政處分決定文件或行政處分建議書。違法用地行為未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的,不得呈報建設用地。

三、關于建設用地報批材料有關問題

(十二)按簡化后的文書格式填寫建設用地項目呈報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文書格式及填報說明見附件一。

(十三)按簡化后要求組織建設用地報批材料。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報批材料目錄見附件二;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報批材料目錄見附件三。

報批材料份數減少為文字材料兩套、圖件材料一套。

(十四)組織建設用地項目報批材料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對擬征(占)收土地進行現場勘察,復核土地權屬。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將土地權屬復核情況填寫在“征收土地方案”的“權屬狀況”欄中;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除在“征收土地方案”的“權屬狀況”欄中填寫土地權屬復核情況外,須填寫“建設擬征(占)收土地權屬匯總表”,文書格式見附件四。

(十五)建設用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和勘測定界圖須達到原國家土地管理局發布的《建設項目用地勘測定界技術規程(試行)》的技術要求,并按國家和集體兩種土地所有性質和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三種地類分別匯總面積。

建設用地報批地類歸并標準見附件五。

(十六)建設用地項目涉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局部調整的,需填報“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局部調整方案”與建設用地報批材料一并報批。文書格式見附件六。

(十七)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涉及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內涉及多個市、縣的,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工程年度投資計劃,組織相關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分別準備報批材料,省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匯總情況后,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報批。

(十八)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應由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報批材料。市轄區或開發區組織的建設用地報批材料,須經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上報。

(十九)單獨選址建設項目各功能分區的名稱和內容須與建設用地指標文件中規定的名稱相一致。

(二十)省級人民政府申請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和各城市分批建設用地,均應單獨擬文呈報國務院;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請示文件中不注明年度和批次編號,有關內容在報批材料中反映。

農用地轉用批準權限在省級人民政府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用地和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涉及征收土地需報國務院批準的,省人民政府建設用地請示文件中要注明批準農用地轉用和補充耕地的有關情況,報批材料不再報送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及有關附件。

四、關于地方各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報批責任有關問題

(二十一)縣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做好土地權屬復核、征地調查、補充耕地等前期工作,對建設單位的用地申請材料進行審查;對符合申請用地條件的,及時組織報批材料,在收到用地申請材料后的30個工作日內完成上報工作。

(二十二)市(地、州)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縣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報批材料進行復核,符合報批條件、報批材料齊全的,在收到報批材料5個工作日內審查完畢,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核后上報。

(二十三)省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須實行內部會審制度,對建設用地報批材料進行全面審查。對符合要求的報批材料,在收到報批材料后的15個工作日內完成內部會審,提出審查意見,報省級人民政府審核。在省級人民政府向國務院呈報建設用地請示文件時,及時將報批材料報送國土資源部,并保證呈報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準確性。

(二十四)建設用地項目經審查需補充完善報批材料的,省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接到通知后的15個工作日內,組織有關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所所需材料報送國土資源部。

(二十五)未按規定時限完成有關工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向上一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建設用地報批材料時,須對有關情況作出專門說明。

(二十六)各地要嚴格按本通知要求認真組織報批需國務院批準的建設用地。對不具備報批條件、報批材料不符合要求、在規定時限內未能補充完善報批材料的建設用地項目,發現違法用地行為或違法用地行為未依法予以處理的建設用地項目,我部將按有關規定將建設用地請示文件退回報文的省級人民政府。每年1月我部將對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設用地報批情況進行通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祁连县| 泸州市| 蕉岭县| 民乐县| 桐城市| 古蔺县| 南京市| 惠州市| 龙州县| 剑河县| 乐亭县| 常州市| 永康市| 新野县| 鲁山县| 昂仁县| 滦平县| 东丰县| 菏泽市| 钟山县| 惠水县| 安丘市| 凤城市| 隆德县| 潞城市| 桂林市| 南漳县| 彭水| 金溪县| 陆河县| 河北省| 屯门区| 太白县| 磐石市| 丁青县| 锡林浩特市| 昌都县| 霍州市| 长垣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