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
- 2069字
- 2021-09-18 16:57:56
經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年9月2日)
1.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12年/試卷一/27單選 12年/試卷一/64多選 11年/試卷一/ 27單選 07年/試卷一/22單選 05年/試卷一/21單選 05年/試卷一/98不定項 05年/試卷三/5單選 03年/試卷一/15單選
相關法條:刑法第213條至第215條 民法通則第99條】
【關鍵解讀】
1.假冒注冊商標行為,其實也是侵犯商標權的行為;
2.注意本條中的判斷誤認標準是一般的社會公眾。
真題例解
①某縣“大隊長酒樓”自創品牌后聲名漸隆,婦孺皆知。同縣的“牛記酒樓”經暗訪發現,“大隊長酒樓”經營特色是,服務員統一著上世紀60年代服裝,播放該年代歌曲,店堂裝修、菜名等也具有時代印記。“牛記酒樓”遂改名為“老社長酒樓”,服裝、歌曲、裝修、菜名等一應照搬。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牛記酒樓”的行為屬于下列哪一種行為? ( )(12年/試卷一/27)
A.正當的競爭行為
B.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C.混淆行為
D.虛假宣傳行為
【答案詳解】C。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以商業秘密的存在為前提的,該案例的描述中不存在已經采取了保密措施的商業秘密,因而不可能構成侵犯商業秘密行為,B項錯誤;虛假宣傳行為是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該案例中也不存在對上述內容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D項錯誤。混淆行為包括“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混淆行為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所明確規定的不正當競爭手段。該案例就屬于此種情況,故C項正確。
②下列哪些選項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 )(12年/試卷一/64)
A.甲燈具廠捏造乙燈具廠偷工減料的事實,私下告訴乙廠的幾家重要客戶
B.甲公司發布高薪招聘廣告,乙公司數名高管集體辭職前往應聘,甲公司予以聘用
C.甲電器廠產品具有嚴重瑕疵,媒體誤報道為乙電器廠產品,甲廠未主動澄清
D.甲廠使用與乙廠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和裝潢,消費者經仔細辨別方可區別二者差異
【答案詳解】AD。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4條的規定,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A項符合上述詆毀商譽行為的構成要件。B項行為屬于正當的市場競爭行為,選項中也未提及侵犯商業秘密等行為,故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C項中甲電器廠產品具有嚴重瑕疵,但誤報道為乙電器廠,甲電器廠并沒有故意捏造或散布關于乙電器廠產品的虛偽事實,故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的規定,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屬于混淆行為,D項中甲廠產品與乙廠相似,并使得消費者仔細辨別才能區別,因而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
2.禁止商業賄賂
第八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賬。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入賬。
【10年/試卷一/67多選 05年/試卷一/21單選 04年/試卷一/ 19單選
相關法條:刑法第385條】
【關鍵解讀】
禁止賄賂行為和暗中折扣行為,允許明賬折扣和傭金。
真題例解 (10年/試卷一/67)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下列哪些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 )
A.甲企業將所產袋裝牛奶標注的生產日期延后了兩天
B.乙企業舉辦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為5,000元購物券,并規定用購物券購物滿1,000元的可再獲一次抽獎機會
C.丙企業規定,銷售一臺電腦給中間人5%傭金,可不入賬
D.丁企業為清償債務,按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答案詳解】AC。A項虛假標識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由《反不正當競爭法》調整; B項行為不屬于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3條的規定,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 (一)采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二)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千元。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規定,C項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D項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1條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銷售鮮活商品; (二)處理有效期限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 (三)季節性降價; (四)因清償債務、轉產、歇業降價銷售商品。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C。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學科精講思維導圖: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保障法·知識產權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民法·知識產權法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4: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 2014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5:刑事訴訟法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應試法條口袋書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1:民法·知識產權法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5:刑事訴訟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最后沖刺全真模擬測試(六套卷)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主觀題答題必背用句指引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司法考試真題階梯式三輪瘋狂集訓(2002-2017):憲法·司法制度卷
- 2020年法律碩士(法學)聯考大綱配套練習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7: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18年法律碩士聯考五年真題歸類詳解及知識清單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8:憲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