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
- 2116字
- 2021-09-17 16:55:47
8.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12年/試卷二/9、10單選 12年/試卷二/55多選 11年/試卷二/55多選 10年/試卷二/6單選、93不定項 09年/試卷二/7單選09年/試卷二/51、56、63多選 09年/試卷二/93不定項 09年/試卷四/二案例 08年/試卷二/94不定項 08年/試卷四/二案例 07年/試卷二/53多選 07年/試卷四/案例二 06年/試卷二/96-99不定項 04年/試卷二/87不定項 04年/試卷二/18單選 03年/試卷四/一問答 02年/試卷二/32多選 02年/試卷二/35多選 02年/試卷二/38多選 02年/試卷二/46多選 02年/試卷二/84不定項 02年/試卷二/85不定項】
【關鍵解讀】
1.下列情形不成立共同犯罪:①共同過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②故意犯罪行為與過失犯罪行為不成立共同犯罪。故意(過失)行為與無罪過行為,更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③同時犯不成立共同犯罪。同時犯是指二人以上同時以各自行為侵害同一對象,但彼此之間無意思聯絡的情況。④先后故意實施的相關犯罪行為,彼此沒有主觀聯系的,不成立共同犯罪。⑤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不是共同犯罪。⑥事前無通謀的窩藏、包庇、窩贓、銷贓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但如果事前有通謀的,則成立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人一致自動放棄犯罪的,自然是犯罪中止。那么部分自動放棄犯罪,部分執意要將犯罪進行到底的是否成立犯罪中止,關鍵是理解有效性。共同犯罪的中止要求在放棄本人的犯罪行為時,還必須有效地制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為,防止犯罪行為的發生。單個的共同犯罪人,僅是消極地自動放棄個人的實行行為,但沒有積極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并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結果的發生,不成立犯罪中止。可以根據正犯與幫助犯、教唆犯、脅從犯來確定不同情況下的犯罪中止。要注意的是,共同犯罪中各犯罪人的犯罪形態可能不同,即有的是中止,有的是未遂。
3.聚眾犯罪要求參加犯罪的人數必須為三人以上,屬于必要的共犯。但是至于聚眾犯罪的參與人是否都構成犯罪則要根據分則條文的具體規定來確定。
真題例解
①關于共同犯罪的論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12年/試卷二/10)
A.甲為劫財將陶某打成重傷,陶某拼死反抗。張某路過,幫甲掏出陶某隨身財物。2人構成共犯,均須對陶某的重傷結果負責
B.乙明知黃某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仍按黃某要求為其收取毒品原植物的種子。2人構成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共犯
C.丙明知李某低價銷售的汽車系盜竊所得,仍向李某購買該汽車。2人之間存在共犯關系
D.丁系國家機關負責人,召集領導層開會,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全體職工。丁和職工之間存在共犯關系
【答案詳解】B。承繼的共同犯罪,指先行為人已實施一部分實行行為后,后行為人以共同犯罪的意思參與實行或提供幫助。此時,后行為人就參與后的行為與先行為人構成共同犯罪,但對參與之前的先行為人的行為及其結果是否應承擔責任,存在爭議。目前學界通說是肯定說,即根據“部分實行全部承擔”的原則后行為人要對犯罪的全部后果承擔責任,即不能只承擔自己實行行為部分所造成的后果。但是對于加重結果的承擔,目前學界通說認為后加入的人對于先行為的加重結果不負責。具體到A選項的情形,甲已經將陶某打成重傷,張某是臨時加入搶劫的,所以重傷屬于加重結果,張某無須對陶某的重傷結果負責,所以A的說法是錯誤的。乙明知道黃某實施犯罪行為,仍為其提供幫助,幫助其完成犯罪行為,因此二人成立共同犯罪。所以B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丙購買他人盜竊得來的汽車,系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購買,根據《刑法》第312條的規定,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因此,丙與李某不存在共犯關系,C是錯誤的。根據《刑法》第396第1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構成私分國有資產罪。因此丁和職工之間不存在共犯關系,D的說法也是錯誤的。綜上,本題正確答案為B。
②下列哪些選項中的雙方行為人構成共同犯罪?()(12年/試卷二/55)
A.甲見賣淫穢影碟的小販可憐,給小販1000元,買下200張淫穢影碟
B.乙明知趙某已結婚,仍與其領取結婚證
C.丙送給國家工作人員10萬元錢,托其將兒子錄用為公務員
D.丁幫助組織賣淫的王某招募、運送賣淫女
【答案詳解】BCD。對向犯,是指以存在二人以上相互對向的行為為要件的犯罪。《刑法》規定的對向犯分三種情況:一是雙方的罪名與法定刑相同,如重婚罪;二是雙方的罪名與法定刑都不同,如賄賂犯罪中的行賄與受賄;三是只處罰一方的行為,如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只處罰販賣者,不處罰購買者。前兩種都構成共同犯罪,第三種不構成共同犯罪。因此A錯誤,B、C正確。根據《刑法》第358條第1款的規定,組織賣淫罪是指以招募、雇傭、強迫、引誘、容留等手段,控制他人從事賣淫活動的行為。D項中王某構成組織賣淫罪。丁幫助其招募、運送賣淫女,是對王某組織賣淫行為的幫助,構成幫助犯,按照刑法理論應認定為共同犯罪。因此D是正確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刑法》第358條第3款明確規定,為組織賣淫的人招募、運送人員或者有其他協助組織他人賣淫行為的,按照協助組織賣淫罪追究刑事責任。綜上,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