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過失犯罪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12年/試卷二/52多選 11年/試卷二/6單選 08年/試卷二/10單選 07年/試卷二/14單選 04年/試卷二/12單選 03年/試卷二/1單選 02年/試卷二/50多選 99年/試卷二/22單選】

【關鍵解讀】

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別:一,間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于自信的過失是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的意志。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為了實現其他意圖而實施行為,主觀上根本不考慮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客觀上也沒有采取避免危害結果的措施;過于自信過失的行為人之所以實施其行為,是因為考慮到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三,間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過于自信過失是預見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即對危害結果發生可能性程度的認識不同。

真題例解(11年/試卷二/6)

關于過失犯的論述,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只有實際發生危害結果時,才成立過失犯

B.認識到可能發生危害結果,但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意志的,成立過失犯

C.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

D.過失犯的刑事責任一般輕于與之對應的故意犯的刑事責任

【答案詳解】C。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過失犯罪是處罰的例外,認定過失犯罪的標準也就相應地要嚴格,對于過失犯罪而言,只有發生了一定的危害結果才能認定,A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B選項所說的是過于自信的過失的情形,在過失的主觀心理狀態下,危害結果與行為人的意志都是相違背的,這也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別之一,B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根據《刑法》的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這里的“法律”應當限定為刑法,在《刑法》第3條闡述罪刑法定原則的時候,用的也是“法律”二字,兩處所用的“法律”的內涵和外延都應該是一樣的,即都應該是刑事法律,C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要低于故意犯罪,刑事責任一般也輕于與之對應的故意犯的刑事責任,D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嘉祥县| 毕节市| 翁牛特旗| 平舆县| 卢氏县| 屏东县| 汕尾市| 遂平县| 积石山| 丽水市| 元谋县| 四子王旗| 武汉市| 新泰市| 修武县| 武清区| 彭州市| 巴林右旗| 柘荣县| 辉县市| 柏乡县| 平顺县| 碌曲县| 达孜县| 河津市| 六枝特区| 南通市| 个旧市| 凭祥市| 微山县| 玛多县| 宁国市| 宿迁市| 台湾省| 晋中市| 太仓市| 海阳市| 宣恩县| 宜兰县|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