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
- 892字
- 2021-09-17 16:55:46
2.過失犯罪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12年/試卷二/52多選 11年/試卷二/6單選 08年/試卷二/10單選 07年/試卷二/14單選 04年/試卷二/12單選 03年/試卷二/1單選 02年/試卷二/50多選 99年/試卷二/22單選】
【關鍵解讀】
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別:一,間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符合行為人的意志;過于自信的過失是希望危害結果不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的意志。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為了實現其他意圖而實施行為,主觀上根本不考慮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客觀上也沒有采取避免危害結果的措施;過于自信過失的行為人之所以實施其行為,是因為考慮到可以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三,間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過于自信過失是預見危害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即對危害結果發生可能性程度的認識不同。
真題例解(11年/試卷二/6)
關于過失犯的論述,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只有實際發生危害結果時,才成立過失犯
B.認識到可能發生危害結果,但結果的發生違背行為人意志的,成立過失犯
C.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
D.過失犯的刑事責任一般輕于與之對應的故意犯的刑事責任
【答案詳解】C。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過失犯罪是處罰的例外,認定過失犯罪的標準也就相應地要嚴格,對于過失犯罪而言,只有發生了一定的危害結果才能認定,A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B選項所說的是過于自信的過失的情形,在過失的主觀心理狀態下,危害結果與行為人的意志都是相違背的,這也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與間接故意的區別之一,B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根據《刑法》的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這里的“法律”應當限定為刑法,在《刑法》第3條闡述罪刑法定原則的時候,用的也是“法律”二字,兩處所用的“法律”的內涵和外延都應該是一樣的,即都應該是刑事法律,C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要低于故意犯罪,刑事責任一般也輕于與之對應的故意犯的刑事責任,D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