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
- 1303字
- 2021-09-17 16:55:40
1.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yōu)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12年/試卷一/27單選 12年/試卷一/64多選 11年/試卷一/27單選 07年/試卷一/22單選 05年/試卷一/21單選 05年/試卷一/98不定項 05年/試卷三/5單選 03年/試卷一/15單選
相關法條:刑法第213條至第215條 民法通則第99條】
【關鍵解讀】
1.假冒注冊商標行為,其實也是侵犯商標權的行為;
2.注意本條中的判斷誤認標準是一般的社會公眾。
真題例解
①某縣“大隊長酒樓”自創(chuàng)品牌后聲名漸隆,婦孺皆知。同縣的“牛記酒樓”經暗訪發(fā)現(xiàn),“大隊長酒樓”經營特色是,服務員統(tǒng)一著上世紀60年代服裝,播放該年代歌曲,店堂裝修、菜名等也具有時代印記。“牛記酒樓”遂改名為“老社長酒樓”,服裝、歌曲、裝修、菜名等一應照搬。根據(jù)《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guī)定,“牛記酒樓”的行為屬于下列哪一種行為?()(12年/試卷一/27)
A.正當?shù)母偁幮袨?/p>
B.侵犯商業(yè)秘密行為
C.混淆行為
D.虛假宣傳行為
【答案詳解】C。侵犯商業(yè)秘密行為是以商業(yè)秘密的存在為前提的,該案例的描述中不存在已經采取了保密措施的商業(yè)秘密,因而不可能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行為,B項錯誤;虛假宣傳行為是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該案例中也不存在對上述內容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D項錯誤。混淆行為包括“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混淆行為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所明確規(guī)定的不正當競爭手段。該案例就屬于此種情況,故C項正確。
②下列哪些選項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12年/試卷一/64)
A.甲燈具廠捏造乙燈具廠偷工減料的事實,私下告訴乙廠的幾家重要客戶
B.甲公司發(fā)布高薪招聘廣告,乙公司數(shù)名高管集體辭職前往應聘,甲公司予以聘用
C.甲電器廠產品具有嚴重瑕疵,媒體誤報道為乙電器廠產品,甲廠未主動澄清
D.甲廠使用與乙廠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和裝潢,消費者經仔細辨別方可區(qū)別二者差異
【答案詳解】AD。根據(jù)《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4條的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A項符合上述詆毀商譽行為的構成要件。B項行為屬于正當?shù)氖袌龈偁幮袨椋x項中也未提及侵犯商業(yè)秘密等行為,故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C項中甲電器廠產品具有嚴重瑕疵,但誤報道為乙電器廠,甲電器廠并沒有故意捏造或散布關于乙電器廠產品的虛偽事實,故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根據(jù)《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的規(guī)定,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屬于混淆行為,D項中甲廠產品與乙廠相似,并使得消費者仔細辨別才能區(qū)別,因而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