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的北伐還沒有正式行動,東晉朝廷就慘遭了喪師失地的羞辱。迫不得已,庾亮主動向晉成帝謝罪,請求自貶三級,降為安西將軍。晉成帝雖然下詔讓他恢復原職,但第二年,庾亮就在懊悔之中死去了。
后趙南征大軍“凱旋”歸來,天王決定大宴群臣。石虎頭戴通天冠、身佩玉璽先按周禮的規定禮樂一番,然后與群臣飲著美酒佳釀,觀賞歌舞表演。夜幕降臨,極盡奢華的太武殿里一百二十支大鐵燈同時點燃,亮如白晝,數千名穿金戴銀的婀娜宮女在燈下載歌載舞、賣弄雜耍;宮殿外三十部鼓吹同時演奏,鼓樂震天,場面震撼。
因南征有功,石虎升北中郎將石敏為征虜將軍;提拔撫軍將軍李農為使持節,監遼西、北平諸軍事、征東將軍、營州牧,鎮守北境令支。李農心中一直不服石敏,很想證明自己,于是與征北大將軍張舉率兵三萬,突襲燕國凡城。
棘城之戰后,燕國迅速發展,慕容皝四處用兵,凡城僅僅部署了一千兵力鎮守。當李農大軍兵臨城下時,城內的燕軍非常惶恐,想要棄城逃跑,御難將軍悅綰火速召集部下,威肅地說:“我們受命抵御敵寇,應將生死置之度外,況且據城堅守,一人可以抵擋百人,膽敢妄言惑眾的,一律斬首!”
交戰中,悅綰身先士卒,親自冒著矢石與敵軍作戰,軍心這才振作起來,全力抵抗著后趙的進攻。
李農率軍奮戰了十多天,依然無法攻克凡城,只得灰溜溜地撤了回去。后趙屢戰屢敗,石虎擔心燕國出兵擄掠,于是將遼西地區的居民悉數遷往冀州南部。
咸康六年十月,石虎任命秦公石韜為太尉,與太子石宣兩人按日輪換負責裁決尚書的奏事,可以獨自決定賞賜或刑罰,不需要向自己稟報。
此令一出,群臣嘩然,司徒申鐘懇切地勸諫道:“陛下,賞賜和刑罰,是君主才能掌握的大權,不能交給別人。只有這樣,事故才開始萌芽,便能及時防止;逆亂還沒有發生,便能提前消除。太子的職責是侍候好父母,不應當參與朝政。庶人石邃因為執掌朝政而招致失敗,前車之鑒距今還不是很遠。何況如今是由兩人輪流執掌朝政,實力旗鼓相當,恐怕很難不發生禍患。父母愛護子女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最終必然會害了他們。”
石虎毫不掩飾地說:“真正的強者必須兇狠、勇猛、頑強,就像狼一樣。”
申鐘:“臣認為,狼真正的優點是團結,不然,它怎么可能會是猛虎的對手?”
石虎:“可狼王既不是寵出來的,也不是慣出來的,而是從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
申鐘苦口婆心地說:“沒有限制的競爭,跟自相殘殺有什么區別?陛下,禮樂綱常才是正道啊!”
司徒的意見固然有他的道理,但天王并沒有采納的意思。只怪天意弄人,慕容皝的兒子都很有出息,而最酷似自己的石邃卻已經被收拾掉了;石敏確實無與倫比,可惜只不過是名義上的孫子;再不歷練石宣、石韜的話,自己百年之后,大趙又怎么可能是燕國的對手呢?自己的良苦用心,或許連大和尚都不一定能夠理解,石虎無奈地搖了搖自己那顆碩大的腦袋。
建元元年七月,后趙太子石宣與東宮高力護衛都督梁犢領軍出擊鮮卑酋長斛谷提,斬首三萬級,大勝而歸。右仆射張離想要取媚太子,上奏道:“秦公石韜、燕公石斌、義陽公石鑒、樂平公石苞四人的屬吏、兵眾都超出了限度,建議逐漸裁省,允許他們設置吏屬一百九十七人,兵眾二百人。由此而下,依照等位高低按三分之一的比例設置官吏,配備兵眾。所余下的五萬兵眾,全部配備給東宮。”
消息一經傳出,所有的弟弟全都怨恨石宣,與他的矛盾、隔閡也就越來越深了。
同月,后趙汝南太守戴開率數千人馬向東晉荊州刺史庾翼投降。庾翼想全數出動自己所統領的士卒北伐,上表推薦桓宣為都督司、雍、梁、荊四州諸軍事及梁州刺史,前赴丹水;任命桓溫為前鋒小督、假節,率軍入臨淮。
后趙騎兵五、六百人離開樊城,庾翼派冠軍將軍曹據率軍追擊,在撓溝北將其擊破,后趙軍死傷近半,曹據繳獲戰馬百匹。
不僅如此,石虎派遣進攻燕國、張涼的軍隊全部慘敗,后趙一時間三面告急,人心惶惶。
天王石虎怒氣沖沖,連夜召來佛圖澄,瞪著眼睛道:“大和尚,朕一向信奉佛法,供養僧人,可卻征伐失利,甚至外寇入侵,佛法是不是不靈驗了?”
佛圖澄鎮定地說:“陛下前世是位大商人,曾在西牛賀洲罽賓寺資助過佛法大會,那次佛會有六十名羅漢,老衲也在其中。當時有位羅漢對老衲說:‘這個商人死后,先會投胎為雞,然后到南瞻部洲做王。’如今陛下正做著大趙天王,怎么能說佛法不靈驗了呢?至于戰爭勝負,不過是兵家常事,怎么能夠輕易怨謗三寶、半夜生出歹念呢?”
石虎不滿地道:“護法名王也不能得到佛法的護佑嗎?”
佛圖澄坦然地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有佛法福佑。”
石虎不耐煩地道:“佛法到底說的是些什么東西?”
佛圖澄簡單地回答:“佛法說不殺生。”
一聽佛法與“王法”沖突,石虎不由黯然地道:“佛法主張不殺生,然而朕是天下之主,不用刑殺就無法肅清海內。朕既然已經違背了殺生的戒律,就算誠心奉佛,恐怕也得不到佛法的福佑了吧?”
佛圖澄雙手合十,神色莊重地說:“帝王奉佛,自然與老百姓不一樣,只要能做到外恭內敬,提倡佛法,不為暴虐,不害無辜,也就可以說是盡心盡力了。至于那些兇頑的無賴,不是教化可以改變的,對他們就不能不治罪用刑了。但是一定要該殺的才殺,該判刑的才判刑,千萬不能任性胡來。如果濫用天子的權威,恣意暴虐,殺害無辜,那么不論怎么傾心盡力事佛,也免不掉現世的災禍與來生的惡報。希望陛下節制欲望,興起慈念,廣及一切眾生,這樣佛法才能興隆,國運才能昌盛,福祚才能久遠。”
石虎聽完默然無語,但對佛法不再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