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9章 身入寶山

望著眼前的大河,唐僧心驚地道:“悟空,會不會是大仙指錯路了?這河好幾里寬,水波洶涌,又不見船只,怎么渡得過去?”

行者眼尖,指著渡口說:“沒錯,你看那邊不是有一座橋嗎?要從那橋上走過去,才能取到真經呢。”

唐僧走近一看,只見渡口立著一塊人高的石碑,上面刻有三個字——凌云渡。渡口確實有橋,只不過是一條獨木橋,正是:

遠看虛無沒浪花,近觀斷水一枯槎。

單梁獨木通覺岸,苦海劫波入釋家。

仿似虹霓平臥影,恰如白練貫天涯。

十分滑凈誠難渡,但見神仙步彩霞。

望著翻騰怒吼的河水,唐僧總感覺是惡龍在興風作浪,腿軟心慌地說:“悟空,這橋不是人走的,我們再去找一找,說不定還有別的道路。”

行者笑道:“師傅,‘自古華山一條路’,靈山的本路又怎么可能會有兩條呢?”

唐僧苦著臉說:“水面這么寬,波浪這么急,只有一根又細又滑的木頭,哪個敢走?”

行者:“你呆著別亂跑,讓老孫走一遭給你看看。”

說完,行者拽開步子跳上獨木橋,穩穩當當的,只須臾便跑了過去,在那邊招手喊道:“過來!過來!快過來!”

唐僧咬著手指,戰栗地說:“難!難!難!”

行者又從對岸跑了回來,拉著唐僧道:“師傅,你穿著錦襕袈裟呢,怕什么?跟我走,跟我走!”

唐僧抱住渡口石碑,臉色蒼白地說:“滑!滑!滑!走不了,要不你給我扎條木筏吧?”

行者耐心地勸道:“師傅,必須從這橋上走過去,我們才能取到真經。”

師徒倆個各執己見,正在凌云渡拉拉扯扯的,突然一位覺仙撐著一條小船從上游漂了過來,大聲招呼道:“上船!上船!”

唐僧不清楚自渡與他渡的區別,喜出望外地說:“悟空,幸好沒信你的。你看,上頭不是有條渡船來了?”

小船飛速漂近,行者早已發現撐船的覺者就是烏巢禪師,頓時明白過來,禪師原來就是接引佛祖,又稱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不住在金碧輝煌的廟宇中,而棲身在鳥巢里,怪不得能寫出《多心經》這樣的巨著。但行者也不點破,只管叫道:“這里來!撐攏來!”

轉眼間,小船便穩穩地停泊在了渡口,禪師熱情地說:“圣僧請上船,老衲渡你過靈河吧!”

唐僧一見是禪師,上前行過禮后,又驚又喜地道:“覺仙,我們又見面了!只是,你這無底的破船,怎么渡得了人呢?”

禪師:“我這船——

鴻蒙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

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升平。

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

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

“覺仙前來接引,多承盛意了!”行者合掌謝過接引佛祖,然后懇切地對唐僧說:“師傅,佛渡有緣人,上船去吧,他這小船雖然無底,但卻平穩;就算有再大的風浪,也絕不會翻覆!”

見師傅還在猶猶豫豫,行者沒了耐心,突然伸手,往前就是一推。唐僧立足不穩,踉踉蹌蹌跌進靈河里。烏巢禪師眼明手快,隨即一把將唐僧扯到了船上。

唐僧抖著衣服,跺著腳,口里不住地抱怨著行者。行者懶得理會,背著行李,牽著紅馬,也上了船。禪師撐船離岸,不一會兒便穩穩當當地過了凌云仙渡。

師徒倆上岸后,轉身回頭,無底船卻已經不知了去向,行者笑著告訴唐僧,烏巢禪師就是接引佛祖。唐僧這才省悟過來,朝著靈河中稱謝不已。

過河之后,悟空再一回想“無底船”,頓時便明白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

蕓蕓眾生剛剛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心中全都一片空白,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眼、耳、鼻、舌、身、意不斷地接觸外物,逐漸在心中生出種種與外物“一樣的物”,這種心與外境相蘊合的產物,便是所謂的“色”。

本心原本并無一物,但卻因“色”而生“有”,并固執地認為“有”是真實不虛的,就如唐僧堅信無底船“無底”一樣。可事實上,“色”并非實“有”,而只是一個幻相而已。受、想、行、識是無形的色,同樣也是如此。

眾生未開般若智慧,往往被無明所蒙蔽。所以,當自己變成樹時,他們便認為那是棵“樹”;自己變成鳥時,他們便認為那是只“鳥”;自己變成石頭時,他們便認為那是塊“石頭”,而全然不知道其實全部都是“孫悟空”。

運用般若智慧觀照萬物,自見萬物本相。在有了假形、支離等神通后,地煞七十二般變化確實便可以千變萬化了。

眾生經歷無始劫,在六道之中不斷輪回,何嘗不是千變萬化?而地煞七十二般變化,只不過是跳過了轉輪藏,隨意變化而已。

六道輪回中,眾生的種屬、外形千變萬化,那始終不變的究竟是什么呢?永恒真存的,應該就是佛圖澄說過的阿賴耶識,而道家又叫做胎光,其實便是元神。

頓悟之后,悟空由凝神煉嬰境界自然而然地突破到煉神還虛境界,由仙功轉入道功,進一步溫養自己的陽神。不僅如此,頓悟還讓悟空元神覺醒,初窺成佛的門徑:煉神者,煉元神。

而唐僧過河后,也感覺渾身通泰一身輕。師徒倆逍逍遙遙,向靈山之巔走去,一路上,只見那青松林下多有優婆,翠柏叢中盡是善士。行者心想靈山的防護還真是不簡單,而唐僧則忙不迭地一一施禮。

那些優婆塞、優婆夷、比丘僧、比丘尼慌忙合掌道:“圣僧不必客氣,等拜見過世尊之后,再來敘話不遲!”

行者也提醒唐僧說:“師傅,先去拜見上位者吧。”

匆匆又走了半個月后,唐僧遠遠便望見了雷音古剎:

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松立枝頭,渾如煙捧玉。彩鳳雙雙,向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直聳聳玉柱盤仙龍,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盡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缽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云閑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哈巴河县| 荣成市| 郯城县| 邻水| 柏乡县| 桐庐县| 安岳县| 竹北市| 辉南县| 湛江市| 白朗县| 青铜峡市| 松原市| 论坛| 抚远县| 乌审旗| 水富县| 洛南县| 东乌珠穆沁旗| 黔西县| 隆子县| 泾阳县| 汝州市| 长汀县| 滕州市| 虹口区| 柯坪县| 沂源县| 深水埗区| 县级市| 成武县| 内江市| 洞头县| 镇巴县| 肥乡县| 兴义市| 山丹县| 塔河县| 马尔康县|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