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守道:企業數字業務安全風險與防范
- 頂象技術組編 陳樹華 田際云編著
- 2112字
- 2021-08-12 18:35:08
1.4 企業數字業務安全風險的成因
企業數字業務安全風險是伴隨著數字化的普及和發展而產生的。企業業務轉型線上實現數字化后,新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全新的業務環節,而由于企業內部在技術、管理、思想上存在著種種不足,導致企業數字業務的各個環節之間存在著若干安全隱患;隨著技術門檻的降低,掌握各種攻擊手段也不再困難,企業面臨的外部攻擊和欺詐愈加專業,手段多樣,攻擊成本日益降低,企業數字安全風險產生的原因如圖1-3所示。
1.4.1 新的商業模式帶來風險
企業數字化業務的發展離不開移動互聯網的推動。移動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推動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互聯網快捷地獲取各種網絡服務。移動互聯網催生的移動支付,讓隨時隨地的在線交易成為可能。共享出行、共享單車、網約車、外賣平臺、移動互聯網金融等一大批新的商業新生態隨之而生,如圖1-4所示。

圖1-3 企業數字業務安全風險產生的原因

圖1-4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新生態
伴隨著新的商業模式的誕生,新的風險也開始顯現。一方面,線上與線下的環境、邏輯、用戶距離上差異很大,例如,數字化業務是一種隨時隨地、7×24小時不間斷提供服務的模式,讓用戶與企業的距離更近,業務邏輯更短,讓下單、交易、核銷、個人信息傳遞等關鍵業務流程直接在線上進行,由此產生了一大批新的漏洞隱患。另一方面,企業的管理者和運營者缺乏系統的數字化業務運營經驗和安全意識,對數字業務的風險意識淡薄,相應的數字業務安全措施并沒有系統規劃和準備,由此為遭遇風險攻擊埋下了隱患。
2013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O2O服務,商家為了拓新拉客占領用戶手機,紅包、優惠券、免單券、折扣券、禮品、試吃試用、返利等企業推廣手段層出不窮。鼎盛時期,在北京朝陽區望京SOHO樓下的“O2O推廣一條街”轉一圈,領取到的各種優惠夠一個成年人足吃足喝一整天。
2014年,互聯網金融公司成為推廣新主角。無門檻的加息券、返利券、現金和豐厚推廣禮品吸引了大批參與者。
就在這一年,一部分人開始利用社群或社區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地領取商家優惠,并通過多種平臺進行轉售獲利。由于收益可觀,“薅羊毛能賺錢”的理念迅速流行并擴散。惡意薅羊毛的業務欺詐參與者逐步呈現職業化、團伙化特征,創造出更多薅羊毛的方法和工具,并形成了信息竊取、賬號倒賣、工具制作、攻擊實施、商品轉售的完整產業鏈條,業內稱之為“黑灰產”(后續章節會對黑灰產進行詳細解讀)。
1.4.2 風險攻擊手段越來越專業,成本越來越低
業務安全風險與技術發展緊密關聯。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企業數字化業務中取得顯著應用成效的同時,由新技術驅動的業務安全風險也正在形成。技術在助力生產的同時,也正在成為黑灰產發動風險攻擊的工具,并降低了風險攻擊的門檻和成本。
2018年,警方抓獲某高科技犯罪團伙。該犯罪團伙使用基于神經網絡模型的深度學習技術,訓練了多個驗證碼圖片識別模型,能快速識別當前網上80%以上的驗證碼。在突破驗證碼安全防護策略后,嫌疑人就可獲取網站后臺的數據、網友敏感信息。
此外,該犯罪團伙還制作出很多“技術先進”的智能牟利工具,用于其他犯罪手段。例如,利用自動售貨機器人販賣各類被盜的賬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批量解封被封賬號等。
黑灰產的技術應用不僅自用,還會通過各種方式出售或租賃給其他非法組織、個人使用。
在黑灰產業鏈中有明確的分工。以上面的犯罪團伙為例,是典型的上游基礎組,主要是提供各類破解工具、打碼平臺、偽造工具、代理工具;中游信息組主要是提供社工庫、垃圾注冊、盜號、洗號、信息盜取、數據爬蟲、交易交流平臺;而下游變現組,主要實施騙貸、欺詐、刷單、刷粉、薅羊毛等攻擊行為。
通過上下游分工明確黑灰產業鏈,普通人已經可以輕易購買到各類黑灰產工具,對企業的數字業務發起攻擊。
1.4.3 企業數字業務存在若干隱患和漏洞
企業數字化業務通常隨時隨地、7×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服務,這在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的同時,也對業務的風險管理、運營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眾多企業在數字化浪潮中并沒做好相應的準備。
例如,企業在業務規則上設計不合理或門檻過低,黑灰產可以反復領取優惠福利;在App等服務平臺上存在各類系統漏洞,黑灰產能夠針對這些漏洞開發各類惡意程序實施攻擊;在業務模式上,企業缺乏對線上環境的預估,業務模式生搬硬套,導致業務邏輯出問題,被黑灰產鉆空子;管理思路上沒有跟上24小時在線的業務形態變化,忽略了非工作時間的安全運維,產生安全風險。這一系列問題,導致業務存在種種隱患,成為黑灰產攻擊的入口。
某運營商為回饋老用戶,新上線一個App,主要為會員提供各類活動。其中一個活動是,為使用一定年限的老用戶提供500MB的免費流量。由于領取規則過于簡單,一晚上被狂薅數百TB網絡流量,損失慘重。該運營商第二天早上才發現問題,緊急關閉活動。在修改領取規則、部署風控系統后,活動才二次上線,但損失已無可挽回。
該風險事件非常典型,直接暴露出了三個漏洞:首先,規則設置簡單,例如,一個號碼可以短時間內反復領取;其次,利用其App存在潛在漏洞,黑灰產制作了批量薅羊毛的軟件大肆“薅取”福利;再就是依舊按照朝九晚五的實體營業模式,未基于數字化業務特點,實行24小時的運維值班服務,以致反應遲緩,問題處置不及時。
- 網絡安全與管理
- Kali Linux CTF Blueprints
- 網絡安全技術與實訓(第4版)(微課版)
- 數據安全與隱私計算(第3版)
-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與整改指導手冊
- 情報驅動應急響應
- 實用黑客攻防技術
- Web安全攻防從入門到精通
- Securing Network Infrastructure
- Practical Internet of Things Security
- 紅藍攻防:技術與策略(原書第3版)
- BeagleBone for Secret Agents
- INSTANT Microsoft Forefront UAG Mobile Configuration Starter
- 極限黑客攻防:CTF賽題揭秘
- 商用密碼應用與安全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