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沉重的挫折

2010年,ABL項目似乎進展喜人,進入實戰部署仿佛只是時間問題,但風光的背后卻充滿了隱憂。首先是進度問題。ABL本來是要作為“國家反導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算投入實戰使用的,尤其是反制具有初級彈道導彈能力的國家。按照美國空軍的最初計劃,ABL系統要在2003~2004年進行首次導彈攔截試驗,2006年生產首批3架飛機并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到2008年完成7架飛機的生產并使整個機隊具備全面作戰能力。然而在ABL項目的實現中,這份樂觀的時間表卻被大大延期了,至于背后的原因則是大量的技術困境。2002年7月18日起,YAL-1A開始進行適應性飛行,但子系統的進度問題一直困擾著ABL項目,此時已經裝備了紅外探測和跟蹤系統,但高能激光和光束控制系統仍未安裝。2004年10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才交付了轉塔球這一空基激光器的最后一個子系統。2004年的另一個突破是實際使用的激光器模塊的第一次出光試驗,6個化學氧-碘激光器模塊并聯發射了一束激光并持續了1秒,不過這只是地面試驗而且不是全功率射擊,達到設計需要的功率和時間仍然需要時間,還需要進行飛行試驗,而按原定計劃2004年ABL應該進行首次實際射擊試驗。由于子系統的拖延,ABL項目研制進度大為滯后,費用也不斷攀升,這引起了美國國會和美軍的廣泛關注。美國彈道導彈防御局不得不在2002、2004和2005年對ABL項目進行了三次重大調整,不但降低了ABL項目的技術指標。原定的14組化學氧-碘激光器模塊被削減為6組,激光對液體彈道導彈的有效毀傷距離從原先的600千米降低到400千米,而且延長了研制時間,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了ABL項目研制經費的進一步超支,其結果是“災難性”的。

通過實施ABL項目,美國在激光器技術、能源設備和光束控制等領域均取得了很大進展

ABL飛行樣機YAL-1A結構示意簡圖

先進的高能激光反導系統理論上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但系統也極為復雜,ABL項目研制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技術障礙導致進度不斷延期,費用不斷增加。2005年美國總審計署的報告指出ABL合同的預算已經增加到36億美元。完成整個項目需要的研制經費更是一個無底洞,有分析認為ABL項目總花費將超過100億美元。美國總審計局(GAO)進一步指出,激光器技術、導彈跟蹤技術、大氣補償技術、傳輸光學器件技術、光學鍍膜技術、抖動控制技術和高能激光束管理技術是ABL面臨的7項關鍵技術,但目前還沒有一項技術是完全成熟的。其中,高功率光束管理最接近成熟,但從未在實戰環境中經受考驗。光束抖動控制技術也接近成熟,但該技術的風險相當高,未來的經費開支因此充滿了不確定性。糟糕的是,2010年的最后兩次試驗似乎證實了這種悲觀論調。2010年9月1日,YAL-1A的激光擊中目標,但沒有摧毀目標。2010年10月20日,試驗再次失敗……這使美國總審計署認為,ABL項目的初始設計已經完成,但設計的穩定性還未最終確定下來,因此美國國防部決定待YAL-1A原型機的初始性能完全確定后,才能啟動第二架樣機的建造。這種局面對ABL項目來說,實際上已經很不妙了。雪上加霜的是,除了自身的一系列麻煩外,ABL項目還面臨著來自其他助推段反導方案的有力挑戰,例如網絡中心機載防御單元系統(NCADE)。

網絡中心機載防御單元,是一個以AIM-120先進中距空空導彈(AMRAAM)為基礎的兩級空射型武器系統,安裝AIM-9X的紅外成像導引頭,以及兩級固態火箭發動機,尺寸與AMRAAM相仿。它主要是用來攔截處于推進階段的彈道導彈。雷錫恩公司推出該項計劃時,針對的正是ABL項目不明朗的前景。其認為成本低廉并能夠在戰場前沿大規模部署的NCADE項目能夠很好地滿足MDA的反導作戰需求,在綜合性能上對ABL構成挑戰并最終取而代之。2006年5月,雷錫恩公司與MDA簽訂了為期12個月、價值700萬美元的NCADE改進合同,以研制新型的火箭推進系統。同年12月,雷錫恩公司完成了NCADE導彈二級軸向推進火箭發動機的地面試驗,試驗顯示其推力超過68千克,燃燒時間為25秒。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推進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NCADE完全具有在大氣層外飛行的能力。2007年4月,雷錫恩公司啟動了一個新型工程納米復合氧化物材料研發項目,專門研制一種用于制造紅外導彈頭罩的新型復合材料,新材料比目前用于制造紅外導彈頭罩的藍寶石材料強度更高,可以滿足NCADE紅外導引頭的設計要求。5月,雷錫恩公司及其合作伙伴航空噴氣公司完成了導彈新型燃料系統和專用紅外導引頭的測試。為了降低研制風險,美國提出在射程較近的AIM-9X響尾蛇空空導彈上裝配這些NCADE專用部件先進行攔截測試,AIM-9X也有幸成為世界上第一種攔截彈道導彈的空射武器。

EC-18B“高級靶場儀器飛機”

ABL項目計劃動用了大量的資源,圖為用于指揮空中射擊試驗的EC-18B“高級靶場儀器飛機”

圖為用于指揮空中射擊試驗的EC-135C“空中指揮所飛機”

2007年12月,NCADE首次試驗成功。F-16戰斗機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發射了2枚經過改進的AIM-9X響尾蛇空空導彈,對獵戶座彈道導彈的替代目標進行攔截射擊。第一枚導彈直接命中目標,另一枚導彈收集到了攔截過程的紅外影像。試驗中,導引頭首先跟蹤了彈道導彈的尾煙,隨后瞄準點轉向彈道導彈的彈體,并引導導彈采用動能碰撞方式摧毀目標。該試驗成功驗證了NCADE紅外導引頭截獲并跟蹤助推段彈道靶彈、識別彈體和尾焰的能力,獲取了相關試驗數據。2008年10月7日,MDA授予雷錫恩公司1000萬美元的合同,用于研究與發展NCADE。在2009年年初,雷錫恩公司披露了兩種可能用于對付導彈威脅的NCADE使用方案:一種是使用F-15在距離導彈發射點30千米處發射NCADE;另一種是使用無人平臺在距導彈發射點150千米處發射NCADE,這種方案可在來襲導彈飛出大氣層外時(約在來襲導彈發射15秒后)對其實施攔截。2010年,雷錫恩公司宣布2011年開始部件研制、建模和模擬試驗;2012年進行一次發射試驗,3年內完成載機的集成,并進行制導飛行試驗。雷錫恩公司表示,一旦進入批量生產,每枚NCADE導彈的造價將低于100萬美元,與美國現有和規劃中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反導系統相比,NCADE將是一種廉價的彈道導彈防御武器,即使和單枚價格為1700萬美元的標準-3海基攔截導彈相比,它仍然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更重要的是,以現存的成熟武器為基礎,NCADE系統能夠被任何使用AIM-120的國家使用并提供一個直接的導彈防御能力。

就這樣,在不斷推遲引起的質疑,以及對手的強有力挑戰中,ABL項目迎來了自己的“死刑判決書”。2011年1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國會作證時說道:“國防部里沒有人認為這個系統可以達到作戰水平。現實是,你需要比機上現有化學激光強大20~30倍的功率才能在足夠遠的距離上射擊。就現在的情況來說,我們需要進入伊朗境內才能射擊上升段的伊朗導彈。而且你要達到實戰部署的話,需要10~20架波音747,每架15億美元,每年1億美元運行費用。我不知道會有哪個軍人認為這是可行的。”事實上,蓋茨的講話在很大程度上說出了很多知情者的心聲。對于缺乏自身防御能力的大型波音747載機來說,深入別國上空進行攔截在政治和軍事上都具有極大的風險,嚴重削弱了ABL項目的實際價值。于是,蓋茨的講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ABL項目的命運。奧巴馬總統決定以現有成熟技術為基礎建立一個更實用的反導系統,ABL這種高技術風險、完成遙遙無期而且不實用的項目就此被打入冷宮。2011年12月22日,美國國防部宣布終止ABL項目的關鍵研發計劃。2012年2月,由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研制的以B747-400F客機為平臺的YAL-1A原型機完成了最后一次飛行。隨后,專家們拆除了這架飛機上的特種設備,YAL-1A原型機機體則被送往有“飛機墳場”之稱的第309航空航天技術裝備維護和修理大隊(AMARG)所在地,并在此直接轉入封存狀態。至此,這個持續了16年之久,耗資達50億美元的計劃,暫時畫上了一個并不圓滿的句號。

NCADE攔截彈

先進的高能激光反導系統理論上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但系統也極為復雜。ABL項目研制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技術障礙導致進度不斷延期,費用不斷增加

2010年,YAL-1A首次在飛行試驗中擊毀了助推段靶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蓬莱市| 洪洞县| 河北区| 新泰市| 外汇| 梅州市| 西乌| 钟祥市| 融水| 抚远县| 宜都市| 永寿县| 蒲城县| 新田县| 治多县| 紫云| 大同市| 富阳市| 青岛市| 桦川县| 密山市| 金湖县| 云和县| 德清县| 龙胜| 大竹县| 通城县| 漠河县| 绍兴县| 白沙| 揭东县| 姜堰市| 广南县| 望奎县| 昭苏县| 无棣县| 北辰区| 蓬安县| 江油市|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