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允植在答題紙的右上角區域填寫自四祖信息:“幼學金允植,年十一,本廣州府居下河村;父幼學,文;祖學生,大中;曾祖幼學,尚慶;外祖學生,王義青,本上河村。”(其中,需要填寫本人的功名、姓名、年齡、籍貫、現居住地,需要填寫舉子之父、祖父、曾祖父的功名、姓名,有官職的還需要填寫官職;需要填寫舉子之外祖父的功名、姓名、籍貫等信息。)最后,其書義的本次考試題目為《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金允值填寫完填寫完本人的功名、姓名、年齡、籍貫、現居住地,填寫自己之父、祖父、曾祖父的功名、姓名,(有官職的還需要填寫官職);填寫外祖父的功名、姓名、籍貫等信息。
然后寫上今天考試題目,就正式卷抄完成。
然后把紙張筆墨晾曬干后放在旁邊,開始看第二道四書疑題目。
[題目]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金允值對這題目腦海中自動篩選,最終選擇了一篇清代狀元破題文章。
[破題]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承題]
蓋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規,自顏子幾之,而始可與之言矣。
[起講]
故特謂之曰:畢生閱歷,只一二途以聽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窮于其際者,往往而鮮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獨得而無與共,獨處而無與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適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語爾也。
[入手]
回乎,人有積生平之得力,終不自明,而必俟其人發之人有積一心之靜觀,初無所試,而不知他人已識之者,神相告也,故學問誠深,有一候焉,不容終秘矣
起股
回乎,嘗試與爾仰參天時,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滯,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則行者乎?此其人非復功名中人也。
于藏者緩,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則藏者乎,此其人非復泉石中人也。中股]
則嘗試擬而求之,意必詩書之內有其人焉。愛是流連以志之,然吾學之謂何。而此詣竟遙遙終古,則長自負矣。竊念自窮理觀化以來,屢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處者,此際亦差堪慰耳。
則又嘗身為試之,今者轍環之際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人學之謂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間,亦用自嘆矣。而獨是晤對忘言之頃,曾不我質行藏之疑,而淵然此中之相發者,此際亦足共慰耳。
后股]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與爾也。
[束股]
惟我與爾攬事物之歸,而確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遷,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時我得其為我,爾亦得其為爾也,用舍何與焉?我兩人長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與爾參神明之變,而順應之無方,故雖積乎道德之厚,而總不爭乎氣數之先,此時我不執為我,爾亦不執為爾也,行藏何事焉?我兩人長留此不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與爾也夫,而斯時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金允值想,這可是考上狀元的卷子。不說韓國古代有沒有這么強的讀書人,這次初試不拿個一等都對不起大天朝。
然后趕緊把文章卷抄完成,起身準備交卷,金允植交卷時間還是比較早的,旁邊考生還只是剛寫完第一份考題,第二題還沒有做,所有人都覺得,這么年青,肯定是下場鍛煉的,也就沒管他,金允植看到考場的考生,有一部分是在職的官員也在考生員試,感覺和天朝真的不大一樣,非常的好奇,整個考場,差不多有2000名考生,不愧是慶尚道,地盤大,人口基數多,競爭力太大了。金允文,考完試,出了貢院就回到酒管房間休息,大伯父看到侄子回來這么早,然后給了一個我早就知道眼神,也不去打擾金允植休息。
金允植看到大伯父眼神就知道,他肯定想,這孩子肯定下場過一遍就回來了,哎為之奈何!
金允植也不管這些,就倒頭就睡。
①關于八股文,再說點了解的知識
八股文題目只準從《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書中的原文中找出一段,一句,或者幾個字,到清朝后期,更弄出把幾句話的頭一個字連在一起這種匪夷所思的題。
而今天金允值考試題目:《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這篇八股文的題目是“全章題”,即整個一句話。這句話出自《論語》《述而》篇。是孔子對他最好的學生顏淵說的話。意思是說國家用你的時候,你就按照自己的主張施展才
能去推行自己種種設想:國家不用你的時候,你就把自己的主張、設想收起來。能夠很自然坦率地作到這點的,看來只有我和你有這點修養和作風了
“八股文”叫作代圣人立言,就是主要文字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氣說話。
文中的四付對子,要求平仄對仗。但又不同于作詩。詞語典故都要在經書中、正史中提到的,不能用風花雪月等詩詞典故褻瀆圣人
現在考大學、考研究生的卷子,都不會流落到市面上來,最后的結果可能就是賣廢紙了。但在科舉考試時,考卷在錄取完成后,是要發還本人的。發回的卷子有兩份,一份是考生答題時用黑色書寫的試卷,叫墨卷。另一份是為了防止考官認識筆跡,在考生答題后,把墨卷上考生名字糊上,然后交給專門人員用紅色筆謄寫,叫朱卷。考官在朱卷上批閱。光緒朝時期,就發生過考生拿回試卷后,發現就批了四句,其余的沒有批閱。這個考生于是大量的復制了這兩份試卷。到處散發,結果把主考官弄回家種地去了。
這種把試卷發回的方法我看今天也可以用,看看判卷的老師是否認真地履行了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