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力:再造企業價值戰略
- 童文鋒 杜義飛
- 1205字
- 2021-08-06 15:03:19
移動互聯新“物種”井噴
自工業革命以來,通信技術的發展總是帶來商業的更迭。2010年被稱為移動互聯網元年,在4G技術的催生下,一場關于移動互聯商業界的“物種”大爆發正式拉開序幕。
在這一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國,百度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淘寶替代B2B模式成為阿里新的增長點;騰訊則宣布QQ同時在線人數超1億。自此,中國互聯網組成了BAT三巨頭,百度、阿里和騰訊分別掌握了互聯網最重要的三個流量入口。
面臨BAT強勢崛起,傳統三大門戶也不甘示弱,積極尋求新突破口。網易放棄正面戰場,專注于游戲與內容,借移動互聯大勢推出了陰陽師手游、網易云音樂等一系列精品App;搜狐多面出擊,在輸入法、視頻和網游業務上布局;新浪在主流業務低迷的情況下,模仿Twitter推出了新浪微博,很快就打造了一款現象級產品。
在傳統互聯網行業更替的巨浪下,移動互聯領域正暗潮涌動。以雷軍為首的幾個創始人在銀谷大廈807室一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后,共同成立了小米公司。張小龍在收到一份署名為Pony的郵件后,快速組建項目團隊,正式啟動微信項目。王興開始了他的二次創業,美團悄然成立,加入“千團大戰”。龔宇則在百度的資本支持下帶領團隊建立了愛奇藝。至此,中國正式迎來移動互聯業態井噴時代。
在小米、微信以極快的速度橫掃智能手機硬件、即時通信市場后,中國商業界終于感受到新力量兵臨城下的壓迫感。2012年,中國移動互聯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大量用戶從PC端轉移至手機端,中國手機網民第一次超過了PC網民。華為正式宣布進入智能手機領域,海爾也不甘示弱,與360聯合推出了超級戰艦手機。2013年,小米在與山寨手機企業的較量中勝出,開始構建自己的生態鏈,劍指亂象叢生的生活用品行業,引領了一場又一場日用品行業變革。
2014年,電商與物流行業興起。占據中國線上B2C零售80%市場份額的京東、阿里紛紛上市,時至今日仍然主宰著中國的線上消費品市場。同時,在京東物流、菜鳥物流的沖擊下,物流業互聯網化加速推進。滴滴出行也在該時期借助移動互聯的東風,成為絕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出行時必備的App。
2015年,金融界刮起移動互聯旋風,眾籌、消費貸、供應鏈金融層出不窮。
2016年,AR和VR在人臉識別技術的帶動下突然火爆,點燃了整個人工智能技術戰場。面對變化巨大的商業環境,中國傳統企業將目光集中在可以自由移動、主動參與的交互頁面上,紛紛布局工業物聯網、VR、無人駕駛、智能家居等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和智能終端的業態。
2017年,人工智能飛速發展,電商展開激烈的紅海競爭,新零售成為這一年的主角,盒馬鮮生、7FRESH、超級物種等獨角獸紛紛亮相。
2018年,在區塊鏈技術的影響下,大量傳統行業面臨新一輪的轉型升級,以金融業為代表,數字貨幣成為世界的焦點。
2019年,今日頭條與騰訊之爭逐漸白熱化,短視頻領域變成新的主戰場,抖音、快手等平臺群雄逐鹿。
在2010~2019年這短短十年時間中,中國商業界在移動互聯勢不可當的沖擊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隨著5G技術的到來與成熟落地,可以想象,這彈指一揮的十年或許只是一場物種大爆發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