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力:再造企業價值戰略
- 童文鋒 杜義飛
- 798字
- 2021-08-06 15:03:19
“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道為什么,我們輸了”
2007年1月,蘋果發布了初代iPhone。這款產品與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傳統手機差別巨大,讓人費解:它沒有鍵盤,沒有外置的天線,只有一塊觸摸屏和一塊不能拆卸的電池,就像一個壓扁了的“小方塊”。然而,正是這個“小方塊”代表著手機的未來,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
蘋果剛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谷歌又為智能手機的發展“踩了一腳油門”。2007年11月,谷歌發布了改良的安卓系統,并以Apache開源許可證的授權方式,公布了源代碼。全面開放的操作系統吸引了更多的手機廠商來發展智能手機。11個月以后,第一部安卓智能手機也隨之面世。
智能手機銷量的一路飆升讓當時的手機行業巨頭諾基亞感受到了威脅。諾基亞的高管趕緊從市場上買來iPhone進行研究,并于2011年發布了類似的產品——諾基亞N9。然而,此時手機行業再也無法由諾基亞掌控了。
時代的巨變帶來了重新洗牌:蘋果成為這一領域的絕對領先者,三星、HTC等安卓陣營的品牌窮追不舍,諾基亞試圖憑借昔日光輝力挽狂瀾。同一時刻,在中國的大地上,也有一些種子正在破土發芽。
一直關注互聯網手機的雷軍,在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G1發布時,曾特意去香港買了一部,并認定這是未來手機發展的方向,于是小米誕生了。在MP3領域做得有聲有色的黃章,察覺到MP3在未來會被智能手機取代,因此萌生了創辦魅族手機的想法。擁有通信技術優勢的華為,也很快注意到了手機行業即將發生的重大變革,隨即啟動開發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機。OPPO、vivo也憑借拍照功能與音樂播放功能的優勢,紛紛加入智能手機陣營。后來,聯想、酷派、樂視、尼采等品牌也相繼入局。一時間,中國的手機行業百家爭鳴、群雄逐鹿。
在這場手機大混戰中,最先倒下的是曾經的霸主——諾基亞。2013年,微軟以54.4億歐元收購諾基亞的設備與服務部門,并獲得相關知識專利和品牌的授權。當時諾基亞的CEO約瑪·奧利拉在同意微軟對諾基亞進行收購時,不禁潸然淚下:“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道為什么,我們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