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力:再造企業價值戰略
- 童文鋒 杜義飛
- 852字
- 2021-08-06 15:03:21
移動互聯帶來的沖擊
競爭戰略理論和波特五力模型的出現,為競爭時代的企業戰略制定適時地指出了方向。20世紀90年代以后,互聯網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普及,這大大降低了獲取信息的成本,加強了企業間的合作和協同發展。面對這一技術革命,波特教授重新審視市場中參與主體的地位,并認為互聯網技術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更高的話語權。通過網絡,消費者之間會產生更廣泛的連接,同時也會因新信息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需求。波特教授的這一預測是合時宜的,借助于互聯網,大眾被聯結起來,需求開始趨向個性化與多元化。
同時,波特教授更加堅定自己原有的觀點,他在2001年發表的文章“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中主張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對稱性會加劇企業間的價格競爭。互聯網不過是可以支持和破壞公司戰略定位的工具,20世紀80年代的競爭戰略理論在這個時代將會更具用武之地。因此,波特教授認為在互聯網時代,企業要做的是補充而不是蠶食自己所建立的競爭優勢,并且要創造出競爭對手無法復制的系統優勢。波特教授利用產業競爭分析思路,將企業、消費者等市場主體區別對待,目光聚焦于企業供應端一方。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這些都與激活消費者的趨勢漸行漸遠,但事實上,互聯網帶動了更廣泛的連接與互動,市場環境變得更加捉摸不定。信息時代要求企業必須重新認知與消費者、供應端之間的關系。
進入移動互聯時代,數字化技術迅猛發展,網絡節點從PC端轉移到移動終端,大幅度降低了個人和企業參與連接與互動的門檻。每個參與主體共存于一張巨大的網絡之中,組織邊界相互交織,主客體角色不再絕對。“跨界打劫”“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單”“毀滅你,與你無關”這些以往難以理解的詞句開始在商業領域流行起來。
關于移動互聯和智能連接產品對于商業的沖擊,波特教授曾在2014年于《哈佛商業評論》上適時地發表了“How Smart,Connected Products are Transforming Competition”一文。在這篇文章中,他特別說道:“智能連接產品正讓這個世界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顛覆著傳統的商業秩序,打亂價值鏈,重塑產業邊界。企業家不能再依賴以往的競爭視角,而應該重新審視他們的商業邏輯和業務范圍,重新思考如何獲取并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