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晉荊州紀·庾亮庾翼
- 群雄爭霸:兩晉十六國
- Novan
- 2599字
- 2022-08-22 10:57:44
辛末,遷平西將軍庾亮都督江、荊、豫、益、梁、雍六州諸軍事,領江、荊、豫三州刺史,進號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假節。
亮字元規,明穆皇后之兄也。元帝為鎮東時,辟西曹掾,聘亮妹為皇太子妃。中興初,拜中書郎,領著作,侍講東宮。累遷給事中、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王敦表為中領軍。明帝即位,復代王導為中書監。王含之亂,加亮左衛將軍,與諸將距錢鳳。及沈充之走吳興也,又假亮節、都督東征諸軍事,追充。事平,以功封永昌縣開國公,賜絹五千四百匹,固讓不受。轉護軍將軍。帝疾篤,與王導受遺詔輔幼主。加亮給事中,徙中書令。太后臨朝,政事一決于亮。蘇峻之亂,奔于溫嶠,峻平,出為持節、都督豫州揚州之江西宣城諸軍事、平西將軍、假節、豫州刺史,領宣城內史,鎮蕪湖。及侃卒,亮遂代焉。亮固讓開府,乃遷鎮武昌。
時后趙主勒死,亮有開復中原之謀,乃解豫州授輔國將軍毛寶,使與西陽太守樊峻率精兵一萬鎮邾城;以陶侃子稱為南中郎將、江夏相,率部曲五千鎮安陸;亮弟翼為南蠻校尉、南郡太守,鎮江陵;桓宣為都督沔北前鋒諸軍事、司州刺史,鎮襄陽;武昌太守陳囂為建威(輔國)將軍、梁州刺史,鎮魏興之西城。亮當率大眾十萬,據石城,為諸軍聲援。
咸康元(335)年夏四月,后趙主季龍向歷陽,成帝命諸將御之。季龍退,遣其將石遇攻桓宣于襄陽、南中郎將王國于中廬。國突圍而出,入襄陽,與桓宣共守城。亮遣毛寶與征西司馬王愆期率眾救之,屯于章山。遇攻守二旬,以軍中饑疫而還。桓宣遣步騎追之,遂收南陽諸郡,遷八千(百)余戶而歸。
二(336)年冬十一月,遣陳囂趨子午谷,安集漢中,為成將李壽所敗,退保西城。
五(339)年夏四月辛未,遣參軍趙松擊巴郡、江陽,獲漢益州刺史李閎、巴郡太守黃桓等,送于建康。
秋九月,后趙將夔安陷襄陽,張貉(mo四聲)陷邾城,因寇江夏、義陽,征虜將軍毛寶、西陽太守樊俊、義陽太守鄭進并死之。夔安等進圍石城,竟陵太守李陽距戰,破之,斬首五千余級,安乃退。漢益州刺史李奕寇巴東,守將勞揚戰敗,死之。亮陳謝,自貶三等,行安西將軍。有詔復位。尋拜司空,余官如故,固讓不拜。
六(340)年春正月庚子,亮自邾城陷沒,憂慨發疾。會王導薨,征亮為司徒、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又固辭,帝許之。薨,時年五十二。追贈太尉,謚曰文康(侯)。喪至,車駕親臨。及葬,又贈永昌公印綬。初,亮所乘馬有的顱(盧),殷浩以為不利于主,勸亮賣之。亮曰:“曷(he二聲)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浩慚而退。亮在武昌,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樓,俄而不覺亮至,諸人將起避之。亮徐曰:“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處興復不淺。“便據胡床與浩等談詠竟坐(即一直坐著)。其坦率行己,多此類也。
以亮弟翼為都督江荊司雍梁益六州諸軍事、安西將軍、荊州刺史、假節,代亮鎮武昌。翼字稚恭,風儀秀偉,少有經綸大略。京兆杜乂、陳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見桓溫總角之中,便期之以遠略,因言于成帝曰:“桓溫有英雄之才,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邵(指國之重臣)之任,必有弘濟艱難之勛。“
蘇峻作逆,翼時年二十二,亮使白衣領數百人,備石頭。亮敗,與翼俱奔。事平,始辟太尉陶侃府,轉參軍,累遷從事中郎。在公府,雍容諷議。頃之,除振威將軍、鄱陽太守。轉建威將軍、西陽太守。撫和百姓,甚得歡心。遷南蠻校尉,領南郡太守,加輔國將軍、假節。及邾城失守,石城被圍,翼屢設奇兵,潛致糧杖。石城得全,翼之勛也。賜爵都亭侯。
三月,后趙軍次丹水,遂陷順陽,守將孟彥、劉齊、李秋皆死之。
翼以帝舅,年少超居大任,遐邇(即遠近)屬目,慮其不稱。翼每竭志能,勞謙匪懈,戎政嚴明,經略深遠,數年之中,公私充實,人情翕然,稱其才干。由是自河以南皆懷歸附。
建元元(343)年夏四月,遣益州刺史周撫、西陽太守曹據伐漢,敗漢將李恒于江陽。
秋七月,后趙汝南太守戴開率數千人詣翼降。遣使東至遼東,西到涼州,要給二方,欲同大舉。慕容皝、張駿并報使請期。翼雅有大志,欲以滅胡平蜀為己任,言論慷慨,形于辭色。將兵都尉錢頎陳事合旨,翼拔為五呂將軍,賜谷二百斛。
翼欲率眾北伐,上疏曰:“賊季龍年已六十,奢淫理盡,丑類怨叛,又欲決死遼東。皝雖驍果,未必能固。若北無掣手之虜,則江南將不異遼左(即遼東)矣。臣所以輒發良人,不顧忿咎。然東西形援未必齊舉,且欲北進,移鎮安陸,人沔五百,涢水通流。輒率南郡太守王愆期、江夏相謝尚、尋陽太守袁真、西陽太守曹據等精銳三萬,風馳上道,并勒平北將軍桓宣撲取黃季(?),欲并丹水,搖蕩秦雍。御以長轡,用逸待勞,比及數年,興復可冀。臣既臨許洛,竊謂恒溫可渡戍廣陵,何充可移據淮灑(泗)赭圻,路永進屯合肥(即諸將并進軍據有淮南之地也)。伏愿表御之日便決圣聽,不可廣詢同異,以乖事會。兵聞拙速,不聞工之久也。“于是并發所統六州奴及車牛驢馬,百姓嗟怨。時欲向襄陽,慮朝遷不許,故以安陸為辭。帝及朝士皆遣使譬止,車騎參軍孫綽亦致書諫。翼不從,遂違如輒行。
翼時有眾四萬,詔加都督征討(諸)軍事。師次襄陽,大會僚佐,陳旌甲,親授弧矢(即弓箭),曰:“我之行也,若此射矣。“遂三起三疊,徒眾屬目,其氣十倍。初,翼遷襄陽,舉朝謂之不可,議者或謂避衰,唯兄冰意同,桓溫及譙王無忌贊成其計。至是,冰求鎮武昌,為翼繼援。朝議謂冰不宜出,冰乃止。
二(344)年秋八月丙子,進翼為征西將軍、領南蠻校尉。胡五六百騎出樊城,翼遣冠軍將軍曹據追擊于撓溝北,破之,死者近半,獲馬百匹。翼綏來荒遠,務盡招納之宜,立客館,置典賓參軍。
遣桓宣攻丹水,宣軍敗績。使宣代王愆期為鎮南將軍、領南蠻校尉、南郡太守,鎮江陵。庚辰,宣卒,追贈鎮南將軍。翼更以長子方之為義成太守(義成郡,東晉置,僑治襄陽),代領宣眾,司馬應誕(誕,詹之子也)為龍驤將軍、襄陽太守;參軍司馬勛為建威將軍、梁州刺史,鎮西城。九月,漢將申陽攻巴東,(建平)太守楊謙擊走之,獲其將樂高。
康帝崩,兄冰卒。翼以家國情事,留方之戍襄陽,自還鎮夏口,悉取冰所領兵自配,以兄子統為尋陽太守。詔使翼還督江州,又領豫州刺史,辭豫州。復欲移鎮樂鄉,詔不許。繕修軍器,大佃積谷,欲圖后舉。
永和元(345)年秋七月庚午,翼如廁,見一物如方相(上古傳說中驅除疫鬼和山川精怪的神靈),俄而疽發背。疾篤,表第二子爰之行輔國將軍、荊州刺史,司馬朱燾為南蠻校尉,以千人守巴陵。時年四十一。追贈車騎將軍,謚曰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