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去和城十軍士落戶?? 遭毒手始皇帝殯天
- 高山安可仰
- 南飛云雁
- 8410字
- 2021-09-02 06:46:04
始皇帝再也不提東巡的事了,一心在咸陽宮等待伊人的消息。這可把趙高急壞了。
趙高想,必須在伊人從海島回來之前毒殺嬴政,徹底斷絕他們重逢的機會,否則,自己永遠不可能得到伊人。
毒殺嬴政后,我是立即去海島與伊人相見相守,還是繼續執行自己擬定的復仇計劃?趙高想。還是不著急去海島。
不管伊人是否知道嬴政的死訊,她都一定會回咸陽來。如果自己去了海島,伊人要回咸陽,那自己一定會跟著伊人回咸陽。那時,自己一無權勢,二無地位,跟別人說話自己都覺得矮三分,伊人還會喜歡自己嗎?肯定不會!
從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設毒計恐嚇獨夫,獨夫都查不出真相,甚至根本不去查真相,皆歸之于山神鬼怪作祟來看,自己那個偷天換日的計劃一定能夠成功。
那是在蘭池酒肆,與師弟飲酒聊天,說到“亡秦者胡也”的時候,突然從自己腦中冒出的計劃。那計劃讓自己激動得好幾晚睡不著覺。
獨夫,你等著,看我如何收拾你!我要讓你這個殘酷無情的獨夫死于非命,死得無比痛苦,死得臭不可聞。雖然伊人在地宮為你準備了大量水銀,但我要讓伊人無論用多少水銀,也無法將你腐爛變質的尸體完整保存下來。
我不僅要讓你死,還要奪取你引以為傲的大秦帝國。你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將是為我辛苦為我忙。
伊人,你竟寧愿在黑暗的地下為獨夫修陵寢,也不肯接受深愛你的我。我要讓你從海島回來后,第一時間就知道,你死心蹋地愛著的獨夫已經灰飛煙滅;我要讓你看看,你始終不離不棄的獨夫是如何被我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我要讓你知道,我讓獨夫今日死,他絕活不過明天;我要讓你看看,我趙高不知比那獨夫強多少倍!
壽兒、嫪毐師兄、四百多個同道、黑石頭邊的住戶,你們等著,我即將為你們報仇雪恨。
下定將始皇帝置于死地的決心后,趙高開始準備毒藥。他采來有毒植物,在蘭池酒肆將它們煉制成兩種毒丹藥,然后將兩種毒丹藥混合在一起,碾成粉末,用白布包好,隨身攜帶。
那兩種毒丹藥一種是致幻劑,傷腎;一種是致痙攣劑,傷肝。兩種都嚴重損傷人的大腦及神經,兩種一起用,毒性加倍。只要獨夫離開咸陽宮出巡,徐福拿到財寶后我就動手。趙高做好了毒殺嬴政的一切準備工作。
可是,始皇帝竟呆在咸陽宮等待伊人,不提出巡之事了。趙高急得團團轉。伊人肯定快回來了,怎么辦?必須讓獨夫盡快出巡。獨夫不出巡自己無法下毒。
因后宮圍繞獨夫的宦官、宮女太多,衛隊巡邏的次數太頻繁,自己又不能接觸獨夫的飲食。那套偷天換日計劃只有在外出巡才能實施。
原本擬定的出巡計劃已經延期已經兩周了,不能再拖了。拖到伊人回來,獨夫就可能再也不會出去巡游了,即使出去巡游,他也一定帶著伊人。那自己毒殺獨夫的計劃就將全部落空,那自己不如去死。
必須讓獨夫趕緊出游。大師兄估計已經在瑯琊等著了。怎么辦?得讓獨夫想起“明年祖龍死”這句話;還得讓他想到必須趕快化解,方能保平安無事。胡亥該上場了。
鄭美人寢宮內,胡亥對始皇帝道:“父皇,你不是說要去東巡的嗎?”
始皇帝道:“等過段時間再去。”
胡亥道:“為什么要過段時間再去?”
始皇帝道:“朕在等一個人,等一個跟你長得很像的一個人。”
胡亥道:“要等多久?”
始皇帝道:“不知道。”
胡亥道:“你出巡回來后再等不可以嗎?”
始皇帝道:“我怕在我出巡的時候她來了。”
胡亥道:“那就讓她等你啊。”
始皇帝聽了胡亥的話一怔。自己竟沒想到這一點。如果早想到這點,當時按原計劃出發了就好了,就可以早十幾天回到咸陽宮了。
胡亥繼續道:“父皇不是讓巫師占卜,說,移徙吉嗎?”
始皇帝道:“明天再等不到她,后天我就出巡。”
胡亥道:“父皇,這次帶兒臣一起去,可以嗎?”
始皇帝道:“好。”
第二天沒有等到伊人,始皇帝安排右丞相馮去疾留守咸陽,主持咸陽日常事務。
蒙武老將軍在王翦老將軍去世后,也相繼離世。兩位為大秦帝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軍說沒就沒了,令始皇帝傷感不已;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比他還小幾歲的王賁竟然在一次意外中也去世了,他更深切地感到了生命的難以捉摸,向仙人求得長生不老之藥的愿望也更加強烈。
吩咐李斯叮囑李總管,暗暗看住章邯和他的師姐,不能讓他們離開帝陵半步后,政三十六年(即公元前211年)十月癸丑,始皇帝帶著李斯、蒙毅、馮劫、楊端和、趙高及龐大的護衛隊開始出巡。
十一月,始皇帝一行來到云夢,在九疑山遙望、祭祀虞舜后,順江而下,覽籍柯,渡海渚。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時,波高浪急,于是西行一百二十里,從一個平靜狹窄的河道中渡過。登上會稽山,祭祀大禹后,巡游隊伍到達南海。
始皇帝站立海邊,遙望駐守南海的五十萬秦軍軍營,不禁想起王翦,蒙武兩位老將軍。
當初要不是他們提議滅楚后,大軍一直南下,打到海邊,帝國哪能擁有這片廣袤富裕的南疆。念及此,始皇帝命令,立石刻文,歌頌大秦統一之德。
返回時,過吳地,從江乘渡。順海而上,北至瑯琊。
徐福已在瑯琊等候。聞說始皇帝來臨,他立即去行宮求見始皇帝。始皇帝聽趙高說,徐福求見,立即道:“讓他進來。”
徐福從容不迫地走進始皇帝行宮,見了始皇帝,他立即行跪拜大禮。
始皇帝道:“徐福,朕與你巨資,命你入海為朕求長生不老之藥,你竟數年無有消息,是何道理?”
徐福道:“小民未能為陛下求得長生不老藥,無顏見陛下。”
始皇帝道:“你今日為何求見?難道你已為朕求得長生不老之藥?”
徐福見始皇帝如此問話,知道始皇帝有了戒心,無法直接騙到財寶了,心生一計道:“長生不老之藥就在蓬萊,渡海即可求得。但海船常為大鮫魚所苦,靠不了岸,所以求不到仙藥。小民愿請善射者與我一同前往,大鮫魚一出現,就用連弩射死它,海船就能靠岸,小民就能為陛下求得長生不老之藥。”
徐福說完,心想,只要始皇帝一答應,我就連人帶寶物一起騙到手。
徐福聽始皇帝對李斯道:“丞相,給徐福準備一條海船和十名善射軍士,帶上連弩。”
李斯道:“尊令。”
徐福心想,太好了,這回騙到了連弩,這可是海島沒有的寶貝。還得再騙點財寶。于是他道:“還須準備給神仙的財寶和海上來回的飲食。”
始皇帝又對李斯道:“讓十名軍士每人帶一件寶物上船。再為他們準備足夠的飲食。求得仙藥后,命軍士即刻送來。”
李斯道:“尊令。”
徐福等帶著寶物和連弩的十名軍士上船后,指揮大船直奔海島。十日左右后,軍士們看見海島的輪廓,高興道:“終于看到仙山了。”
徐福笑而不語。下船登岸,看到海島到處都是和他們一樣的普通人后,軍士疑惑了。隊長秦樹問徐福道:“這是仙山嗎?”
徐福道:“不是。”
秦樹道:“那是哪里?”
徐福道:“船上的飲食幾乎吃光了,我們得在這里補充。”
秦樹道:“哦。補充飲食后是否繼續東行?”
徐福道:“仙山就在這海島附近。它時隱時現。我們與其在海上漫無目的地亂轉,不如在這島上靜候仙山的出現。只要仙山一出現,我們就立即上船,奔仙山而去,為陛下求取長生不老藥。秦隊長看,這樣可好?”
秦樹道:“就依徐大師所言。”
徐福將十人帶到和城,將他們安排在學堂的幾個空房間住下,告訴他們可以用半兩錢去學堂食雜店買食物后,他徑直回家。
田宅內,一大家田門人正圍著一張大桌子吃飯。
徐福還沒進門,就被坐在對門一方的盧生看見。盧生道:“大師兄,你兩手空空的,沒騙到財寶啊?”
徐福一邊腳朝門里邁,一邊道:“我不僅騙到了財寶,還騙到了帶著連弩來的十個善射的高手。”
坐在盧生旁邊的伊人道:“大師兄從哪里騙人來?”
徐福見到伊人,高興道:“師妹,你終于回來了。”
伊人悲傷道:“回來晚了。”
徐福也悲傷道:“回來了就好。師傅他老人家會知道的。”
伊人道:“聽二師兄說,你去國內了。你去國內干嗎?騙財騙人?我們淪落到要靠行騙過日子的地步了嗎?”
徐福道:“不是。我們田門好著呢。這整個和城都受我們田門管轄。”
伊人道:“那你剛才怎么說,‘不僅騙到了財寶,還騙到了十個善射的高手’?”
徐福道:“是這么回事。田中提議,我們和城辦起了學堂,可是學堂缺少老師。這海島又沒有能當老師的人,所以,我就去國內請。可明跟人家說,來海島當老師,憑我開多高的薪酬,人家都不肯來。二師弟,是不是這樣?”
盧生道:“對。我在國內呆了幾年,都沒請到一個人。”
徐福道:“所以我只有將他們騙來了。只要他們來了,在我們和城住上幾天,他們保準不會提受騙的事,肯定會在我們這里安心住下去。最后,他們還將感謝我。”
伊人道:“萬一人家不習慣,還是要將人家送回去。”
徐福道:“好。”
伊人道:“那你剛才還說,騙了財寶。”
徐福雙手一攤,道:“你看我哪有財寶?那是逗二師弟玩的。對我們來說,人才就是財寶。”
伊人道:“那就好。”
盧生道:“大師兄騙來的人在哪里?”
徐福道:“我安排他們住在學堂宿舍里。”
唐英早已起身去廚房,拿來了一個空碗,一雙木箸。她一邊為徐福盛飯,一邊道:“大師伯,快坐下,先喝口水。”
田中已將一盅茶遞到徐福手上。徐福接過茶盅,喝一口道:“田中,這下,我們學堂教射箭的、教騎馬的、教劍術的,教駕車的老師都有了。”
田中道:“太好了!大師伯辛苦。”
唐英將一碗飯遞給徐福道:“大師伯辛苦,快吃飯。”
徐福接過碗和箸,將一口飯送進嘴里道:“還是家里好。心里踏實,飯菜特別香。”
田中道:“那以后大家都別再出門了,就在和城呆著。和城現在什么也不缺了。”
徐福道:“對。以后誰也別再離開和城了。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太太平平、開開心心、親親熱熱,多好!”
徐福天天去學堂跟秦隊長他們見面。一天,秦隊長對徐福道:“我們身上帶的錢快沒了,仙山還沒出現,怎么辦?”
徐福道:“你們每人身上不都帶著一件寶物嗎?可以用它們換錢。”
秦樹道:“那怎么行。那是給神仙的見面禮。沒有了財寶當禮物,求不到長生不老藥,始皇帝怪罪下來,我們怎么辦?”
徐福道:“你們不愿當財寶的話,還有一個辦法。”
秦樹道:“什么辦法?”
徐福道:“到這學堂當老師。”
秦樹道:“當老師?我們能教什么?”
徐福道:“教射箭、駕車、劍術、騎馬等等都行。你們一邊當老師,一邊等待仙山出現,既解決了生計問題,又不耽誤為陛下求取仙藥,一舉兩得。多好。”
秦樹道:“這辦法不錯。”
說完,秦樹與同伴商量。秦樹對他的同伴道:“與其在這里坐吃山空,不如去教孩子學習射箭。這樣,我們既可練習射箭技術,又能賺些維持生計的錢。你們同意嗎?”
人人點頭,表示同意。
徐福道:“既然你們都同意了,那我帶你們去見校長。”
于是,徐福帶著十人去見田中。田中一見徐福帶來十個身材魁梧、身姿挺拔的年輕人,非常高興,征得他們同意后,分別安排他們當了學堂射箭、劍術、騎馬、駕車的老師。
起初,秦樹他們還記掛著求取長生不老藥之事,會時不時地向海里望望,看有沒有仙山出現。
時間一長,十名軍士明白過來,哪里有什么仙山,徐福不過是借為陛下求取長生不老藥,想再次從始皇帝手里騙得財寶。只是徐福沒有想到,這次始皇帝會派他們十個人帶著財寶與他一同出海求取仙藥。徐福沒辦法拒絕,只好帶著他們來到這海島。這海島和城分明是徐福的老巢。
雖然秦樹他們明白,他們是被徐福騙到海島來的。可是,過了近一個月的海島老師生活后,他們心甘情愿被徐福騙了。因為,他們覺得,海島各方面的情況都比咸陽好。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和城當老師的生活。在和城,除了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外,沒有令他們不滿的地方。從此,這十個人再也不提為始皇帝訪仙求藥,回咸陽的事了,而是安安心心地成了和城人。
徐福帶著軍士走后的當晚,趙高就開始實施他的復仇計劃。
他穿著一身黑衣,悄悄靠近始皇帝的溫涼車,先向車內灑上致人昏睡的藥粉,聽到伺候始皇帝的宦官發出輕微的呼嚕聲后,他輕巧地躍上始皇帝溫涼車,向始皇帝頸部灑上讓人產生幻覺、做惡夢的藥粉后,逃之夭夭。
睡得正香的始皇帝夢見自己獨自與海神作戰。海神長得與人頗似。打著,打著,海參向始皇張開血盆大口,想要將他一口吞沒。始皇帝嚇得奪路而逃。可是,他腿發軟,邁不動步。眼見自己將葬身海神之腹。始皇帝大叫一聲,從可怕的夢境中醒來。
從惡夢中醒來的始皇帝心臟仍“砰砰”直跳。他驚恐地環視四周,直到宦官問他:“陛下是不是做惡夢了?”
他才清醒過來,道:“剛才朕做了個可怕的夢,快請博士來為朕解夢。”
一個宦官道:“尊令。”說完,他走下溫涼車。
一會兒,一個博士跟著宦官來到始皇帝溫涼車上。
始皇帝將夢境向博士敘述了一遍,然后問博士道:“此夢是吉,是兇?”
博士道:“水神不可見,以大魚、蛟龍為征兆。今陛下虔誠禱告、祭祀,仍有此兇神,應當除去。除去兇神,則善神可至。”
于是始皇帝下令,讓漁民攜帶捕捉巨魚的工具,出海捕殺大魚。他自己也將連弩帶在身邊,只要大魚一出現,他就用連弩將它們射死。
巡游隊伍從瑯琊北面,一路沿海而行,一直到榮成山,都沒有看見大魚。到之罘山后,始皇帝看見了海里的巨魚。他立即拉開連弩,瞄準,放箭,海水立即泛出紅色,一條巨魚被始皇帝射殺。
兇神被除掉了,善神該能出現了。始皇帝緊崩的心弦開始放松。于是下令,巡游大隊沿著海岸向西而行。
自那晚夢見與海神作戰后,始皇帝便每晚都被惡夢糾纏。
他總是夢見自己與好幾個妖魔鬼怪作戰。他打不過妖魔鬼怪,就瞅空逃跑。可無論他逃到哪里,妖魔鬼怪總在前頭等著他,張牙舞爪地要吃他。每當要被妖魔鬼怪吃掉的時刻,他就會在絕望地驚嚇中醒來。
夜夜如此,弄得始皇帝疲憊不堪,食欲大減。身體開始消瘦。
趙高看到致幻劑奏效后,暗自高興。他開始利用接近始皇帝的一切機會,偷偷向始皇帝的飯碗里,水杯里灑致人頭痛、手腳痙攣的藥粉,致使始皇帝常常突然頭痛欲裂,手腳痙攣,全身抖作一團,然后栽倒于地,不省人事。
自此,始皇帝不僅夜夜做惡夢,時不時癲癇病發作似的突然倒在地上,抖作一團,還經常莫名其妙地拉肚子,常常覺得惡心,嘔吐。原本豐腴的臉頰,肥胖的身體日漸消瘦。
始皇帝起初還強撐著與大臣見面,處理事務。走到平原津的時候,他實在支持不住,病得臥床不起了。
他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清醒的時間短,糊涂的時間長。隨駕的兩個御醫想盡辦法,卻怎么也查不出病因。
始皇帝病倒后,無法理政。眾大臣失去主心骨,一個個蔫頭耷腦,好在李斯,蒙毅兩人挑起重擔,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李斯招集眾人道:“陛下病得奇怪,連御醫都查不出病因,是不是撞了什么邪了?”
趙高心懷鬼胎,正擔心有蒙毅在,自己的如意算盤不容易打好。現聽李斯說,始皇帝可能是撞了邪,立即心生一計,接著李斯的話道:
“極有可能。依我看,是湘山山神發怒了。你們記得有一年巡游,陛下下令,將湘山上的所有樹木全部砍光,并且連根拔出,讓湘山紅褐色的山體在陽光下暴曬這回事嗎?”
李斯道:“確有其事。”
趙高道:“我侍候陛下二十多年,陛下從未生過病。這次病得這么古怪,肯定是湘山山神在報復陛下。”
胡亥道:“那該怎么辦?”
趙高道:“必須派一個對陛下忠心耿耿的人去湘山,替陛下向湘山山神禱告,祈求湘山山神的原諒,并保證以后每年定時祭祀山神。”
胡亥道:“那我去。”
趙高道:“你太年輕,說話沒有份量,湘山山神不會搭理你。”
李斯道:“那派誰好呢?”
趙高道:“蒙毅上卿最合適。”
李斯對蒙毅道:“上卿以為如何?”
蒙毅道:“等陛下清醒過來的時候,問問陛下的意思再說。”
李斯覺得蒙毅說得有道理,就與趙高、蒙毅一起,寸步不離地守在始皇帝榻前,等候始皇帝清醒過來。
李斯、蒙毅看著昏睡中的始皇帝,心里非常難受。原本紅光滿面,意氣風發,精神飽滿,身體健壯的始皇帝才病了十幾天,竟變得面容枯槁,眼眶深陷,瘦骨嶙峋,真是不忍面對。
半個時辰左右,始皇帝睜開了雙眼,他看到李斯、趙高、蒙毅都坐在他溫涼車的榻前,便問道:“有什么要緊事嗎?”
李斯、蒙毅長舒一口氣。陛下清醒了。李斯道:“臣等商議,派蒙毅上卿去湘山為陛下祈福,陛下準奏嗎?”
始皇帝道:“準。”
蒙毅道:“臣這就動身。”蒙毅說著站起身。又道聲:“陛下保重!”然后,他走下始皇帝的溫涼車。
始皇帝問李斯道:“我們現在到哪了?”
李斯道:“平原津。”
始皇帝道:“巡游不要停下,繼續前進。”
李斯道:“尊令。”
始皇帝道:“你們去吧。”
李斯、趙高同時道聲“陛下保重!”而后,兩人相繼走下始皇帝的溫涼車。
巡游雖然繼續前行,但因為始皇帝病得越來越嚴重,已經經不起路上的顛簸了。巡游隊伍只能緩慢前行。
大臣們眼見始皇帝病入膏肓,無藥可救,都希望始皇帝能早些立下詔書,確立長子扶蘇為繼位者,免得始皇帝大去之后,橫生事端,導致朝局不穩,動搖帝國根基。可始皇帝討厭說“死”字,眾大臣沒有人敢對始皇帝提及立嗣之事。
巡游隊伍走到邯鄲沙丘宮附近。時值炎炎夏日,天氣酷熱,李斯命巡游隊伍進沙丘宮稍作休息。
始皇帝的病危讓胡亥既傷心,又害怕,又不知如何是好。這天,他獨自登上始皇帝的溫涼車探視始皇帝。
胡亥坐在始皇帝榻前,看著不久前還目光炯炯、神采奕奕的父皇,才十幾日功夫就病得面目全非,不成人形,不由得萬分難過。他低聲哭泣起來。
始皇帝被胡亥的哭聲驚醒,他慢慢睜開眼,看到“伊人”在他的榻前低聲哭泣,心里高興起來。他心想,伊人一定是聽說朕病了,趕到這里來的。她為朕生病如此傷心,看來她依然愛著朕。伊人,你不知道,只要你回來,我的病就一定能好起來!
想到此,始皇帝低聲道:“伊人,不要哭。”
胡亥只聽到始皇帝說“不要哭”三個字,趕緊抹一把眼淚,哽咽道:“父皇,兒臣不哭。”
聽到胡亥的回答,始皇帝定睛一看,這才看清,在他榻前哭泣的人是胡亥,不是伊人。于是,他又道了聲:“不要哭。”
胡亥又回了聲:“父皇,兒臣不哭。”
始皇帝暗自嘆息,知道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今生無法與伊人團聚,也無法與田中相認了,必須趕緊向胡亥交代后事。
于是,他掙扎著,想坐起來。胡亥及站在一旁的宦官趕緊上前,將始皇帝攙起,讓他斜靠在枕被上。
始皇帝問胡亥道:“這是哪里?”
胡亥道:“邯鄲沙丘宮。”
始皇帝一聽,忽然想起小時候與母親逃難到這里,自己當時怎么也不肯待在這里吃東西的往事。心想,難道朕也將像一代英主趙武靈王那樣,命終于此?也好。有前輩作伴,朕不會孤獨了。
朕生于邯鄲,逝于邯鄲。生死之間就像一個起點與終點重合的圓。朕的這個圓一定能與三皇同壽,與五帝共存。朕締造的統一,強盛,令胡人望而卻步的大秦帝國一定能與日月同輝。今生雖短暫,可瞑目也。
始皇帝微微嘆口氣,對胡亥道:“朕死后,你大哥扶蘇繼承朕的帝位。你要聽你大哥的話。”
胡亥道:“兒臣尊令。”
始皇帝道:“你告訴扶蘇,讓他將朕珍藏的寶貝全部放進地陵,尤其是羽神贈送給朕的寶劍。一把讓朕隨身攜帶,其余十九把放進地宮中。”
胡亥道:“兒臣尊令。”
始皇帝道:“地宮不要讓任何人陪葬,除非一個長得像你的人,她自愿為朕陪葬。”
胡亥道:“兒臣尊令。”
始皇帝喘口氣,對一旁的宦官道:“傳趙高。”
一會兒,趙高來了。始皇帝對趙高道:“擬一封璽書給扶蘇。”
趙高道:“尊令。”
小宦官送上筆墨。始皇帝道:“扶蘇,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
趙高寫完,對始皇帝復述道:“扶蘇,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
始皇帝點頭。看著趙高將書信用封泥封好書信后,始皇帝對胡亥和趙高道:“你們去吧。”
趙高拿著封好的書信,與胡亥一前一后走下始皇帝的溫涼車。
始皇帝看著胡亥的背影,心想,可惜他徒具伊人的外表。不知伊人從海島回來了沒有。自己生前沒能與她同寢,現在,死后也不可能與她同穴了。沒想到,自己會死在巡游途中。真是生也遺憾,死也遺憾。感謝她為朕修建了一個充滿溫馨回憶、舒適精美的陵寢。
紅樹林,你是我童年快樂的天堂,現在,你將成為我靈魂常居的地方。梅從母,你在哪里?那還活著嗎?
趙高下車后,站在車邊等候胡亥。胡亥下車后,看了趙高一眼,徑直向自己的車走去。
待胡亥走遠,趙高也向自己的車走去。他沒有將那封書信交給使者,而是將那封書信以及符節、印璽藏進他自己的中車府令事務車中。
當晚,夜深人靜之時,趙高換上一身黑衣,潛到始皇帝溫涼車附近,暗暗向巡邏的士兵灑了一把粉末。一會兒,那隊巡邏的士兵便一個個喝醉酒似地,先是坐到地上,然后全部躺下。
趙高迅速來到始皇帝溫涼車邊,先輕輕掀起車簾一角,向車內灑了一小撮粉末,靜待幾分鐘后,他挑起簾子,一步竄入車內。
始皇帝手腳蜷縮著,躺在榻上昏迷不醒,榻前倒著兩個侍候始皇帝的宦官。
趙高從左袖中摸出一枚三寸鐵釘,用力從始皇帝的右耳中擠進他的大腦。始皇帝頭部微微動了一下,一會兒,便停止了本就微弱的呼吸。
一代天驕,千古一帝,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慘死在他寵幸的宦官趙高手里。
始皇帝曾平定親弟弟成蛟和假父嫪毐的背叛;躲過荊軻、張良、蘭池劍客、高漸離的刺殺。最終,還是枉死在奸人趙高手里。真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痛哉,惜哉!
趙高眼見鐵釘釘進始皇帝的右耳后,始皇帝的頭微微動了一下,便一動不動了。他伸出右手,放到始皇帝鼻下,停住幾秒鐘,確信始皇帝一命嗚呼后,他從左袖中摸出一小撮粉末,灑向兩個宦官,然后迅速離開始皇帝的溫涼車,回到自己的車上。
兩個宦官醒來,趕緊起身察看始皇帝,發現始皇帝已經沒有了呼吸,嚇得趕緊向丞相李斯報告。
李斯聞報,叫上胡亥,立即趕向始皇帝的溫涼車。他與胡亥登車看視,見始皇帝躺在榻上,無聲無息。李斯伸手去握始皇帝的手,冰涼。再探鼻息,無一絲氣息流動。才確信始皇帝真的崩了。二人頓時嚎啕大哭。
政三十七年(即公元前210年)七月丙寅,始皇帝崩于沙丘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