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管從地宮跑出去后,立即騎上快馬去民工營找章邯和她的師姐。可民工營里沒有他倆的蹤影。
李總管問分管的張隊長道:“章邯和她的師姐去哪了?”
張隊長道:“他們倆中飯都沒吃就出去了。不知道他們去哪了。”
民工張平道:“我聽章邯的師姐說,她請章邯去咸陽鬧市,她翁開的酒肆吃飯。”
李總管道:“她說了是哪家酒肆嗎?”
張平道:“沒有。”
李總管急得跺腳道:“陛下在地宮立等見他們倆。現在怎么辦?咸陽那么大,酒肆那么多,一時半會兒怎么找得到?”
張隊長道:“總管不用著急。我們一起去找。人多力量大,很快就能找到。”
李總管道:“對。所有人全部坐上馬車,去咸陽找章邯和他的師姐。只要找到,全部有賞。我負責找咸陽宮一里之內的酒肆,張隊長負責找咸陽宮一里之外的酒肆。張隊長,你帶著人先出發,如果你找到了他們倆,直接將他們帶去咸陽宮見陛下。”
張隊長道:“好。”說完,他帶著一半的民工分坐兩輛馬車,出發了。
李總管騎馬回到兵馬俑坑,找到衛隊王隊長道:“陛下要見帝宮的設計者章邯和他的師姐,可他們倆現在不在民工營,而是在咸陽的某個酒肆喝酒。我馬上帶民工去咸陽酒肆尋找,找到章邯和他師姐后,我直接將他們帶去咸陽宮見駕。請您轉告陛下,請陛下起駕回咸陽宮,好嗎?”
王隊長道:“好。”
李總管道:“謝謝王隊長!我出發了。”李總管說完,調轉馬頭,打馬揚鞭而去。
王隊長讓趙賢去地宮,將李總管的話轉告秦王。
始皇帝與李斯等人已從“驪山”上下來。趙高與秦兵、秦武從“咸陽宮”內搬出幾張凳子。大家圍著始皇帝坐在“咸陽宮”前聊天。
李斯道:“陛下覺得這地宮修得如何?”
始皇帝道:“不錯!”
李斯道:“陛下覺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完善?”
始皇帝道:“已經很完善了。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這設計,這做工,完全超乎朕的想象。”
李斯道:“陛下滿意就好。不枉七十多萬人,修了三十多年。”
馮劫道:“不說面積這么大,一鐵鍬一鐵鍬挖那么深,光是這么多玉石的切割、拼圖、鑲嵌就不知要費多少人力。”
楊端和道:“還有那么多兵馬俑的設計、燒制,那么多花草樹木的制作。那可是一朵花一朵花,一根草一根草,用絲綢,用頭發絲般的細銅絲做出來的,得費多少人力!”
李斯道:“關鍵是還都做得這么好,沒有一處瑕疵,真是難得!”
始皇帝道:“丞相,明天給每個民工發一個半兩賞錢。”
李斯道:“尊令。”
此時,地宮的臺階上傳來腳步聲。眾人翹首以待。始皇帝一臉興奮。待看到是趙賢出現在地宮門口后,始皇帝的笑容消失了。
趙賢來到始皇帝近前道:“李總管讓我轉告陛下,章邯和他的師姐現在不在民工營,而是在咸陽的某個酒肆喝酒。他已經帶著民工去咸陽酒肆尋找了。找到后,李總管會直接將章邯和他的師姐帶去咸陽宮見陛下。請陛下起駕回咸陽宮。”
始皇帝道:“好。”說完,他站起身,對眾臣道:“走,我們回咸陽宮。”
眾臣道:“尊令。”說著站起身,一起隨始皇帝向地宮出口走去。
伊人走后,章邯繼續留在蘭池酒肆喝酒。他與田仁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田仁問章邯道:“章師兄,你怎么會去修帝陵的?”
章邯道:“奉我師傅之命。”
田仁道:“你師傅又怎么會讓你去修帝陵?”
章邯道:“受伊人師姐所托。”
田仁道:“你們修了多久的地陵?”
章邯道:“算起來有二十多年了。”
田仁道:“你們竟在帝陵呆了二十多年?”
章邯道:“對。從政十年一直到現在,共二十六年。”
田仁道:“帝陵修得如何?”
章邯道:“精美絕倫。”
田仁道:“如何精美絕倫?”
章邯道:“軍隊戰馬,武器車輛,江河飛瀑,山川草木,宮殿官署,亭臺樓閣,日月星辰,墻畫地飾,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所有者,無不逼真,無不精致。”
田仁道:“地宮里做江河,那不是容易腐爛嗎?”
章邯道:“不是用真水,而是用水銀。水銀即防腐,又防盜。”
田仁道:“哦。你們想得真周到。”
忽然門外傳來一聲喊:“章邯在這里。章邯。”
章邯回頭一看,是工友張平。便道:“張平,快來喝一樽。這里的酒菜味道好極了。”
張平道:“別喝了。快跟我走。陛下等著見你。”
章邯將酒樽里的酒一口喝光,又夾起一塊牛肉放進嘴里道:“陛下見我干嗎?”
張平已走進酒肆,他一把拉起章邯道:“因為你設計得太好了,陛下要賞你。快走。我們所有人都在找你們倆。你師姐呢?”
章邯道:“我師姐走了。”
張平一邊拉著章邯往外走,一邊道:“去哪了?”
章邯道:“我沒問。你們找我干嗎?”
張平道:“始皇帝看了帝陵,非常滿意,要見設計者。”
李總管聞訊已趕了過來。他立即催章邯上車,將他送去咸陽宮。
從帝陵回宮后,始皇帝讓眾臣各歸各位,他獨自在書房等候章邯與伊人的到來。他一會兒坐,一會兒站,一會兒在書房里踱來踱去。
他想,二十多年不見,不知伊人是否如前?不管她變得如何,只要她還愛朕,朕就立即宣布她是朕的皇后,我和她的兒子是太子。
太好了!帝國終于有可靠的接班人了!蒼天終于聽到了我的禱告,將伊人送回到我身邊了。真是謝天謝地!
我怎么沒早去帝陵看看呢?如果早去了,那早就發現伊人在那里了。真是愚蠢至極!
朕每天那么忙,哪有時間去參觀帝陵!
伊人不是曾經說過,她要親自設計陵寢的嗎?
哪里知道那竟是一句真話。
我哪里都想過,就是沒想過要去陵寢找她。唉!
這次要不是為了避那句可惡的流言,必須外出巡游,出發前忽然想起去看一眼帝陵,還不知何年何月能見到伊人呢。看來我與伊人得以重逢,得感激那句流言。
始皇帝在咸陽宮的書房里想著、等著;等著、想著。終于,宦官來報:“李總管求見。”
始皇帝立即坐到書桌后面道:“讓他進來。”
一會兒,李總管領著個清瘦、頎長、仙鶴般,說中年嫌老,說年輕又顯成熟的男子走進書房。
始皇帝心想,這個人一定是章邯。伊人怎么沒來?
李總管進門后,對始皇帝行禮道:“參見陛下。”
章邯連忙學李總管的樣子,也給始皇帝行禮道:“參見陛下。”
始皇帝道:“免禮,賜座。”
宦官將兩個木凳端到書桌前。李總管與章邯坐下。李總管道:“陛下,他就是帝陵設計師,章邯。”
始皇帝問章邯道:“你不是還有個師姐嗎?她叫什么名字?怎么沒來?”
章邯道:“她叫伊人。她看她翁去了。”
果然如自己所料,章邯的師姐就是伊人。始皇帝心里一陣激動,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伊人了。他掩飾住內心的激動道:“她去哪里看她翁了?”
章邯道:“聽說是在海外。”
始皇帝心說,果然去了海外,難怪找不到。他繼續問道:“她還會回來嗎?”
章邯道:“會。帝陵沒有最后竣工,她一定會回來的。”
始皇帝心稍安,繼續問道:“你們怎么會去設計帝陵的?”
章邯道:“伊人求我師傅,我師傅是伊人師姐的師叔,派個工匠,幫她設計帝陵機關,我師傅就派了我。”
始皇帝道:“你們什么時候開始去設計帝陵的?”
章邯道:“政十年。”
始皇帝道:“政十年?你們在那里干了二十多年!”
章邯道:“是。這二十多年我們沒離開過帝陵。”
始皇帝差點失控。伊人居然在眼皮底下的帝陵辛辛苦苦干了二十多年,自己都沒有發現,還總埋怨她不來找自己。自己多笨啊!始皇帝問章邯道:“你們怎么進的帝陵?”
章邯道:“只要說是參加修帝陵的,都能進去。”
李總管道:“帝陵修建初期,缺少民工。常常需要官府強行征調才能征到人。沒有人會主動跑去修帝陵。挖掘工程結束后,對進出人員的控制才嚴格起來。”
始皇帝問章邯道:“你們一進帝陵,李總管就讓你們負責設計嗎?”
章邯道:“不是。開始我們干的是搬運工作。帝陵初型出來后,伊人向李總管提出,她免費提供水銀礦給帝陵使用,條件是帝陵必須由我和她負責帝陵的全部設計。”
始皇帝看向李總管。李總管道:“是。當章邯師姐向我提出用水銀礦換帝陵設計資格的時候。我讓她先畫設計草圖給我看。兩天后,她給我看了她的設計草圖。我看后,覺得她的設計比其他人的設計好很多,就同意了她的請求。帝陵現在的樣子與當初她給我看的設計草圖完全一致,做出的效果,陛下已經看到了。”
始皇帝道:“不錯!天才的設計,獨步天下的技藝。朕相當滿意。章邯,你師姐一但回來,你立即帶她來見朕。”
章邯道:“尊令。”
始皇帝又對李總管道:“提拔章邯當設計總管。”
李總管道:“尊令。”
始皇帝道:“沒事了,你們退下吧。”
李總管與章邯站起身,后退幾步后,轉身離開。
看著李總管、章邯離開的背影,始皇帝心情舒暢,沉璧、流言帶給他內心的陰霾一掃而空。
伊人來到海邊,恰巧遇到一艘商船啟程離岸。伊人不由分說,縱身一躍,跳上商船。
船主見她一個弱女子竟然如此了得,不由主動與她攀談起來。船主問伊人道:“你知道我這船去哪嗎,就縱身躍上來?”
伊人道:“知道。去海島。”
船主道:“你去海島干嘛?”
伊人道:“找我翁。船資多少?”
船主道:“你翁是誰?船資五個半兩,到岸再付。還不知道我們能不能順利靠岸。”
伊人道:“我翁姓田。”
船主道:“就是有名的田方士?”
伊人道:“別人都叫他田方士,有沒有名,我不知道。”
船主道:“他手下是不是有個叫徐福的大徒弟,有個叫田中的孫子?”
伊人道:“對。”
船主道:“你是田方士的女兒,難怪能飛。你的船資不用付了。”
伊人道:“為什么田方士的女兒不用付船資?”
船主道:“不光是你不用付,凡田門人坐我們的船都不用付船資。你是第一次坐船出海吧?”
伊人道:“是。”
船主道:“這里來往海島的商船,有一半是徐福用極低的價錢租給我們的。”
伊人心想,徐福哪來的大船,嘴上卻道:“我師哥一向大方。”
船主道:“修行人就是不一樣,不僅重義不重財,還有眼光。”
伊人道:“船主過獎。”
船主道:“我說的是實情。當初他們與我們一樣,赤手空拳闖海島。我們只知道拼著葬身海底的危險,賺點販賣物品的辛苦錢。他們卻不知如何辦到的,竟然在海島建起了一座人人向往的和城。”
伊人道:“有什么好向往的。”
船主道:“您就別謙虛了。雖然我因為犯病,有一陣子沒跑海運,但和城的名聲早已在我們之間傳開了。如今,我也打算在和城建一所小房子養老。”
伊人道:“船靠岸后,您會去和城嗎?”
船主道:“會。”
伊人道:“那我與你同行,可以嗎?我第一次去海島,不認得路。”
船主道:“可以。我把你送到田宅門口。”
伊人高興道:“謝謝船主!”
船主道:“不客氣!”
船主說話算數,船靠岸后,不僅拒絕收伊人的船資,還將伊人送到離田宅僅幾米遠,一眼能看到田宅大門的地方才離去。
伊人在簡樸、闊大、氣派的田宅門口站了會兒,她凝望著大門上“田宅”兩個字的匾額出神。這是翁的手筆,是翁最早教會自己認識的兩個字。不知翁現在如何,是否還和以前一樣硬朗。
“師妹!”門內傳來盧生驚喜的喊聲。
伊人回過神,對盧生道:“三師兄。”
盧生激動人心的一聲吶喊,幾乎驚動屋內所有的人。
田中快步跑到門口,望著伊人道:“媼,你終于回來了。”
伊人看著已長大成人的田中,臉露笑、眼含淚道:“中兒,你長大了。”
田中道:“媼,快進屋。”
盧生等眾師兄弟也一起道:“師妹(姐),快進屋。”
伊人隨田中走進門,這才看到,堂屋的正中供著田方士的畫像。她驚問道:“翁怎么了?”
田中道:“大父前些日子去了。媼早幾日回來就好了。翁一直念叨你。”
伊人的腦中一陣“嗡”響,心尖像被人捅了一刀,身體發軟,人往下墜,險些跌倒在地。幸好田中扶住了她。
伊人哭道:“翁葬在哪里?我要去祭拜他。”
田中道:“媼剛從國內來,一路辛苦,歇一晚,明天我陪媼去。”
盧生也道:“師妹,祭拜師傅,不急在一時,明天一早,我們陪你一起去。”
伊人道:“我必須現在,馬上就去。”說著,轉身出門。
田中、盧生立即跟上道:“媼(師妹),走慢點,我們帶你去。”
來到田方士墳前,伊人跪倒在地,喊聲“翁,”后,就趴在墳頭痛哭不止。
伊人腦中閃過一幕幕田方士教她認字、寫字、練功、煉丹、采草藥等等畫面。現在她才明白,田方士有多愛她。田方士從來沒有對她大聲說過一句話,總是周到、細致地關心她的飲食起居;耐心、詳盡地傳授她各種方術。
以前她體會不到田方士對她如山般的父愛。直到現在,得知田方士去世的消息,她才忽然明白,田方士有多愛自己,田方士對自己有多重要,自己又是多么傷他老人家的心。
自己再也無法回報翁的養育之恩,再也無法彌補他老人家那顆被自己傷害的心了。
伊人越想越哭,越哭越想。
“翁,我來遲了,來遲了!翁,請原諒女兒的不孝!”
伊人一遍遍地說著,一聲聲地哭著。直哭訴得嗓子沙啞,淚濕墳頭,依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田中、盧生起初陪著落淚,后來見伊人哭得越來越難過,越來越傷心,怕她悲傷過度,哭壞身體。兩人便止住哭泣,開始勸解伊人。
盧生道:“師妹,你這么傷心,師傅會難過的。別哭了。我們回家去吧。”
田中也道:“媼,別哭了。大父知道你心里有他。”
盧生道:“師傅活了一百多歲,無疾而終,應該是成仙了,我們應該替他老人家高興才是。”
田中道:“大父在這里過得很快樂。他惟一牽掛的就是媼。現在媼回來了,大父無牽無掛了。要是媼哭壞了身體,大父該難過了。媼,別哭了,我們回家吧。還有好多人等著見媼呢。我們走,回家。過些時候再來看大父。”
田中說完,向盧生遞個眼色,兩人一邊一個,架起伊人的胳膊,把她從地上攙起來后,往山下走去。
伊人猶自哭泣著,一步三回頭地回望田方士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