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五千年故事會3:女娟救父
- 章創生 史黛娜主編
- 3字
- 2021-12-30 13:48:28
公正卷
1 夏啟賢明
啟(生卒年不詳),也稱夏啟、帝啟,他是禹的兒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公元前1978—公元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
禹,姓姒(sì),名文命,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
有扈(hù)氏,夏代時期一個部落或酋邦。啟繼承權位后,在鈞臺大宴各地部落首領。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絕出席鈞臺之會。啟以“恭行天之罰”的名義討伐不服從他的有扈氏。
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夏啟同有扈氏在甘澤交戰,結果戰敗了。
大臣們請求再戰,夏啟說:“不必再戰了。我的土地并不小,我的人民也不少,但同有扈氏交戰卻失敗了,這是因為我對百姓的恩德太少、民風不好的緣故啊!”
于是夏啟在他的居處不用兩層席睡覺,吃飯不超過兩樣菜,不貪圖娛樂——琴瑟不備,鐘鼓不修,子女不修飾打扮,親近親族,敬愛長者,尊重賢人,任用能士。一年之后,有扈氏覺得夏啟賢明,就歸附了他。
因此,想要制服別人,一定先要克制自己;想要評價別人,一定先要評價自己;想要了解別人,一定先要了解自己。
點評:只有自身真正強大了,別人才會信服于你。
夏后相與有扈戰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鐘鼓不修,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素材源自《呂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