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這是我在小學課本上就學到的知識,也是我在小學的時候便開始思考維度的啟蒙。
今天讀完這本出版于1884年,由一位英國的牧師、神學家、古典文學學者、公立學校校長埃德溫·A·艾勃特所寫的《平面國》,再次打開了我對于維度空間的想象,這本書可讀性還蠻強的,通過一位平面國的四邊形數學家居民的角度,將平面國的規章制度和風俗習慣娓娓道來,還將平面國生活的各種原理試圖對讀者進行“科學”地展示,雖然作者說“希望讀者不要認為平面國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影射空間國中的某些情況。”,言外之意就是確實還是有很多細節都在影射當時作者所處那個時代的一些現實情況,包括女性的地位,社會的階級等。書中的隱喻即便是放到了今天,好多現狀或觀點仍然是不過時的。
最后回到平面國本身,關于點,關于空間,關于更高維度,以前我所理解的三維便是空間,四維便是空間之外再加上時間這一維度,至于五維甚至是更高維度,似乎就已經抵達我想象力的極限了,或許在某種意義上我就如同書中的點國國王一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被眼前的柴米油鹽限制了想象力,也扼殺了好奇心,然而好奇是人類的天性,求知也是人類的本能,我們不應該拋棄自己的天性,也不應該抹殺自己的本能,我也希望有一天我的球形導師能夠從天而降,能夠帶我見識更高維度的世界,然而書中的球形導師似乎和點國國王并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還多了一些傲慢,當“我”想讓球形導師帶我去比空間國更高維度的世界時,球形導師卻有些惱羞成怒了,在我看來,所謂球形導師,也不過是占據了出生在空間國的便利而已,全然沒有探索精神,也沒有求知之心,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或許更應該保持書中“我”的態度,對這個世界我們應該充滿好奇,且不要停下求知的步伐,雖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