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執導的《心動》,說的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愛情故事。
香港,樂器行外,17歲的小柔不小心碰在了落地玻璃上。樂器行內,年輕的浩君正在試吉他。“嗵”的一聲,小柔撞進了浩君的心里。和所有相戀的少年一樣,他們在路邊攤吃飯,在影院里看電影,在夜里擁抱,在小巷親吻……
愛情是多么美好。
可是生活不是童話,自然也就不會有“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賭氣,吵架,針鋒相對,猜疑,誤解,父母的橫加干涉……相愛的少年們遭遇的種種,他們都一一經歷過。終于,一次大吵后,他們分手了。
再見面,已是多年后。
東京偶遇,餐桌上,談起當年的分手。分手要分得干干凈凈,不要拖拖拉拉——這是誰說的?她一字一句念到。他低著頭,不說話。她都記得,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記得。年少時的氣話已成了她心中的疤,碰不得,觸不得。此后的一切,都是在為這幾句話付出代價。
然而,他們心里還是愛著對方的,完全地、深切地愛著對方。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香港,離婚后的浩君向小柔求婚,只要她點一下頭,兩條平行線就會等來相交的這一天。可是,小柔拒絕了。
左三年,右三年,兜兜轉轉好多年,這一天終于來了,為什么不答應?是電影本身文藝的調調使然嗎?
這些年,身邊的人來來往往,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經歷,年少時的彼此已成了記憶。“來不及,從頭喜歡你”,林曉培在《心動》里這樣唱著。
來不及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從前,時間已經回不去了。世上的很多人明明互相喜歡著,明明也有機會,可是因為無法再從頭開始,所以只能選擇別離。這樣的收梢,不是電影,是生活。
機場里,小柔對浩君說:“結婚禮物我會寄給你。”此刻,他們相遇已二十多年。他輕輕笑了笑,彎下腰,與她鞠躬告別。她轉身離去,很久后,他依然保持著那個姿勢,一動也不動。“低腰長跪拜,問君平安否”,年少時的愧疚,成年后的思念,難以言說的心痛,無可奈何的酸楚……一切的一切,都在這深深的鞠躬里。
影片的最后,小柔打開浩君送給她的盒子,那是很多張天空的照片,陰霾的,無云的,淡遠的,14年里的云。
“這就是所有我想你的日子,把它全送給你。”這是浩君寫在小卡片上的話。
故事結束了。這樣的故事,是不是也曾發生在你的身邊?年少時的小柔和浩君身上,是不是也有著你少年時候的影子?
那一年,在某地開往省城的長途汽車上,我坐在一對年輕戀人的身后。那個男孩睡著了,頭向前方栽去,就在快要碰到前座的椅背時,女孩伸出了自己的手臂,讓戀人的頭沉沉地靠著上面。那是夏天,道路兩旁是高大的梧桐樹,陽光從梧桐樹闊大的葉子罅隙里透進車窗,打在他們身上,澄澈而美好。那是我對愛情最初的認識與記憶。
后來,像年輕時的浩君那樣,我也學吉他。曾有過一把湖藍色的吉他,表姐送的。沒彈出什么樣來,倒是因為背著吉他的模樣騙倒了很多人。拉風的青春呀。
你心中是不是也微微一漾?那些吃路邊攤的年歲,那些雨棚下相擁著躲雨的日子,那些去某個小小的影院看完電影后喋喋著情節的少年,已經不見了。
路邊攤,雨棚下,電影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