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和平條約(2)

*

埃軍試圖首先攻克卡迭什,控制北進的咽喉,之后,再向北推進,恢復對整個敘利亞的統治。

就在埃及舉兵北上之際,一場緊鑼密鼓的備戰活動也在赫梯全面展開。

拉美西斯二世還未啟程,赫梯即從派往埃及的間諜那里獲悉了埃及即將出兵遠征的秘密情報。

赫梯王穆瓦塔里召開王室會議,制定了以卡迭什為中心。

扼守要點,以逸待勞,誘敵深入,粉碎埃軍北進企圖的作戰計劃。

為此,赫梯集結了包括2500—3500輛雙馬戰車(每輛戰車配備馭手1人,士兵2人)在內的2萬余人的兵力。

隱蔽配置于卡迭石城堡內外,擬誘敵進入伏擊圈后,將其一舉殲滅。

拉美西斯二世率軍在卡迭石附近高地駐宿一夜后,于次日清晨指揮主力部隊向卡迭什進擊,意欲在黃昏之前攻下該堡。

拉美西斯二世率阿蒙軍團沖鋒在前,賴軍團、普塔赫軍團居后跟進,塞特軍團由于行動遲緩,尚滯留在阿魯姆地區,一時難以到達戰場。

當阿蒙軍團進至卡迭石以南8英里的薩布吐納渡口時,截獲兩名赫梯軍隊的“逃亡者”。

這兩名實為赫梯“死間”的貝都因游牧人謊報赫梯主力,尚遠在卡迭石以北百里之外的阿勒頗。

并佯稱卡迭什守軍士氣低落,力量薄弱,畏懼埃軍,特別是敘利亞王侯久有歸順埃及之意。

拉美西斯二世信以為真,立即指揮阿蒙軍團從薩布吐納渡口跨過奧倫特河,孤軍深入,直抵卡迭什城下。

穆瓦塔爾聞訊迅即將赫梯主力秘密轉移至奧倫特河東岸,構成包圍圈,將埃軍團團圍住。

拉美西斯二世從剛剛捕獲的赫梯俘虜口中始知中計,立即派急使催促賴軍團和普塔赫軍團緊急來援。

當賴軍團到達卡迭什以南的叢林時,早已設伏于此的赫梯戰車出其不意地攻其側翼,賴軍團損失慘重。

接著,赫梯軍隊以2500輛戰車向埃軍阿蒙軍團發起猛烈攻擊,埃軍士兵一觸即潰,四散逃命。

陷入重圍之中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侍衛的掩護下,左突右擋,奮力抵抗,并祈求阿蒙神的庇佑,還將護身的戰獅放出來“保駕”。

法老穩住陣腳后,對赫梯軍極為重要的諸侯國士兵禁不住埃及軍營里戰利品的誘惑亂了陣型。

在此危急時刻,埃軍北上遠征時曾留在阿姆魯的一支部隊趕到。

這支援軍呈三線配置,一線以戰車為主,輕步兵掩護,二線為步兵,三線步兵和戰車各半,突然出現于赫梯軍隊側后,對赫梯軍猛攻,把拉美西斯二世從危局中解救了出來,戰斗十分激烈。

赫梯人損失了許多戰車,埃及步兵喪失了戰力,而這樣僵持不下的話雙方只會兩敗俱傷。

拉美西斯撤兵返回埃及,由于戰車的損失使赫梯人無法再追擊法老,盡管錯失了最佳的機會還是殲滅了卡迭什半數的埃及軍隊。

不久后赫梯人重新奪取了阿魯姆和阿巴,即今天的大馬士革。

此后的16年中,戰爭延綿不斷,但規模都比較小。

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石之戰輕敵冒進的教訓,改取穩進戰略,一度回到奧倫特河,但赫梯采取固守城堡,力避會戰的策略,雙方均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約于公元前1259年,由繼承自己兄長穆瓦塔里王位的赫梯國王哈圖西里(約前1275—前1250年在位)提議,經拉美西斯二世同意,雙方締結和平條約。

哈圖西里把寫在銀板上的和議草案寄送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以此為基礎擬定了自己的草案,寄給赫梯國王。

條約全文以象形文字被銘刻在埃及卡納克和拉美西烏姆(底比斯)寺廟的墻壁上,它是譯自原稿的副本。

原稿可能是用赫梯語和當時國際通用的巴比倫楔形文字書寫的,在赫梯首都哈吐沙什的檔案庫中發現有用巴比倫楔形文字書寫的泥版復本。

條約規定:雙方實現永久和平,“永遠不再發生敵對”,永遠保持“美好的和平和美好的兄弟關系”,雙方實行軍事互助,共同防御任何入侵之敵。

雙方承諾不得接納對方的逃亡者,并有引渡逃亡者的義務。

條約簽訂后,赫梯王以長女嫁給拉美西斯二世為妻,通過政治聯姻,進一步鞏固雙方的同盟關系。

埃及與赫梯的爭霸戰爭,是古代中近東歷史上的重要事件。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代埃及軍事帝國最后一個強有力的法老,當時的赫梯也處于其鼎盛時期。

雙方長達數十年的軍事較量,使雙方的實力都受到嚴重削弱。

埃及并未達到恢復亞洲屬土的目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后繼者日益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

從愛琴海的小亞細亞一帶席卷而來的“海上民族”的遷徙浪潮,與利比亞部落的入侵相呼應,日益動搖法老的統治,曾經一度強盛的新王國逐步陷入瓦解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沙河市| 四会市| 绵竹市| 陇川县| 浠水县| 大渡口区| 鹤峰县| 海口市| 江安县| 平昌县| 木兰县| 上杭县| 洮南市| 城步| 万盛区| 天柱县| 丽水市| 永年县| 锡林浩特市| 蒙城县| 拉萨市| 贡嘎县| 探索| 景德镇市| 娱乐| 绥化市| 三亚市| 佛山市| 靖远县| 涿鹿县| 大名县| 汶川县| 稻城县| 白城市| 习水县| 长岭县| 资溪县| 依兰县| 高台县|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