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廳內燭影搖紅,何繼業命衙役奉上云霧茶,青瓷盞中裊裊升煙:
“敢問顧仙長,可知松月城季家?”
顧凌云指尖輕叩盞沿。他出身岳丘國頂級修仙世家,莫說五洲望族,便是海外仙門亦能道出三分淵源。然這松月城季家......盞中漣漪微漾:
“未曾聽聞。此族與長亭縣有何干系?”
何繼業窺著對方神色。他雖在長亭縣為吏多年,于修仙界卻如霧里看花,只道這顧家與季家不過爾爾。
見顧凌云坦言不知,便繼續道:
“老夫不知劉徐二人向仙長稟至何處,既仙長未聞季家,容老夫從頭細稟。”
“可。”
何繼業端起茶盞:““
“賈家舊事劉徐二人應已說過,那我便不做重復。”
他放下茶盞,繼續道:
“且說黃羽夫家季家與其仇敵楊家。
當年季家九公子季霜白游至禪陽府,對黃瑩一見鐘情。
黃瑩之父黃柳青乃學堂先生,雖懼季家權勢,仍硬扛著不允女兒為妾,縱使二人已有夫妻之實,亦不松口。
直至季霜白以天道立誓絕不虧待,黃柳青方才松口。
那黃瑩雖名分是妾,實則八抬大轎、鳳冠霞帔,三拜九叩行足正妻禮數,進門便掌了季霜白院中中饋。
正室白煙自幼與季霜白有婚約。
白煙雖出身修仙世家卻無靈根,若無婚約傍身,早被族中叔伯奪盡遺產。
當年白家雙親為救季家主殞命,這婚約本是恩義與權謀之作。
怎料白煙竟與楊家楊智暗通款曲、珠胎暗結,白煙若坦言本可得成全,卻偏要瞞天過海嫁入季家。
季霜白婚后恪盡夫責,直至撞破奸情......
休妻本在情理之中,奈何白家借季楊兩家勢大已成第三股力。
若此時休妻,白楊聯手必損季家根基。
為了家族季霜白只得打落牙齒和血吞,咽下這口氣。
這季家原本就與楊家是仇敵,這下季霜白與楊智算是結下了死仇。
季家感念季霜白忍辱負重,對其以正室之禮迎娶黃瑩之事未加阻攔,反贈珍寶以全顏面。
此舉卻徹底激怒白家——當初白煙東窗事發時,白家連夜攜重禮登門致歉,方才保住婚約。
如今見妾室竟享正妻尊榮,白家頓覺顏面掃地,終與楊家結為死盟。
經年籌謀,白楊兩家暗聚修士奇襲季家。
黃瑩聞變當機立斷:長子托付云游散修,次子送往季霜白胞姐處,幼女則藏于黃柳青家中。
季霜白戰死當日,黃瑩紅綢懸梁,殉情前焚毀所有子女信物。
白楊兩家屠盡季家后,為絕后患四處追殺季家血脈,其中便包括黃瑩的三個孩子,黃瑩長子被斬于蒼梧山道,次子殞命青州客棧,唯幼女自黃家地窖暗道逃脫。
之后白楊兩家循著蛛絲馬跡追至賈家,終在血泊中尋得女童尸身。
白楊兩家修士驗明女童血脈后才揚長而去。
賈家不過尋常百姓,如何與修仙世家抗衡?如今闔族僅余賈萬千這孤雛,白楊兩家竟連這孤雛都不肯放過。
起初潑皮鬧事,老夫與縣尊原以為是市井無賴欺他年少。
若只為求財尚在情理之中,然其后煽動百姓造謠中邪、妖虎食人。
這分明是要逼得賈家斷子絕孫!
賈萬千兩年前遷回時,縣尊憐其孤苦多加照拂,誰料謠言驟起,董家村虎患,偏巧賈家小廝現于山林;王家村少女失蹤,珠花竟落賈府后院。
樁樁件件皆直指賈家,看似鐵證如山,實則破綻百出!
經縣尊抽絲剝繭般細查,這些所謂罪證——有憑空捏造,亦有移花接木之嫌。
那賈萬千不過是個藥罐子里泡大的病秧子,終日閉門不出。
賈萬千手中確有些稀罕物件,實則皆是哄孩童的玩物。
留影石能幻化虎獅之形,卻無爪牙之利;畫卷可奏清心仙樂,然僅作怡情之趣。
這些物什雖看著稀奇,卻無半分傷人威能。
最蹊蹺處是董家村虎患與王家村命案竟同時發生!賈萬千不過是個湯藥不離口的病秧子,既無修為,又如何驅策豺狼虎豹?更遑論與那些村民有何仇怨!
縣尊何等明察,三木之下方知,是有人收買了百姓,讓其構陷賈家,最吊詭處,便是那些收買證人的銀錢!
潑皮張三李四早已收監,其家眷為躲賭債逃至鄰村,若他們真有余財行賄,何須如喪家之犬東躲西藏?
縣尊雖還了賈家清白,此事卻成無頭公案。
直至兩個月前,我們才知幕后之人正是白楊兩家。
那日晨霧未散,于家村報稱惡妖食人——青壯皆喪妖口,老弱藏身地窖方得幸免!
縣尊初疑又是構陷賈家之計,親往勘驗竟見滿地殘肢!
妖禍當前,縣尊立時八百里加急報呈府城,然暗閣修士未至,張家村竟又起妖禍!
為保百姓,縣尊自掏俸銀三千兩,輾轉相托請來胡威仙長。
那胡威仙長一到便看出門道,說是杏楊谷藏著千年柳樹精。
當天就直奔山谷除妖,谷里整整三日電閃雷鳴,震得縣衙梁柱都在晃!
第三日晌午,胡仙長滿身是血地,手中拿著半截焦黑枝條回來。
說是柳精已除,叫我們安心。
那柳枝便是柳樹精的殘軀。
原以為妖患已除,豈料次日便接孩童失蹤案!
縣尊連夜叩響胡仙長房門,想請胡仙長出手,但胡仙長卻說重傷未愈需閉關七日。
此后三日,失蹤孩童增至九人!
縣尊再顧不得禮數,破門而入時,屋內哪還有仙長蹤影!
偏在這時,于家村里正來報,說杏楊谷谷中橫著多具孩童尸身,尸身上還貼有燒焦的黃符。
縣尊當即帶著半數衙役疾馳出城。
然而縣尊前腳剛走,賈府老管家后腳便跌撞入衙,說是胡威突然現身,擄走賈萬千。
老夫當即率眾追趕,卻在杏楊谷撞見駭人景象,縣尊與賈少爺橫臥谷中,二十三名衙役昏迷不醒,胡威尸身就僵在七步開外!
那妖柳足有十人合抱之粗,虬曲柳枝纏縛孩童四肢,倒懸如臘!
谷中寒氣刺骨,妖霧濃得化不開......
老夫顧不得細查,忙命人將縣尊他們扛出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