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財富從哪里來
為什么要拯救惡人
原來“蓬萊號”是一場騙局!
數日之間,“蓬萊號”股價從300貝已經跌破了1貝。小鎮的財富就像是憑空消失了,每個人突然面臨窘境,大家都在問:為什么一夜之間變得一貧如洗?錢到底去哪里了?究竟是誰洗劫了財富?
專題2-1:
股災中錢去哪里了
股市漲跌的結果只能是正和博弈或者負和博弈,二選其一。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方,要么一起發財,要么一起虧光,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正如牛市錢就像從天上掉下來一樣,股災的時候也會憑空蒸發,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市場暴漲,世間真實財富并沒有增加,增加的是名義上的貨幣總量。原本股價上漲的經濟學本質是看好上市公司前景,期望上市公司創造同樣倍數的盈利,便會出現相對應的財富。在某種程度上,金融市場從誕生第一天起就是講故事的地方,故事可以讓股價瞬間翻倍,創造財富則需要漫長的時間。
市場暴跌,世間真實財富也沒有減少,減少的只是名義上的貨幣總量。盡管不會損失實物形態財富,卻讓持股者貨幣占有量成級數下跌。于是,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變窮了。更糟糕的是,對職業炒家來說,一旦股價暴跌必定會翻倍報出空盤,唯有這樣才能挽回損失,古代如此,2015年中國A股市場非理性暴跌也是如此。結果很顯然,必然是更慘烈的暴跌,整個市場變現能力成級數下降,直至影響整個市場流動性,造成經濟危機。請一定記住,市場從來不是印鈔機。
今人很少意識到,股票是發行貨幣的一種手段,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中股票就是英法王室發行貨幣的錨定。正因為這一點,注定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災難性的后果,天下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只要市場下跌就會導致貨幣發行量縮水。對經濟運行來說,股市損失無論多慘烈也算不得什么,關鍵是股價下跌將導致某個信用鏈條斷裂,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推倒多米諾骨牌,股災就會演變為經濟危機。
茶坊照樣還是小鎮上的風暴眼,人們眼中閃爍著瘋狂的目光——從渴望財富的瘋狂變為了仇恨的憤怒。人們砸爛了茶坊的一切,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些許發泄。面對氣勢洶洶的來人,西門嬰隆和東門嘉運不知被暴打了多少次,終于有一天,這兩個人靈光一現:“蓬萊號”始作俑者是軒轅啟恒,軒轅啟恒是回不來了,但軒轅家族還在。
軒轅家族可是小鎮上的望族,為何不讓大家去軒轅家討說法?不需要鼓動,人們已經打起了軒轅家族的主意——瘋狂中沒有對錯,只有好惡。
軒轅族長名叫軒轅抱樸,是小鎮上受人尊敬的長者,開始人們在這位長者面前只是埋怨,后來居然有人要求軒轅家族包賠損失:軒轅啟恒既然是軒轅家族的人,軒轅家族就應該包賠損失!
股票確實是“蓬萊號”的股票,但原始發行股票跟“蓬萊號”沒有任何關系,跟軒轅家族就更沒有任何關系。甚至軒轅啟恒沒有參與股票泡沫——泡沫巔峰的時候軒轅啟恒還在海上,不知道小鎮已經如此瘋狂。
這層道理所有人都知道,可是,所有人又都聚集在這里。溺水之人哪怕抓住一根稻草也要試試,既然毀滅,世界就應該一起毀滅。
軒轅家族一致性觀點認為:即使軒轅啟恒創造了“蓬萊號”,可他沒創造股票買賣,此事與家族無關。必須把這些人拒之門外——賺錢的時候誰想給軒轅家族分一杯羹?
這種答復當然令人不滿,人們試圖沖過軒轅族長的大門,潮水般沖過去,又被軒轅族人擋回來。喧囂中充滿了放肆與墮落,人們簇擁著、號叫著、掙扎著,卻邁不過那原本低矮的門檻,只能沖上去,被推回來,接著再撲上去……這個時候,甚至沒有人提出索賠目標,只是憤怒地發泄,遇見誰就想傷害誰。
門緩慢地開了,軒轅族長走了出來。開門的聲音非常輕,隨著這輕輕的聲音,人群卻突然停止了騷動,所有的目光都停留在軒轅族長的臉上,沒有人想到軒轅族長會出來,就連門口守衛的軒轅族人也沒想到。
面對喧囂,軒轅族長的臉色非常平靜,讀懂的人才知道,那種味道叫滄桑。是的,就是滄桑,世間很多事情本就不能快意恩仇。
軒轅族長的決定讓所有人震驚:他堅信不疑,“蓬萊號”和軒轅啟恒一定會回來,所以,他會以最高價的一半收購所有“蓬萊號”股票!“蓬萊號”一旦歸來,賣出股票的人還可以市場價一半贖回!更重要的是,即使對泡沫始作俑者西門嬰隆、東門嘉運以及兩族炒作股票的人,軒轅族長也一視同仁。
有人說軒轅族長是圣人,有人背地里笑軒轅族長是傻子,無論是誰,大家都想不明白:為何要救西門嬰隆、東門嘉運,他們是泡沫的始作俑者,是災難的制造者,值得救嗎?每當有人提起這個問題,老人通常會反問一句:如果不救東門、西門二人和他們的家族,小鎮會發生什么?
是啊,小鎮會發生什么?
自然是正義得到伸張,惡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他們令小鎮陷入浩劫,憑什么逃脫懲罰?
“懲罰?”軒轅老人的眼睛像是看穿了遠方,“這兩個人反復對敲股票,不斷賣出、買回,制造了泡沫又讓小鎮陷于萬劫不復。”
“既然您知道他們是莊家,為何還要救他?”人們更加不解。
“正因為他們是最大莊家,所以最不能倒下的反而是他們。他們不知借了多少錢才能把市場炒作成這樣,兩人倒下事小,所有借錢給他們的人就要血本無歸,這些人又欠了多少錢?債務鏈條不停斷裂,這才是一場真正能把所有人卷進去的風暴,如果所有人陷入債務,小鎮會發生什么,不用多解釋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那么,他們犯了這么大的錯誤,難道就不應該被懲罰嗎?”所有人對西門、東門二人恨之入骨,正是這兩人毀掉了人們手中的財富。
“懲罰的目的是伸張正義,如果懲罰會毀掉更多財富,讓人們承受更多苦難,懲罰又有多大意義?把他們徹底擊垮,甚至在小鎮掃地出門,固然快意恩仇,相比之下,讓他們永遠活著、活著且背負著債務,這才是真正的懲罰。”
軒轅老人悲憫的聲音讓急紅眼的人們清醒了許多,人們馬上就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您還指望西門、東門兩人還錢嗎?他們欠下的債務三生三世也難以還清啊!”
“‘蓬萊號’歸來之日,這點債務又能算得了什么?啟恒和東陽可犧牲生命也不動用船上的財貨,托付給這樣的人,有什么不放心的?再說,他們還不起是一個問題,債主在不在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不能讓人們喪失所有希望。”
老人是糊涂了嗎?盡人皆知,“蓬萊號”已經消失在浩渺的大海之上,怎么可能回來?莫非……莫非老人有別人不知道的消息,畢竟他是軒轅啟恒的族長啊!否則,怎么會挺身而出?
專題2-2:
同途殊歸:英法第一代泡沫的不同結局
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是人類歷史上異常慘烈的金融危機,英法兩國對危機采取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英國不遺余力地救助南海公司,法國在危機最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關閉了密西西比公司。
結果呢?
時人意料之外,經濟學意料之中:英國從此走向了工業革命,成為稱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國;法國即使在歐洲大陸也困難重重,終究沒有成為海洋性大國。
英國處理南海泡沫的目標只有一個——讓南海公司活下來,只有南海公司存在才能為處置危機留出足夠的空間,只有南海公司活下來才能留住資金運轉通道,只有南海公司活下來才不至于讓經濟停擺!
關于如何處置南海公司,當時的英國人也有一場激烈爭論。在上議院和眾議院,議員們對南海公司的觀點可以分為“救亡派”和“復仇派”。顧名思義,救亡派主張救助南海公司,復仇派在主張對南海公司及其高管實行徹底清算。在最關鍵的訴訟時期,南海公司司庫在王室縱容下帶著重要的證據出逃英格蘭,整個事情不了了之。隨后,南海公司被英格蘭銀行收購。其中道理很簡單:相對平和的處置方式確實不能減少損失,卻將損失暴露拉長到幾十年,無論多么巨大的損失,在幾十年中慢慢消化也就不那么刺目了。
反觀法國處理密西西比泡沫,可謂暴風驟雨、快意恩仇,迅速關閉了密西西比公司和法蘭西皇家銀行,所有損失都在一瞬間爆發,從本期資產中扣除,這將是怎樣一種慘烈?此后王室頒布法律,為了禁止國民參與股票投機,禁絕現代銀行業,對創立股份公司也進行了嚴格限制。大家都知道,工業革命能爆發就是因為股份制分散了投資人風險。喪失了商業銀行,喪失了股份制,法國已經注定在即將到來的工業革命中被英國甩在后面。等到拿破侖留意銀行的時候,一百多年已經過去了,世界已經是英國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