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圣朝的主教團隊在一座接一座城市調研的同時,星璇帝國的靈能者們也在做著靈能躍遷計劃的準備工作。
以微升約為主要負責人的研究團隊們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實驗。
靈能躍遷中最困難的一步,定位,已經被解決,現在研究團隊要做的就是實質上的躍遷。
復蘇歷155年星璇帝國從虛境存在手中拿到的靈能坐標不是一個固定的方位,而是一個完全由純靈能構成的虛擬色塊。
其在物理世界的質量隨周圍物質的變化而變化,好像完全不符合物理規律。
但只要將其放入一個精密的解碼靈能結構中,就可以向目標靈能點傳遞靈能。
解碼結構也是虛境靈能存在提供,兩者的技術含量宛若神明。
微升約需要做的技術工作就是研究如何將保證靈能結構在躍遷中不解體。
在星璇帝國現有的靈能理論和工程實踐中,學者們提出了兩種思路。
第一種思路是加固,因為靈能的無限可分性,每一個靈能結構在理論上可以無限精密,足夠微觀的靈能結構加上成熟的靈能工程經驗可以在理論上制造一個無限穩固的靈能構造體。
但實踐起來并不容易,在實際過程當中,研究人員發現無限微觀這一條靈能道路完全無法滿足實際要求。
簡單來說就是靈能技術的欠缺,或許星際時代的靈能文明可以做到操縱相當于物理世界基礎粒子大小范圍的靈能基點,但星璇帝國的靈能者們對此感到絕望。
在研究進行的三年中,項目的主要負責學者換了六個,他們在放棄時都和微升約反復強調這個方向的不現實。
以力破巧的招數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失敗。
微升約和環翼汀在事后的討論中也承認,制造一個瞬間跨越數十數百光年不會損毀的靈能結構不大現實。
于是第二種思路應運而生。
一位年輕的高級祭司提出思路,他覺得可以壓縮信息量。
在他的構思中,靈能躍遷無需傳遞一個完整的靈能結構,他們完全可以分批傳遞一種靈能結構的不同組成部分。
之后再通過激活留存在結構中的自主控制系統完成組裝。
這種構思得到了很多靈能學者的認同,微升約也順勢成立了新的研究小組。
靈能結構的簡化過程完成得很快。
一般意義上的靈能結構代指在靈能維度中,主要組成元素為靈能的事物,這類事物擁有很多獨特的物理性質,借助這些性質,靈能者們可以在物理世界做到看似神跡的偉業。
在計劃中,第一次躍遷的靈能結構是靈能定位器,靈能定位器的作用類似于錨,可以將兩端的物理世界在靈能范疇中的距離縮短。
相同性質的靈能在某種組合下會產生“共鳴”現象,無視物理世界的距離。
只需要數組能夠產生共鳴現象靈能結構,靈能學者們就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具體的靈能坐標。
研究者們將一個靈能定位器細分為數千個小結構,每一個結構攜帶的信息相當于使用色塊文字(標準大小)填滿星璇帝國的三面標準紙張。
復蘇歷158年
在核心生產區中,第1221次躍遷實驗結束。
在場的所有研究者激動地抱在一起,靈能接收器首次接收到了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靈能波動。
這表示他們道路的成功。
聽聞實驗的成功后,環翼汀和數十位永生者親自降臨,向研究者們表達敬意,同時給予他們靈能永生的承諾。
實驗成功之后三個月,微升約強制結束數十個研究小組的研究,將研究者們集中至成功小組之內。
每天躍遷結構都會向對面的世界投放幾十個靈能定位器殘片。
隨著更多的靈能定位器組裝完成,學者們得到了更多的信息。
他們初步建立了另一個世界集體潛意識的模型,總結了數條性質。
其中包括結構的散亂,心智數量的密集,以及集體思維的變化速率極高。
在他們的推測中,對面世界的文明人口眾多,但沒有成體系的靈能者,同時正處于社會變化當中。
永生者和飛升者們意識到這是一個豐美的果實,而且沒有靈能層面的守衛者。
按照初步的計算,對面世界蘊含的靈能人口資源可以讓他們完成虛境交易,還有大量富余。
“對面的世界,另一個文明究竟是怎么樣的呢?”
一個靈能學者憧憬地看著遠處的躍遷結構,結構中心的半空中,一個虛幻的色塊在緩慢旋轉,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靈能結構殘片穿越其中。
“前代文明有過記錄,在對于前代文明也是很古老的歷史中,他們曾經進行過虛境溝通,并且得到過答案。”
“答案是什么?”
學者的眼中充滿好奇。
“火柴人,所有的智慧文明都是火柴人文明。”
“那神明遺跡中的靈能生命又是什么?”
“我怎么知道?記載的又不一定正確。”
“也是。”
回到復蘇歷164年,經過一年多的調查,主教們得到了大量的信息。
和猜想一樣,星璇帝國的地區差異極大,每一片區域都有完全迥異的民間司法體系和傳統習俗。
地區與地區之間幾乎沒有人員流通,像一個個小國家,每一個小國家都由一座大型核心城市和數座衛星城,以及圍繞著城市發展的大量村莊城鎮組成。
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只有同是隸屬于中央理事會,而中央理事會的祭司和管理者們又很少出現在民間。
主教們也見過幾個中央理事會的管理和祭司,但無法使用靈能,他們只能從對話中獲取少量情報。
在一處豪華莊園中,幾位主教聚集在一起聊天。
“惡魔沒有侵入這個國家,這是一件好事。”
將身體放在高高地椅子上,戴著黑色手套的主教晃蕩著她的雙腿。
“我覺得可以了,確定惡魔沒有入侵這個世界就行,好久沒有回家了。”
戴著學者帽的主教和在場的所有火柴人一同點頭,他們是探索團隊中的保守派,回圣朝報告是其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