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身經濟: 新時代消費紅利與商業變革
- 曾濤 李旭東
- 1593字
- 2021-07-23 18:02:35
3.4 在線婚戀:一個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在單身人士“反哺”互聯網的同時,還出現了一個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在線婚戀。從表面上看,隨著單身人士規模的不斷擴大,在線婚戀應該是受到最直觀影響的一個行業,但事實并非如此。
此前,艾媒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在線婚戀市場規模在57億元左右。雖然在線婚戀受到了不少關注,但是參與進來的企業似乎處于在“寒冬”中掙扎的狀態,行業整體水平不高,甚至被打上了“喪”的標簽。
也就是說,單身經濟的覆蓋面雖然很廣泛,但是好像并沒有將在線婚戀囊括進去。相關數據顯示,近些年來,在線婚戀的“領頭羊”世紀佳緣網和珍愛網都有一定程度的虧損,虧損金額從3306萬元到1.5億元不等。此外,很多在線婚戀平臺的月活躍用戶數量都有所下滑。
很不幸的是,在持續高額虧損與月活躍用戶數量縮水的同時,在線婚戀平臺的獲客成本正在不斷提高。例如,在不到3年的時間里,有緣網的獲客(單個)成本從50元增長到100元。易觀提供的資料顯示,一些在線婚戀平臺被訪問的頻次非常低。
即使是一些定位精準的在線婚戀平臺,也沒有被繁榮的單身經濟激活。在單身主義盛行的當下,在線婚戀平臺恐怕每走一步都要十分小心謹慎,畢竟市場不景氣也與在線婚戀平臺自身的經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在這樣的趨勢下,紅利開始向頭部企業集中。例如,珍愛網、世紀佳緣網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60%。易觀的調查顯示,在線婚戀是一個馬太效應比較明顯的行業,即頭部企業擁有更多的用戶和更強大的影響力,而那些中小企業則難以望其項背。當然,這也會對在線婚戀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會使其整體效益受到損失。
除了世紀佳緣網、珍愛網、有緣網等稍大的在線婚戀平臺得到發展,其他一些不太知名的在線婚戀平臺都保持著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后者無論是在運營戰略上還是在商業模式上都處于劣勢地位。總的來說,在線婚戀雖然有一定的前景,但是由單身主義盛行帶來的營利難、營銷難等問題也確實是其繼續向前發展的障礙。
在線婚戀平臺剛剛出現時,一些單身人士確實滿懷期待,希望借著這個便利的平臺解決自己的個人問題,但是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在線婚戀平臺的缺陷也逐漸顯現出來。
前不久,張立群注冊成為某在線婚戀平臺的會員,并結識了一位自稱小麗的單身女性。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張立群對小麗越來越有好感。一天,小麗說自己急需一筆錢支付貸款,否則抵押的房產就會被收走。聽到這番話,張立群立刻給小麗轉賬10萬元。后來,張立群想裝修自己的房子,便要求小麗盡快還錢,結果小麗不僅沒有還錢,還把張立群的微信、電話、QQ等聯系方式全部拉黑。
到了這個時候,張立群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針對張立群的遭遇,在線婚戀平臺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很難審查小麗這樣的會員是否有前科;而且,培養感情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社交過程,其中充滿了未知性和不確定性,他們也不好把握。
如今,為了防止詐騙行為,一些在線婚戀平臺已經通過視頻認證、實名認證等方式來加強信息審核,但是這些手段也只能做到甄別性別、確定外貌等,很難判斷用戶的健康情況、明確收入和個人信用等其他深層信息。
針對上述弱點,在線婚戀平臺也在想方設法盡快完成轉型,但是轉型之路并不好走。一方面,各平臺的競爭十分激烈。舉例來說,珍愛網嵌入社交元素,增加語音獨白、視頻聊天、私人紅娘等功能;有緣網則推出附近人、視頻聊天、直播互動等功能。不過即使如此,與這些在線婚戀平臺相比,單身人士還是更青睞陌陌、探探等社交平臺。另一方面,在線婚戀平臺依舊面臨著商業模式的困擾。例如,珍愛網采取“平臺+紅娘+直營店”模式,有緣網則采取代理商模式,但無論是哪一種商業模式,似乎都難有實效。試想,難有實效的商業模式可以產生持續性收益嗎?
在線婚戀與其他行業相比,實際上有一定的區別,它是“一錘子買賣”,即基本上不會出現“回頭客”。因此,在線婚戀平臺要想獲得更豐厚的收入,讓自身的發展更健康、快速,就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布局,堅持走正確的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