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的飛燕》九:飛燕回鄉記(中)
汽車猶如我的心情一樣,一路狂奔,車過三水、清遠、韶關、永州、長沙、懷化、銅仁…終于抵進渝東南。
一個叫酉陽的地方,一個叫故鄉的地方。這里有陶公筆下的世外桃源(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重慶西陽),有百里烏江畫廊之稱的龔灘古鎮,有深山里的小南京龍潭古鎮,有土家兒女的擺手舞,有美味無比綠豆粉。當我再次感受故鄉地擁抱時,才發她原來也是這么的美麗和富有。
汽車在早上抵達酉陽南城汽車站,下車了的第一件事不是找個小旅館休息,也不是忙著抽支煙,(這一刻,仿佛連煙癮的丟了)而是急匆匆的去點了兩碗綠豆粉,一碗卷粉,以此來喂飽鄉愁。
吃飽了的我,才想起還要找個住宿,阿英住宿,是一家龔灘沿巖人開的,那位店主叫冉阿英,與我老漢同輩,我得叫姑,說起我也龔灘沿巖的,那是熱情的不得了。
燕兒呀,你是在哪兒打工呀?阿英姑問道。哦,我呀!在廣東那邊呢,過年沒回來,現在年過完了才得空往屋里跑哦,我笑呵呵地應道。哦,是這樣啊,那你先休息嘛,有啥子事打我電話嘛,晚上出去走走,現在家里發展的不錯了哦。嗯!要得,那姑姑你忙去嘛。我拿了門卡就去了房間,行李一丟,沖了個涼,倒頭就睡著了。
《回鄉吟》
一覺醒來是晚間,酉州城里人言歡,
把酒不問他鄉事,遍地桃花香滿山
初春的天空還有些涼風襲襲,但這抵擋不了酉陽人民的熱情,這不,桃花源廣場上人聲沸鼎,帶著民族特色的舞曲,步法輕盈的舞者,戲耍的孩童,暮然入耳,進入眼簾,跳著擺手舞的鄉親們,笑盡言歡。
在一位老大娘吃驚的目光下,我也跳起了擺手舞,去體會舞蹈中的快樂(擺手舞,是土家兒女的先輩們用汗水和智慧編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們贊美勞動,勤奮的史詩,她與哭嫁歌、陽戲,構成了土家兒女特有的精神文明)。
一曲舞盡,老大娘拍了拍了我的肩膀道;娃兒呀,不錯嘛!現在可是鮮有你這樣的年輕人喜歡跳我們這些老奶奶跳的舞嘍!我憨憨地笑道;哪里呀,這是老祖宗傳下的東西呀,應該不分年長年幼的嘛!老人家笑道;你這娃兒,不錯!等下去大娘屋里坐嘛!我笑呵呵地推辭了老人家的好意。
跳完了舞,告別那位大娘,我信步閑庭的游蕩在大街小巷,時刻都在享受故鄉的美姿,在路邊,我輕摘一朵桃花,貪婪地親吻她的花香,在路邊,我又要了一碗香飄飄的卷粉,這是在別人的城市,多少錢也買不到的鄉愁啊!
微風撫動了我的頭發,仿佛在安慰我這只久久…才歸來的燕兒。伴著時間的腳步,我又回到了住房,聽著那美妙的音樂緩緩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