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0章 磊磊關東霸主謀

公元535年,十二月,晉陽。

司馬子如偷襲華州失敗之后,大約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東西魏之間相對比較平靜。宇文泰在關西緊鑼密鼓發展內政,高歡也在抓緊時間解決東魏的內部問題。

概括來說,這段時間高歡主要做了六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平定了兗州樊子鵠的叛亂。

樊子鵠是在去年十一月的時候起兵叛亂的,當時高歡任命婁昭為東道大都督,領兵去兗州討伐。

樊子鵠是爾朱集團中的老資格,早在爾朱榮活著的時候,就做到了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封南陽郡開國公,跟斛斯椿、朱瑞基本屬于同一檔的,比賀拔勝、叱列延慶的爵位還要高一點兒。對比而言,當時的高歡只不過是第三領民酋長,連個正經的爵位都沒有,屬于根本搭不上話那種。

爾朱榮死后,爾朱世隆曾經召集樊子鵠跟自己一起對抗皇帝元子攸,但樊子鵠不想趟這個渾水,他請求元子攸把自己外派到河南當刺史,企圖置身事外。元子攸見爾朱集團中難得有個中立的,也很高興,當即把他任命為豫州刺史。

沒想到樊子鵠剛走到半路,爾朱兆就殺進了洛陽。樊子鵠一看風頭不對,不敢去上任了,趕緊去找邊上的爾朱仲遠尋求諒解,之后又被爾朱兆叫回了洛陽。

樊子鵠本來很忐忑,不知道爾朱兆這個愣頭青會如何對付自己。好在他算是老前輩,爾朱兆還是給留了些面子,只是沒收了他的兵權,隨口罵了幾句,這事就算過去了。

之后樊子鵠因為母親去世,申請辭官守孝。等他復出的時候,高歡已經在韓陵擊敗了爾朱氏。樊子鵠見爾朱氏大勢已去,于是又改變立場,積極參與了對爾朱仲遠的追捕。

當時元修為了制衡高歡,開始有意籠絡提拔爾朱氏的舊部,樊子鵠也屬于重點拉攏對象,他被任命為尚書左仆射兼東南道大行臺,負責鎮守河南兗州一帶,接管了原來爾朱仲遠的大部分家底。

應該說,樊子鵠本人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否則也不會得到爾朱榮的認可。他不僅行軍打仗非常勇敢,作為地方官員也很出色。這幾年他在河南抵擋南梁的入侵,平定境內的叛亂,整肅轄區內的貪官污吏,很有一些政績。

但樊子鵠的問題是他原來的地位太高了,心態始終糾正不過來,無法容忍當年的小兵高歡爬到自己頭上,所以他表現出來的姿態一直是跟著皇帝走,從來沒有表示服從于高歡。

等到元修逃亡長安之后,高歡已經完全掌控了東魏的政權。但樊子鵠還是接受不了現實,他毅然據州反叛,堅決不向高歡低頭。

樊子鵠最初規劃得還算周密,他積極聯絡邊上幾個州的刺史,企圖建立攻守同盟,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高歡。沒想到高歡去年采用離間計,輕松搞定了齊州刺史侯淵,又借侯淵之手,干掉了青州刺史元貴平,徹底瓦解了樊子鵠的盟軍。現在還跟樊子鵠站在一起的,只有他的老同事南青州刺史大野拔。為了集中兵力,大野拔領著部隊趕到兗州,協助樊子鵠一起守城。

婁昭的大軍殺到兗州之后,很快就把周邊幾個郡城都打了下來,最后合圍了瑕丘。但樊子鵠和大野拔都久經沙場,戰斗力很強悍,婁昭的部隊強攻了多次,損兵折將無數,始終打不下來。

婁昭急了,正面搞不定就改用水攻,他下令把瑕丘邊上的泗水攔起來,引水灌城。

前后又折騰了很久,瑕丘城依舊巋然不動。樊子鵠準備得很充分,鐵了心要跟圍城部隊耗下去。

高歡知道戰況之后,決定改變策略,他以皇帝元善見的名義,派散騎常侍陸琛和黃門郎張景征拿著詔書到達瑕丘,苦口婆心地勸樊子鵠等人投降。

樊子鵠心意已決,連使者的面都不想見。但他下面的將領沒他這么堅定,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算現在守得住,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拖到后期依舊是死路一條。本來是騎虎難下的事情,沒想到高歡居然給了活命的機會,如果錯過了豈不是智商有問題?

大家不敢跟樊子鵠談,只好去找大野拔。

大野拔反復權衡,還是兄弟們的性命更重要,只能對不起老領導了。他偷偷跟使者見了面談妥了條件,之后借議事之機,派部下突然發難砍死樊子鵠,開城投降。樊子鵠的這次叛亂終于被平定。

第二件事,是清剿了云陽谷內的步落稽割據勢力。

婁昭在南邊對付樊子鵠的時候,高歡本人也沒閑著,他在這段時間里徹底解決掉了北面的劉蠡升。

年初的時候,高歡親自領兵北上擊潰了步落稽叛軍的主力,但沒有抓住劉蠡升本人。等他的大軍撤回晉陽,劉蠡升那邊收拾收拾,繼續當自己的土皇帝。

高歡覺得完全靠硬打解決問題成本太高,不如用點兒計策。于是在三月份的時候,他派人去跟劉蠡升講和,約定雙方睦鄰友好,以后不再打仗了。為表示誠意,高歡還主動要把自己的一個女兒許配給劉蠡升的太子。

小小的稽胡首領,有什么資格讓東魏的大丞相主動來和親,這擺明了就是個騙局。但劉蠡升沒什么文化,一點兒都沒看出來。他見高歡主動示好,居然信以為真,當即下令把各處隘口上的守備都撤掉,等著迎接兒媳婦過來。

劉蠡升沒想到的是,高歡表面上派人來講和,背地里卻做好了進攻的準備,而且還偷偷策反了自己的部下。

等叛軍的守備撤掉之后,高歡命令部隊突然發起攻擊。直到東魏部隊出現在眼前,劉蠡升才發現自己被騙了,他正手忙腳亂指揮抵抗的時候,被手下的北部王一刀砍死,拎著首級投降了高歡。

叛軍的殘余力量逃進深山,擁立劉蠡升的兒子南海王為新的首領,打算繼續對抗。這回高歡不再姑息了,他下令趁熱打鐵,全軍進山剿匪。這一戰共抓獲各級官員后妃共四百多人,漢人胡人共五萬多戶,終于把這伙盤踞了十余年的叛軍一網打盡。

兗州和云陽谷平定之后,東魏內部的反叛勢力基本上清理得差不多了,高歡親自趕到鄴城面見皇帝元善見去匯報工作。此外,高歡的大女兒,也就是元修的皇后高氏目前還寡居在家,高歡到了鄴城之后,安排把女兒改嫁給了彭城王元韶。

第三件事,是徹底解決了侯淵。

婁昭攻打兗州的過程中,邊上的青州刺史侯淵一直很老實,沒敢輕舉妄動。但高歡對他還是不放心,他安排封隆之的弟弟封延之去做青州刺史,讓侯淵回朝等待新的安排。

這下把侯淵給嚇毛了。他眼見著爾朱派系的老同事一個一個被干掉,自己現在雖然擺出了投降的姿態,但高歡會不會就此放過自己還真不好說,這次撤掉自己的刺史職位,搞不好就是要下手了。

侯淵本來已經領著部曲離開青州趕往鄴城,結果走到廣州(今河南魯山縣一帶)附近的時候,越想越怕,終于崩潰了。左右都是死,不如索性反了吧。侯淵頭腦一熱,不往西走了,先是跑到了大東邊的光州,搶了庫府里的兵器宣布造反,之后又殺回青州,在周邊的郡縣四處劫掠。

高歡得到報告,立刻派邊上的濟州刺史蔡俊領兵去討伐。結果蔡俊的部隊還在路上,侯淵這邊自己就垮了。

天下大亂的時候造反還情有可原,現在大局已定,再瞎折騰不是自己找死么。侯淵的部下也不是笨蛋,知道等官軍過來肯定被滅。眾人偷偷商量了一下,決定盡早棄暗投明跟侯淵劃清關系,沒準還能活命。于是幾個督將領頭,大家呆在原地靜候官軍,不再聽侯淵的調遣。

侯淵發現部下都開始反水,知道大勢已去不能硬撐了,只好帶著貼身的親兵狼狽出逃。他本打算南下去投奔蕭衍,結果到達南青州境內的時候,親兵也跑得一干二凈。落魄至此,再英雄也沒用了,侯淵最后被路邊賣水的商販所殺,首級被送到鄴城。

樊子鵠和侯淵掛了之后,原來爾朱氏的余黨被清理得差不多了,河南和山東一帶的隱患也基本排除。

就在高歡剛要松口氣的時候,沒想到南邊的梁朝又開始搞事情。

梁武帝蕭衍的腦回路比較奇特,北朝這些年無窮無盡的內部折騰,他一直在南邊歲月靜好,從來沒想著利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傾盡全力收回中原。蕭衍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派一些小規模的部隊過來趁火打劫,贏了就占點兒小便宜,輸了也沒啥大損失。最近他又任命信武將軍元慶和為北道總督、假魏王,領兵北上侵擾邊境。

之所以還有個假魏王的稱號,是因為元慶和也是北魏的宗族子弟。

元慶和是北魏景穆帝拓跋晃的曾孫,八年前他還是北魏的東豫州刺史,當時南梁也是趁著北魏內亂打秋風,派兵偷襲東豫州,把元慶和圍在治所廣陵(今河南省信陽市息縣附近)城內。當時北魏政府已經派兵過來支援,但元慶和天生膽小,看到城外的梁軍聲勢浩大,直接放下武器投降了,那次蕭衍算是占了個大便宜,沒費刀兵就拿下了東豫州。

由于是北魏的宗室,又是主動投降的,所以蕭衍對元慶和非常熱情。這次他封元慶和為假魏王,是希望他能效法元顥,殺回北朝爭奪皇帝的位置。

可惜當年元顥能夠一路開掛殺進洛陽,一是有陳慶之幫忙,二是自身的影響力尚可,但這兩個優勢元慶和都不具備。更要命的是,元慶和實在太膽小了,無論干啥第一反應就是保命。其實他本來在去年十月就已經出兵,趁著東西魏掐架的時候,勉強打下了邊境小城賴鄉(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附近),之后在那里耗了半年多不敢繼續北上。這次是被蕭衍催得急了,沒奈何才繼續出兵。

東魏現在內部穩固,兵精糧足,豈能再挨南梁的欺負?高歡當即命令河南各州加強戒備,同時派高敖曹、竇泰、侯景各領精兵三萬,南下去找元慶和干仗。

梁軍本來第一個進攻目標是東邊的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城父村),結果還沒開打,就聽說竇泰要領兵過來支援,元慶和嚇壞了,不敢繼續攻打城父,轉身去偷襲西邊的項城(今河南省項城市)。沒想到剛走到半路,就聽說高敖曹的部隊正在氣勢洶洶地殺過來,元慶和又不敢打了,下令全軍趕緊撤退,跑慢了萬一被高敖曹這個閻王爺逮到就麻煩了。

蕭衍很郁悶,心說這個元慶和怎么誰都怕,一點兒北方胡人的彪悍之氣都沒有,這樣下去還打啥仗啊。他嚴令元慶和趕緊出兵,再磨蹭就治你的罪。

元慶和無奈,只好硬著頭皮又去入侵南兗州,結果被過來支援的洛州刺史韓賢給趕了出去。元慶和改攻南頓(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結果又被豫州刺史堯雄擊敗。

蕭衍氣壞了,他活了七十多年,還是頭一次見到元慶和這么廢柴的家伙,簡直跟個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碰到一點兒困難就打退堂鼓,南梁部隊都快被折騰廢了。

蕭衍一怒之下派人去給元慶和傳話,痛罵他“言同百舌,膽若鼷鼠”。你也甭回建康謝罪了,直接到越州合浦郡涼快去吧。

南梁的合浦郡在今天廣西省北部灣沿海附近,差不多是領土的最南邊。

有多遠走多遠,蕭衍這輩子都不想再看見他了。

高歡這邊已經擺好了架勢準備打仗,沒想到梁軍居然退兵了,很不過癮。因此他順便做了第四件事:收復荊州。

荊州自從去年年底被獨孤如愿偷襲占領之后,高歡一直沒顧得上處理,這次正好大部隊被派到了南邊,向西拐個彎就是荊州。

于是高歡命令侯景和高敖曹率領大軍殺奔荊州。

收復荊州的過程沒什么懸念,侯景和高敖曹都是當世一等一的名將,帶領的又都是精兵,獨孤如愿手下的人馬太少,宇文泰離這里又太遠,想派兵過來幫忙也不趕趟。

獨孤如愿雖然奮力抵抗,但終究人數相差懸殊,擋不住東魏大軍的進攻,而且回關中的路也被封上了。獨孤如愿沒有辦法,最后只好帶著楊忠和宇文虬放棄荊州,投奔了南梁。荊州又變回東魏的領土。

高歡做的第五件事,是重新啟用了楊愔。

楊愔是楊津的兒子,很有才能。四年前楊椿楊津家族被爾朱世隆滿門抄斬的時候,楊愔僥幸逃脫,跑到信都投奔了高歡,先后擔任行臺郎中和大行臺右丞。當時軍國事務繁忙,楊愔是高歡身邊最重要的筆桿子。

后來楊愔的一個堂兄楊幼卿因為直言進諫被元修所殺,楊愔悲痛成疾,申請到雁門溫泉療養。同僚郭秀嫉妒他的才能,謊稱高歡要把他交給元修,勸他趕緊逃走。楊愔信以為真,于是偽造出投水而死的假象,先是躲到嵩山,后來又跑到光州田橫島,以教書為業。

高歡本來以為楊愔真的自殺了,深感痛惜,兩年之后才知道楊愔其實沒死,而是躲在海邊教書。他立刻命令光州刺史把楊愔送回來,任命他為太原公(高歡的次子高洋)開府司馬,后來又恢復為自己的大行臺右丞。

第六件事,是重視外交拉攏柔然。

現在柔然的領導還是阿那瑰,自稱頭兵可汗。阿那瑰當年雖然因為饑荒到北魏境內搶過糧,最終導致了六鎮之亂,但之后他又出兵幫北魏擊敗了破六韓拔陵的叛軍,雙方算是扯平了。之后的這十來年里,雙方相處的還比較融洽。

元修還在洛陽的時候,阿那瑰曾經主動找過來請北魏給自己的長子找個媳婦。當時雙方已經談好了,可惜還沒等落實,元修就逃亡到了長安。

現在東西魏已經分裂,柔然作為舉足輕重的第三方力量,支持哪邊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高歡一向很關注外交,他幾個月前就派人去跟阿那瑰聯系,阿那瑰也很上道,最近主動到鄴城朝貢,同時舊事重提,請求繼續和親。東魏最終決定把常山王元昭的妹妹樂安公主嫁過去,封號也升了一檔,改為蘭陵郡長公主。

高歡對這次和親超級重視,不僅為公主準備了非常貴重的嫁妝,又親自帶隊把公主送到樓煩之北。他非常清楚政治和外交在決定戰爭成敗中的重要作用件,如果能夠得到柔然的支持,花再多的錢都是值得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忻城县| 平顶山市| 辉县市| 霍邱县| 连城县| 衡阳县| 禹城市| 张家港市| 进贤县| 根河市| 勐海县| 喜德县| 汉川市| 绥宁县| 崇信县| 辉南县| 平果县| 双辽市| 邛崃市| 建瓯市| 拉孜县| 休宁县| 丰都县| 体育| 博罗县| 关岭| 浦城县| 监利县| 攀枝花市| 黄梅县| 屏东市| 兴隆县| 库伦旗| 浙江省| 东辽县| 松桃| 贵南县| 印江| 中卫市|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