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朝文絜譯注
- (清)許梿編選 曹明綱譯注
- 2162字
- 2021-07-13 19:05:31
為武帝與謝朏敕
【題解】
古代有才學的文臣,常為帝王起草詔書。本文就是當時在文壇已享有盛名的沈約,為梁武帝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里人,公元502年即位)寫的一篇詔書,旨在勸說隱居不仕的謝朏出山,為朝廷服務。
謝朏字敬沖,謝莊之子,十歲能屬文,史有“神童”之稱。齊建武中,與何胤等并征不出。梁武帝即位,再次征召,又不至。沈約此文當作于天監初年。他以代擬之筆,寫出武帝求賢若渴的款款深情,致使后人有謝朏仕不稱職,有負此敕之嘆(見許梿評語)。
作者沈約(441—513),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鎮)人。歷仕宋、齊二代,后助梁武帝登極,官至尚書令。他在文學史上的影響,當首推與謝朓、王融等人首創四聲八病說,對古體詩向律詩的轉變很有貢獻。
吾以菲德〔1〕,屬當期運〔2〕。鑒與吾賢,思隆治道〔3〕。而明不遠燭〔4〕,所蔽者多。實寄賢能,匡其寡暗。嘗謂山林之志,上所宜宏;激貪厲薄〔5〕,義等為政。自居元首〔6〕,臨對百司〔7〕。雖復執文經武,各修厥職,群才競爽〔8〕,以致和美〔9〕,而鎮風靜俗,變教論道〔10〕,自非箕潁高人〔11〕,莫膺茲寄〔12〕。
【注釋】
〔1〕菲:淺薄。
〔2〕屬:適值。期運:猶時運,此指武帝受禪即位。
〔3〕隆:強大。治道:管理統治的舉措。
〔4〕燭:照耀。
〔5〕激:阻擋,清除。厲:勸誡。薄:指風俗輕浮。
〔6〕元首:本指頭,后喻君主。《尚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7〕百司:猶百官。
〔8〕競爽:剛強明朗。語見《左傳·昭公三年》。
〔9〕和美:中和之美。《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10〕變教:改變教化。論道:研討道德規范。
〔11〕箕潁高人:指古代著名隱士許由、巢父。據《高士傳》載,許由為避堯讓天下,隱居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堯又召他為九州長,他不想聽,就去潁水邊洗耳,恰逢其友巢父,巢父認為他這樣做是求名譽,便牽了牛犢到上游去飲水。
〔12〕膺:擔當。茲寄:指前言“鎮風靜俗,變教論道”。
【今譯】
我以淺薄的德行,恰逢受禪的時運。考慮同我的賢臣一起,思想加強治國的舉措。然而光亮有限不能遠照,被蔽掩的地方還很多。實在寄希望于賢能之士,來匡正我的寡陋和不明。有道是山林中人的志向,天子當予以弘揚;戒除貪婪勸去輕浮,意義等于治理國政。自己身為一國之君,常面對臣下百官。雖然還有他們執掌文書經略武事,各自盡力于他們的職守,眾多的才士能力強見識明,致使朝廷和諧政令完美,然而安定和凈化世俗風習,改變和研討教化道德,自然非那種隱居箕山潁水的高人,不能擔當這樣的重托。
是用虛心側席〔1〕,屬想清塵〔2〕,不得不屈茲獨往,同此濡足〔3〕。便望釋蘿襲袞〔4〕,出野登朝。必不以湯有慚德〔5〕,武未盡善〔6〕,不降其身,不屈其志,使璧帛虛往〔7〕,蒲輪空歸〔8〕。傾首東路〔9〕,望兼立表〔10〕。
羲軒邈矣〔11〕,古今殊事。不獲總駕崆峒,依風問道〔12〕。今方復引領云臺〔13〕,虛己宣室〔14〕。紆賢之愧〔15〕,載結寢興〔16〕。
【注釋】
〔1〕虛心:《老子》三章:“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側席:謂不正坐以待賢良。《后漢書·章帝紀》:“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
〔2〕屬想:專心思念。清塵:《楚辭·遠游》:“聞赤松之清塵。”指尊者的行跡。
〔3〕濡足:猶濕足。漢崔骃《達旨》:“與其有事,則褰裳濡足,冠掛不顧。”
〔4〕釋蘿:脫去隱士之服。襲袞:穿上官服。《晉書·謝安傳論》:“褫薜蘿而襲朱組,去衡泌而踐丹墀。”
〔5〕湯有慚德:見《尚書·湯誓》:“成湯放桀于南巢,惟有慚德。”
〔6〕武未盡善:見《論語·八佾》:“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武》本樂名,此代指武王。
〔7〕璧帛:美玉織物。古代帝王多用以為聘請隱士之物。
〔8〕蒲輪:用蒲草包裹的車輪,以防道路顛簸。《漢書·武帝紀》:“遣使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征魯申公。”
〔9〕傾首:側頭,表示專注。
〔10〕立表:樹立標識,古人多用以計時。晉陸機《思歸賦》:“愿靈暉之促景,恒立表以望之。”
〔11〕羲軒:傳說中的上古帝王伏羲、軒轅。邈:久遠。
〔12〕“不獲”二句:相傳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聽說廣成子在空同之上,往問至道。事見《莊子·在宥》。獲,能夠。總駕,勒束車馬。崆峒:即空同,山名,相傳黃帝時高人廣成子隱居于此。
〔13〕引領:翹首期盼。云臺:漢代南宮臺名,顯宗永平中追感前世功臣,曾畫二十八將圖于此。見《后漢書·馬武傳》。
〔14〕虛己:據《后漢書·五行志》載,“周克殷,以箕子歸,武王親虛己而問焉。”宣室:漢代長安未央宮前殿正室,漢文帝曾在此召見賈誼。
〔15〕紆:屈抑。
〔16〕載結寢興:《詩經·秦風·小戎》:“載寢載興。”言思之深而起居不寧。載,語首助詞。結,收束。
【今譯】
因此要虛懷若谷側身而坐,一心思念清高的品行,不得不讓您委屈地獨自前往,褰裳濕足到這里同謀國事。就盼望您能脫了蘿衣穿上朝服,走出山野來到朝廷。一定不要因為成湯還有慚德行,武王尚未盡善,而不愿降尊其身,不愿屈辱其志,使美玉束帛白白送去,蒲輪之車空空而歸。我側頭面對東面的道路,立標計時殷殷期待。
伏羲、軒轅的時代太久遠了啊,古往今來的事有所不同。我不能像黃帝那樣駕車前去崆峒,在風中向廣成子詢問至道。現在我正再度在云臺翹首而望,在宣室虛心等候。委屈賢德的內疚,使我起居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