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與臧燾敕

宋武帝

【題解】

南朝宋武帝劉裕,字德輿,彭城(即今江蘇徐州)人。元熙二年(420)即帝位,改元永初。這是他在移鎮京口時,寫給太學博士、參右將軍何無忌軍事、隨府轉鎮南將軍臧燾的一封書信(后因劉裕即帝位而改稱“敕”,即詔書)。

臧燾字德仁,東莞莒(今屬山東)人,武帝敬皇后之兄。據《宋書》本傳載,他“少好學,善三《禮》。貧約自立,操行為鄉里所稱”。武帝在書中對晉末禮樂中息、學尚廢弛的現狀表示了極大的憂慮,他希望能通過努力的勸說和誘導,使京口地區的士人子弟能就學赴業于像臧燾這樣的經學大師,重新振興學習儒學的風氣。許梿謂其“麗語能樸,雋語能淳,忘其駢偶誥敕之文,如此,奈何輕議六朝”。而敕中所云“荊玉含寶”、“獨習寡悟”諸語,亦足為古今勸學的名言。

頃學尚廢弛,后進頹業。衡門之內〔1〕,清風輟響。良由戎車屢警〔2〕,禮樂中息。浮夫近志,情與事染。豈可不敷崇墳籍〔3〕,敦厲風尚〔4〕!此境人士,子侄如林。明發搜訪,想聞令軌〔5〕。然荊玉含寶,要俟開瑩〔6〕;幽蘭懷馨,事資扇發〔7〕。獨習寡悟,義著周典〔8〕。今經師不遠〔9〕,而赴業無聞。非唯志學者鮮〔10〕,或是勸誘未至邪?想復宏之。

【注釋】

〔1〕衡門:指橫木為門的陋屋。《詩經·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2〕良:確實。戎車:古代天子所乘戰車。

〔3〕敷崇:傳布重視。墳籍:猶典籍,泛指古書。

〔4〕敦厲:督促激勵。厲,通“勵”,勸勉、激勵。

〔5〕令軌:好的規范。令,善、美。

〔6〕“然荊玉”二句:春秋時楚人卞和得一荊山璞玉,先后獻給厲王和武王,不為所識,被斷雙足。后又獻文王,使人剖璞而得寶玉,稱“和氏璧”。事見《韓非子·和氏》。俟,等待。瑩,磨礱使之發光。

〔7〕“幽蘭”二句:謂生于幽谷的蘭花芳香,要靠風的吹拂才能散發開去。

〔8〕“獨習”二句:《禮記·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著,見錄。周典,指《禮記》。

〔9〕經師:儒學大師,此指臧燾。

〔10〕鮮(xiǎn顯):少,寡。

【今譯】

近來學習的風尚荒廢松弛,后生小子放棄了學業。橫木為門的陋室之內,讀書的風氣有所止息。這確實是由于國家戰事頻仍,朝廷的禮樂制度一時中斷。那些浮躁的人急功近利,致使情與事相互侵染。這怎么可以不傳布重視古代典籍,督促激勵讀書的風尚呢!這個地方的文人學士,后代子侄眾多如林。他們從早到晚搜求尋訪,想聽到美好正規的教誨。然而荊山璞玉雖內含珍寶,卻要等待開發治理才能放光;幽谷春蘭即使懷有芳香,還要靠風的吹拂散發。獨自學習便會孤陋寡聞,其義明見于周代的典籍。現在飽學的經師就在附近,而來就學成業的卻沒聽說。這并非只是因為有志于學的人少,或許是由于勸說誘導還沒有做到?所以很想把學風恢復弘揚起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徐汇区| 普宁市| 固镇县| 波密县| 高邑县| 和龙市| 蓬溪县| 昌宁县| 临潭县| 财经| 阿勒泰市| 贡山| 涞水县| 迁安市| 平凉市| 措勤县| 辰溪县| 鄂州市| 仪征市| 苗栗县| 贵德县| 长垣县| 会同县| 额尔古纳市| 锦屏县| 江安县| 高邮市| 贵定县| 茌平县| 乌鲁木齐县| 仁化县| 西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普格县| 南汇区| 长葛市| 乌兰县| 始兴县| 彝良县|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