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或許,我們會在富貴夢溫柔鄉里沉醉與纏綿,但是別忘了在家國大事面前,切不可被兒女私情所牽絆。秦可卿就是一位典型的戀愛腦女子。在李自成打到京城時,因為兒女私情,為女真人通風報信,斷送華夏千年基業。
這里綜合紅學史上的索隱派和考證派,根據歷史資料進行考證,找到《紅樓夢》表現上隱去的真事,找到人物影射,注意筆者并不完全認同索隱派或考證派的觀點。金陵十二釵人物影射在前面已經介紹了很多,現在重點看一下秦可卿。紅學家劉心武等人認為,秦可卿的身份是前朝公主,并進行了論證,筆者不完全認同,因為目前的紅學研究囿于明清兩朝一隅,并未從大局出發,看清人物完整影射。事實上,秦可卿與賈政應該共同影射一人,那就是秦王嬴政。尤其是賈政,將千古一帝——始皇帝秦王嬴政的人物真實性格很大程度上表現了出來,讓我們跨越千年,領略了一位帝王的真實風采。那么,為什么他們二人共同影射秦王嬴政?這里只做一個簡短的考證與介紹。首先,秦可卿名字中帶了一個“秦”字,人也是很短命,剛出面沒多久,就去世了,明顯象征著秦朝。其次,秦可卿判詞中有個“淫”字,根據諧音,可以推斷為秦朝最著名的始皇帝嬴政。秦可卿在書中,有向王熙鳳通風報信的行為,還影射著其他人如劉心武等人所說的前朝公主,這里先不做考證。賈政的名字中也帶了個“政”字。其實,書中有不少多個小說人物表現一個歷史人物的手法。一個是表,一個是里。畢竟,人是復雜的圓形的。關于秦始皇陵,《紅樓夢》中通過賈政參與秦可卿的葬禮表現,也說明秦王的功績值得大家為他修建如此恢弘的皇陵,而他本人卻說棺槨不是他這樣常人可以享用,可以看出秦王本人的謙遜。
縱觀中華民族的歷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思想像一根紅線貫穿始終,仁人志士總是把個人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司馬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杜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國憂”的陸游、“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顧憲成、“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霍去病、為報效國家而“聞雞起舞”的祖逖、“精忠報國”的岳飛等等。
這些仁人志士無不用生命和行動詮釋著愛國主義。“清澈的愛,只為中國。”2020中印邊境沖突中犧牲的邊防戰士陳祥榕在日記本里這樣寫到。黃昏將至,我吃這白米飯,喝著快樂水,不明白為什么這些身強力壯的戰士會死。我在深夜驚醒,突然想起,他們是為我而死。時常會痛恨秦可卿的狹隘自私,痛恨崇禎的郁郁而終。可是,我們終究要想前看,未來在我們的手上,中國的明天一定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