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歸來
- 安樂無憂
- 蘇小閆
- 1213字
- 2025-08-28 16:05:00
夏天到來,院子里的葡萄架枝繁葉茂。蕭珩和青棠決定帶著孩子們在葡萄架下舉辦一場小型的“草藥辨識大會”。他們提前準備了多種常見的草藥,有紫蘇、黃芩、馬齒莧等,分別放在不同的盤子里。蕭珩先給孩子們講解每種草藥的特征和功效,然后讓他們憑記憶去辨認。硯之記憶力很好,很快就認出了大部分草藥,還能說出它們的一些用處。莞寧雖然認不全,但她會根據草藥的氣味來猜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秋日里,青棠想做些藥膳給家人補補身體,便帶著硯之和莞寧去后山采草藥。后山的景色很美,楓葉紅了,野菊花開了。青棠一邊走,一邊告訴孩子們哪些草藥可以入藥,哪些有毒不能碰。硯之背著小竹簍,像個小男子漢一樣跟在母親身后,看到認識的草藥就趕緊采下來放進簍里。莞寧則被路邊的野花吸引,時不時停下來摘幾朵,然后編成小花環戴在頭上。采完草藥回家,青棠讓孩子們幫忙清洗,硯之認真地搓洗著草藥上的泥土,莞寧則在一旁給母親遞水,一家人其樂融融。
周蕓清常帶著新曬的黃芩來住,教莞寧繡藥囊。柳氏則把葡萄架下的石桌改成了小藥房,祖孫三人圍坐著炮制枸杞,蕭靖遠偶爾會搬來棋盤,棋子落定的間隙,聽青棠講孩子們新認得的草藥。蘇仲山來的時候,總會帶來硯之抄的醫書,老爺子瞇著眼翻兩頁,夸字里有青棠的韌勁,又帶著蕭珩的沉穩。
那年蕭珩奉旨出征,青棠沒哭,只是往他行囊里塞了包紫蘇籽。“種在軍營邊上,驅蟲還能當菜吃。”她替他系緊披風,指尖觸到他肩胛的舊傷,那是去年平叛時留下的,如今早已被她的藥膳調養得無礙。蕭珩把望夫石步搖塞進她袖中:“等我回來,咱們在葡萄架下釀新酒。”
蕭珩不在家的日子,青棠更加用心地帶著孩子們。她會教硯之讀醫書,雖然硯之還認不全字,但他會認真地聽母親講解。青棠也會教莞寧畫畫,讓她把見過的草藥畫下來。有一天,硯之拿著自己畫的草藥圖對青棠說:“娘親,等爹爹回來,我要告訴他這些草藥能治病,讓他在外面照顧好自己。”莞寧也跟著說:“我也要給爹爹畫好看的畫,讓他快點回來。”
三月后捷報傳來,同來的還有蕭珩托人帶回的西域草藥。青棠在藥房分揀時,發現最底層壓著張字條,字跡被汗水洇得發皺:“見此草如見吾妻,其葉辛香,恰如你袖中薄荷。”窗外硯之正教莞寧辨認紫蘇苗,兩個小小的身影在陽光下晃悠,像極了當年的他們。
蕭珩回來后,特意抽出時間陪孩子們。他帶硯之去騎馬,小家伙坐在前面,緊緊抓著韁繩,興奮得小臉通紅。蕭珩耐心地教他如何控制馬的方向和速度,感受著風從耳邊吹過的快樂。他也陪莞寧去花園里放風箏,看著風箏在天空中飛翔,莞寧笑得像只快樂的小鳥,蕭珩的心里滿是溫暖。
數年后葡萄架爬滿了半座庭院,夏日午后,蕭珩躺在竹榻上假寐,青棠坐在旁邊翻醫書。硯之已能獨當一面處理軍中傷患,莞寧的藥囊繡得比母親還好。周蕓清和柳氏在廊下擇菜,蘇仲山與蕭靖遠對弈正酣,棋子聲混著孩子們的笑鬧,隨風吹過滿院藥香,溫柔得像當年那盞陳皮茶,茶底沉著的陳皮,已像他們的日子般,熬出了化不開的甘醇,苦澀早已散盡,只剩綿長的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