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94)人生處處皆善緣
- 千年傳國古槐樹
- 澀味111
- 2083字
- 2021-07-18 11:13:03
炎炎夏日,最愜意的生活,莫過于閑暇之余品一口香茗,繼續(xù)我們的探秘和發(fā)現(xiàn)之旅——
文明探源之旅,千年傳國古槐樹之94
人生處處皆善緣
上次說到龍蝦大爺來買眼藥,他那大框眼鏡下的眼神,溫情而友善,除了腰直不起來,他似乎哪兒都很好。
付錢的時候,他驚訝地說:“呀,不貴啊,你是不是從南邊過來的?”
我連忙回答說:“對呀,對呀”
他掏錢夾的動作非常帥氣,灑脫,一點也不像是一個七八十歲的駝背老人。
他的錢在他的錢夾里躺著很舒展,很舒服,沒有一張是折了角的。
不像有些人把錢攥成一個團子,直接塞進布袋里,掏出來花的時候,還帶出許多垃圾來,用手一拽又撕成了兩半,所以幾天下來,殘幣就會攢一大包,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還有太多老人不會用手機支付,而且在鄉(xiāng)鎮(zhèn),老年人占多數(shù)。
所以呢,一見到龍蝦大爺,我就倍感親切,雖然他直不起腰來,但他的錢和人都很干凈。
我又說:“嗯,是呢,搬過來有一年多了”
拿著眼藥,龍蝦大爺轉(zhuǎn)身離去,在走之前,我細細地打量了一番,他從頭到腳的衣物雖然太普通,卻干干凈凈,找不出一點污漬,除此之外,他腰上別著的旱煙袋,還挺有“范兒”呢。
藥店自從打南面搬過來,雖然貼出了搬遷告示,但還是有好多人都找不到了,也許是因為有些老年人不識字,也許,有些人沒注意到。
龍蝦大爺也是眾多一開始找不到新店,后來又找到了的顧客之一。
在疫情爆發(fā)之初,恰好是藥店搬遷的日子,口罩被搶購一空后,我也是急了,但由于正好是春節(jié)放假,公司配送還沒上班,只有開票員和倉庫在值班。
于是我年初二就開車去了公司,勉強采購了少量防疫物資,第二天還沒開始銷售呢,監(jiān)管部門的人來了,來人是三個便衣,沒穿制服,其中有個領頭的亮了一下執(zhí)法證說:“誰是店里的執(zhí)業(yè)醫(yī)師?”
一聽來了個外行,我忍不住在心里一笑,還執(zhí)業(yè)醫(yī)師呢,藥店都是執(zhí)業(yè)藥師,哪來的醫(yī)師?
早聽說原來工商所的那幫人合并到了市場局,所以對于醫(yī)藥這塊,他們業(yè)務一開始還不太熟悉。
在工商時代,有些人的名聲就不太好,吃拿卡要是家常便飯。
來人大聲呵斥:“趕快把營業(yè)執(zhí)照、身份證拿出來!”
咋回事?這是要查封了嗎?在經(jīng)營質(zhì)量管理方面,咱藥店里做得一直很好,證照,藥師,進貨單據(jù)一樣都不少,在食藥局沒被合并前,還曾受過所里表揚,為此,我大惑不解。
另一個說話比較溫和,說:“有人舉報你們店里哄抬物價,口罩五元一個,84消毒液十元一瓶,酒精十元一瓶……”
“呵呵,哪能啊,口罩年前就賣光了,滅菌口罩才兩毛錢賣的,酒精、84采了一點都還沒賣呢”我回答到。
檢查人員不由分說就把幾瓶酒精84裝箱要搬走,此時,正好店里來了顧客,問有沒有84,其中群里的一個人說:“不賣了!”
以前來檢查都是讓先照顧顧客,怎么能這樣呢!
妻子不懂,見搬走了東西也就害了怕,開始四處托人攀關系,先是打電話聯(lián)系眼鏡,眼鏡又托了鎮(zhèn)上的一個小頭目說情,為此我跟她吵了起來:咱又沒做啥,你托人說啥情?那不是自認理虧嗎?他們是惡意誹謗,咱沒有錯,怎么認錯?
讓所里這么一鬧,外邊的人很快傳開了,幾個熟悉的人為此跑到店里問:“怎么回事?村里的人都在傳咱們家賣假口罩?他們說他們的我可不相信”
“沒有的事,被人惡意舉報了,說咱家哄抬物價,咱家的醫(yī)用口罩兩毛一個賣的,而且年前就斷貨了,我也是感到奇怪,也沒想到得罪人啊?是不是投訴的人搞錯了?”
原來,不光我們家,還有好多家藥店都遭到了不實的投訴,有些藥店甚至還被處以幾十萬以上的巨額罰款。
兩天后,又接到所里電話,讓拿著身份證營業(yè)執(zhí)照過去,我就想,去就去吧!反正咱也沒做啥,怕他不成?
過去后,有工作人員讓我看了一下有關舉報的內(nèi)容。
我就說:“沒有一條是屬實的,他這是惡意投訴!”
所里的一位領導轉(zhuǎn)身就打電話給了正在別處檢查的人:“走,都去某某店”
不一會,藥店門口下來了兩車人,把孩子嚇得哇哇大哭,但查了一通,所有票據(jù)齊全,也沒查到哄抬物價的證據(jù),我于是摘掉口罩,歇斯底里地大吼一聲:“我們也要投訴!投訴惡意誹謗!”
“你給我把口罩戴上!本來還想照顧你……你就等著走程序(處罰程序)吧!”所里的領導指著我回了一句轉(zhuǎn)身要走。
正在打電話求援“說情”的妻子聽到吵了起來,趕忙跑出去賠不是:“領導,領導,別千萬別跟他一般見識,他弟有精神病,他家族遺傳……”
自從跟所里領導吵了架,我心里感覺可痛快了,反正沒有的事,我是不會承認的。
幾天后,所里又打來了電話,不過這次語氣發(fā)生了180度的轉(zhuǎn)變,客氣了很多:“找找你那些能證明沒有哄抬物價的證據(jù),我們得做一個回復,你這個事應該是不實舉報~”
這件事之后,局里開始要求所有單位每天上報口罩酒精84等防疫物資的庫存和價格,并在門口張貼口罩價格等告示告示。
一方面是由于貨源緊張,最主要的還是藥店老板開始人人自危,即使進來少量防疫物資也不敢銷售,唯恐惹出事端,所以在疫情最緊張的那段時間,竟然出現(xiàn)了在正規(guī)藥店買不到口罩的奇怪現(xiàn)象。
而與此同時,朋友圈,微信群,QQ群,微商,甚至街頭巷尾到處都有人在兜售口罩,當然,他們賣的口罩幾乎全是沒有防疫價值的普通口罩,好多都是三無產(chǎn)品,而且價格非常高,因而有一小部分人為此發(fā)了一筆不義之財。
這以后,絕大多數(shù)藥店為了自證清白,開始紛紛向相關防疫單位無償捐獻防疫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