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府舊事
- 與愿違:前傳
- 明了未了
- 1591字
- 2021-07-13 14:07:53
按司空君李府的規矩,寅時天光未亮,各苑婢女侍從便要來往忙活收拾,以備府中妻妾請安之需。
此前即為宵禁,前夜只不許出院走動,后半夜屋中便縷縷光亮也不讓有了。
現下正值丑時,屬后半夜。然而司空君李徵連的嫡母,房中卻是燭火通明,周遭更無人膽敢擅意走動。
深貫寢院旁即為平日請安會客的前廳,清落不失富貴這句話,在李夫人房中體現淋漓。
四下寂靜,唯有燭臺上時不時傳來細微蠟燭噼啪作響的聲音。
“如今世道雜亂,人心也就跟著雜亂。”老夫人李霜坐在主位之上緩緩啜了口剛煨的新茶,復長嘆道,“連這蠟燭都摻了水,雜了質,燃起來一個勁兒地作響……到底是不安寧啊!”
身旁與之同坐的李徵連眉頭緊鎖,全然聽不進李霜拿蠟燭做什么文章,只一味兢兢催促道:“母親,這到底該如何是好。”
李霜這才放下手中的茶碗,思索了片刻,挑眉問道:“如此說來,王上是有意要將公主托養在咱們李府了?”
李徵連側身道:“王上連夜宣召的兒子,想必不會有假。”
李霜略略不屑,冷笑起來。“這便更不對了,虎毒亦不食子,何況是那樣一位祥瑞的公主,聽聞她生辰之日上百只火焱鳳凰繞城鳴賀,還被稱為什么‘西涼之希翼’?王上又豈會意欲將她送來,訓練成碟者好眼巴巴地跑去送死?”
大涼建國三百年,原本上可睥睨周王朝,下可改代起新朝。不想北部的大魏發展迅猛,如日中天,更擁了新帝。涼王鄭圖為了避嫌,只得將國號更為西涼。
一時間,朝中人心攢動,世道紛擾中的平靜如同湖中水,沒人知道底下藏了多少洶涌暗潮。
此番大赦天下,朝中得升遷封賞的卻只有兩人。當中本掌刑部的自己不單被升二品加管兵部,還被欽賜皇子才能用的封號:安,為安余君,又殊榮抬階增管兵部。
后一位則是掌管禮部的申陽君張云起,其父生前乃當朝丞相,如今只留他一人存世,確也只是賞賜。
西涼臣子中,左、右丞相與太子為正一品。諸皇子與尚書總督,從一品。直至正二品的國公統管軍事總管四司、三品的“四君”分別替管四部司職機要。
想來近日人人恭維自己受王上如此重視厚待,不禁滲出層密密匝匝的冷汗。“莫非…圣候怕是有意暗察李家?”
李霜不由得嘆起氣來:如今你才得了封號抬了階,還破例圣上賜婚難免閑言碎語就多了起來。讓王上疑心咱們這個曾是戴罪之身的李府是否會因功于社稷而危及他的江山。”
李徵連若有所思試探道:“那兒子便賜她獨居,再請個方圓頂尖的師傅教她就是。”
李霜搭過掌事婢女思徒的手緩緩起身,道:“總之王上對此公主態度不明,你與她們萬事小心著。且此女的身份你知我知,切勿再有旁人知曉。”
說罷復直徑朝寢閣走去,“你已不似從前需依附老身了,自己分寸應付就好。老身乏了,今日晨昏定省暫免罷。”
腳步聲隨之消失不見,四下曳光的大殿中,只剩在原地依禮作揖的自己。待到起身,李霜方才的話便縈上心頭,久久不能揮去。
不禁回想到了舉家流配之時。自己打記事以來,沒過過幾天榮華富貴便同父母兄弟被流放關外。極北苦寒、黃沙悶暑、與獸爭食…他通通經歷過。
一路上,受人欺凌又缺衣少糧,他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至親在自己面前掙扎痛苦著死去卻什么都做不了。
短短一年不到,父母兄弟就都死了。原本人丁興旺的韓家,一時便只剩自己與嫡母李霜和幾名隨侍了。那時,他九歲。
而后的兩年,是李霜千辛萬苦取得與母族的聯系,又耗費了兩年王上才勉強同意徹查此事,并只召回了李霜。李霜方進言韓徵連改了李姓,便不再是罪臣之子,鄭圖這才放二人回朝。
回京后的數年里,皆由李霜佐務,丞相舅舅李昭操控,自己不過是關隴門閥的傀儡。十四那年屠了赤丹,被封司空君。十九這年終于擺脫了李霜的干涉,又因治理洪水有功被抬階。他知道,舅舅當年將他母子召回,便從始至終都是利用。他還知道,自他獨立掌事開始,李昭便不會讓自己好過的,他需要自己繼續做他的傀儡。
想到此處,回憶戛然而止。李霜那句話是想暗示他時刻記得,不管李霜輔佐也好,自己獨立也罷。他李徵連能有今日,皆靠李霜與李家。
卯時,天邊泛起微光。妻妾們早早梳洗完畢,將去正妃處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