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高中狀元

就像卦辭里所言,翹首芳名雁塔題。張雷到了京城,隨眾人人闈,果然是妙筆生花,做得錦繡文章。三場已畢,到了揭榜之期,張雷高中了會元。中了會元后,又是殿試,張雷又得以考中進士。

殿試兩天后,公公到了寓所,宣布張雷參與“金殿傳臚”。

“金殿傳臚”就是皇帝召見新考中的進士。考取的進士身著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恭立城門前聽候傳呼,然后與王公大臣一起進太和殿分列左右,肅立恭聽宣讀考取進士的姓名、名次。這就是“金殿傳臚”。“臚”有陳列的意思,“傳臚”就是依次唱名傳呼,進殿晉見皇帝。

后唐明宗李嗣源親臨軒殿,百官侍立,三百名進士齊齊覲見,伏于丹墀之下。

“眾位愛卿平身。”

眾進士山呼“謝萬歲!”

只聽得傳臚高唱:第一名新科頭名狀元張雷。

“臣在。”

張雷聽得傳臚高唱,急忙起身來進殿覲見皇帝。

后唐明宗李嗣源看著今科的頭名狀元,欣慰萬分。他微微頷首,問道:“你既來自孔孟之鄉,朕且問你,孔子稱‘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這是什么意思?”

張雷對答說:“啟稟皇上,這是圣人教導人們謙虛而已。自己雖然有才能,仍能向沒有才能的人去請教自己所不能的事情;自己雖然知識很多,仍能從知識少的人那里獲取自己所不懂的知識。內心有道,外表好像沒有一樣;里面雖然充實,表面就像空虛一樣。不只是平民應該如此,國君的品德也是這樣。所以《易經》上說‘在蒙昧中默養正道’,‘隱蔽聰明來治理百姓’。如果憑借至尊的地位,炫耀聰明,依仗才能而肆意行事,那就會上下不能通達,君臣之道互相背離。自古以來,沒有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滅亡的。”

“嗯,回答的不錯。聽旨,授國子司業。”

皇帝對張雷的回答非常滿意,當場示意,授國子司業。

及第以次榜眼、探花。

皇帝頒下圣旨,狀元、榜眼、探花各賜御酒三杯,同時讓這進士頭三家披紅掛彩,敕賜游街三日。全城人等,看到張雷是新科頭名狀元,不僅年青,而且相貌秀美,每個人都無不稱嘆。

等到游街日滿,張雷三人進朝謝恩,退出午門。

張雷旋即上任。其時,正值后唐明宗李嗣源廣召天下名流云集東都洛陽與國子監諸學士們大辯論,張雷雖然年齡最小,卻依仗淵博的學識,犀利的口才,戰勝了諸名流宿儒,贏得了高第。同時,張雷和諸儒一起商議歷法和明堂禮儀之事,皇帝也大多采用他的意見。

后唐明宗還安排張雷做太子太傅。皇太子命令張雷撰著《孝經章句》,他借著書來盡力諷諫。后唐明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評太子的過失,賜給他黃金一斤、絹一百匹。過了很久,拜祭酒,在東宮充任侍講。后唐明宗親臨太學參觀學生入學時祭祀先圣先師的典禮,命令張雷講經,講經結束進獻《釋奠頌》,后唐明宗下詔表揚他。后來太子稍有不遵法度的行為,張雷就直言批評不止,乳夫人說:“太子已經長大了,不應該屢次當面批評他。”他回答說:“我蒙受國家厚恩,即使死了也不遺憾。”還是常來懇切規勸。

由于張雷剛正不阿的性格,深得后唐明宗的信任。時光荏苒,不知不覺已過半年,張雷告知降低家中之事,皇上也準奏張雷回鄉探親。張雷慌忙回來別了眾同年,收拾起身。車馬紛紛出了京城,一路好不興頭,所過州縣,文武官員盡皆迎送。

且說張洋家中已經郵報張雷中了狀元,回家省親。于是特地安排了鑼鼓,回鄉當天是鑼鼓喧天,音樂震地,親朋好友俱道家祝賀,孔末作為縣令也派來代表祝賀。張洋與妻子就如登天一般,喜得亂跳,若蘭歡喜更不必說。

不多時,狀元輿馬已到,府縣出郭迎接,到得里門,迎入新第,家中又有一番的鬧吵。狀元拜見阿爹、阿娘,一家聚會,熱鬧非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营山县| 盘锦市| 百色市| 南昌县| 保定市| 綦江县| 枝江市| 彝良县| 兴山县| 诏安县| 太仓市| 英山县| 磴口县| 曲阜市| 淳化县| 京山县| 渭源县| 高雄市| 谢通门县| 寻乌县| 城步| 天峨县| 阳朔县| 铅山县| 土默特右旗| 竹山县| 桐城市| 长宁县| 安仁县| 汝城县| 昌吉市| 平阴县| 马龙县| 东辽县| 四会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丰宁| 寿光市| 新河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