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典型案例

湖南省長沙縣:“黨建+‘五零’村(社區)建設”引領基層治理

2019年,長沙縣委站在全面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在全縣啟動實施以“建設零違章、環境零污染、安全零事故、治安零發案、村(居)民零上訪”為主要內容的“黨建+‘五零’村(社區)建設”,把黨的領導作用、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群眾參與的主體作用充分融入基層治理的各個環節,有效解決了一系列基層治理難題和群眾實際困難,有力助推了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理念引領,讓“五零”建設成為思想共識

1.堅持系統的思維統籌謀劃。推進“五零”建設,黨建引領是“火車頭”,黨員干部是“先遣隊”,人民群眾是“主力軍”,必須用系統的思維統籌謀劃。堅持以“黨建+”為統領,把黨建工作融入“五零”建設的各方面、各環節、各要素,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切實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最大限度凝聚起“五零”建設的共識和力量。把黨建工作作為“催化劑”,引導基層黨組織將村(社區)黨建工作與城市管理、綜治、環境衛生、文明創建等領域網格全面整合,構建系統化的“一張網”治理格局,推動形成黨建與各項工作有機融合的新模式。

2.堅持開放的視野統籌推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集中解決違章建筑、環境污染、安全隱患、治安防控、矛盾調解等一系列群眾最關心、最想解決的問題,實現“建設零違章、環境零污染、安全零事故、治安零發案、村(居)民零上訪”目標,為人民群眾構建文明、和諧、友愛、幸福的宜居家園。

3.堅持融合的方式統籌落實。堅持用融合的方式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突出建設、環境、安全、治安、信訪等五大板塊聯動治理,通過條塊打通、干群打通、線上線下打通,部門與部門、部門與鎮街、鎮街與村社區,統籌協調聯動,做到目標一致、步調一致。深入開展“發出一份倡議書、開展一系列主題黨日活動、進行一次公開承諾、組織一次‘大家談’和宣傳一批典型案例”的“五個一”活動,將“五零”建設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注重激發村(社區)黨組織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注重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五零”建設融入黨組織領導下的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中,融入經濟、文化、民生等各領域工作中,匯聚起全民參與“五零”建設的強大力量。

(二)加強模式引領,讓“五零”建設成為行動自覺

1.構建支部建設“五化”模式,建強“主心骨”。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以支部設置標準化、組織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務精細化、工作制度體系化、陣地建設規范化等支部“五化”建設為著力點助推“五零”建設。創新推行“分類定標、分類設置、分類指導、分類管理”四分法開展黨支部“五化”建設,定標準,分9類制定黨支部“五化”建設評分細則;優設置,新設立基層黨總支192個,成立10個生態環保黨支部、30個流動黨支部、19個青年人才黨支部等多類型功能型黨支部;抓指導,按照“一支多員”或“多支一員”原則,選派926名黨建指導員進駐基層黨組織,建立黨員領導干部“五化”黨支部聯系點276個;嚴管理,出臺《從嚴從實加強村級骨干隊伍建設的意見》,先后在縣級層面培訓村黨組織書記、“兩委”成員、黨小組組長、后備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等黨員骨干1000多人次,切實筑牢了“五零”建設的組織基礎。

2.構建村級組織“1+5”模式,鍛造“生力軍”。建立村級黨組織為領導核心,自治組織、監督組織為主體,群團組織、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為補充的“1+5”村級治理組織體系,采取“一會兩述三評”方式,在18個鎮(街道)全面推行村級組織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讓村級各類組織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功能互補,深度參與“五零”建設,確保村黨組織大事全知曉、小事早化解、急事逐級報,改變了以往單獨作戰的局面,形成了“五零”建設村黨組織牽頭抓總和各類組織協同作戰的工作格局。

3.構建民主議事“一核五會”模式,增強“潤滑劑”。建立以黨支部為核心,民情懇談會、黨群議事會、事務協調會、重大事項聽證會、部門工作評議會為主要內容的“一核五會”治理新機制,合理調動黨小組組長、村(居)民代表、“兩代表一委員”以及鎮街和縣直單位資源,注重自下而上搜集民意和自上而下協商解決,拓寬群眾通過民主協商方式參與“五零”建設等村級治理的渠道,即時回應群眾對“五零”建設的意見與訴求,推動黨員群眾形成“五零”建設人人有責、人人受益的良好意識。

(三)加強機制引領,讓“五零”建設成為常態長效

1.健全責任機制。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顧問、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組織部部長任常務副組長的“黨建+‘五零’村(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5個專項組,分別由拆控違辦、兩治辦、城管局、應急管理局、公安局、信訪局等牽頭部門負責“建設零違章、環境零污染、安全零事故、治安零發案、村(居)民零上訪”5個專項建設,每個專項建設還明確了1—2名牽頭縣領導及若干責任單位,并將之納入縣對鎮街、縣直單位績效考核和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范圍,構建了“縣級層面抓整體布局、職能部門抓條線推動、鎮街抓統籌建設、村(社區)抓具體落實”的責任體系。

2.健全推進機制。將“五零”建設作為縣委中心工作,納入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健全縣、鎮街、村(社區)三級推動機制。縣委作為“一線指揮部”,鎮(街道)作為“龍頭”,村(社區)作為“戰斗堡壘”,三級聯動保證工作落地見效。縣級層面,建立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和專題會議,明確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在鎮(街道)、村(社區)層面,相應建立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抓推進落實。

3.健全評價機制。從拆違控違、環境治理、安全責任、治安、信訪5個方面,制定了“五零”建設評價標準。堅持“一年一評”,每年年底由鎮(街道)按照村(社區)總數20%左右的比例,研究提出年度“黨建+‘五零’村(社區)建設”先進村(社區)名單,經各牽頭單位審核,報領導小組審定。對認定為年度“黨建+‘五零’村(社區)建設”工作先進村(社區)的,進行通報表揚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對連續三年獲得通報表揚的“五零”村(社區)給予特別獎勵。對建設工作不力、效果不明顯的,對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追責。

二、成效與反響

(一)提升了社會治理水平

按照“重心再下移,加強村一級”思路,各單位通過黨建O2O、網格化等手段,將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治理第一線,通過“五零村(社區)”建設,廣大黨員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沖鋒在前,帶頭拆除自家的違章建筑、參與城鄉綠化美化亮化、排查報告安全隱患、開展群防群治行動、抵制非法上訪和越級上訪,為“五零”村(社區)建設盡心出力,提升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有效暢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

(二)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數

通過“五零”村(社區)建設,著力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安全生產、環境治理、城市管理等問題,違章建筑少了、人居環境美了,安全風險可控了,治安狀況好了,村(居)民不愿越級上訪和非法上訪了。2019年以來,現場指導督辦社區環境類問題1200余件,完成無害化廁所改造112486戶,農村垃圾分類減量村比例達到91.8%,打通農村有害垃圾和低值可回收物統一回收處理渠道。2019年5月,長沙縣成為全省唯一獲國務院評為“2018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地方”。縣域成為一座有活力有溫度的城市,居民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三)提升了基層黨建實效

過往,一些地方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結合不緊,空對空,“兩張皮”。通過“五零村(社區)”建設,將黨員設崗定責與“五零”建設緊密聯系在一起,讓黨建引領貫穿“五零”建設全過程,激發黨員責任感,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黨建工作與“五零”建設的良性互動,黨建成效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強大動力。

(摘編自《湖南省長沙縣:“黨建+‘五零’村(社區)建設”引領基層治理》,人民網2019年10月1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源| 尉犁县| 岳普湖县| 罗城| 邛崃市| 黔东| 湟源县| 彩票| 凯里市| 宁南县| 黑山县| 曲周县| 青冈县| 贵定县| 和静县| 波密县| 格尔木市| 濮阳县| 全南县| 丰都县| 阜阳市| 和政县| 鞍山市| 治多县| 集安市| 宁南县| 松桃| 黄浦区| 长葛市| 吉隆县| 辽阳市| 开江县| 安平县| 同仁县| 文安县| 青铜峡市| 登封市| 天门市| 德钦县| 台中市|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