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英文雙語版)
- (美)彼得·德魯克
- 1876字
- 2021-06-24 11:30:04
推薦序一
創新需轉化為行動及結果
2002年,英國《經濟學人》曾宣告說“偶像的黃昏”來了,它是對的,從此許多人也認為我們不再需要偶像。但是,四年之后,我們強烈地發現,我們還是需要偶像,需要具有超凡能力的新的商業領袖。正當我們無法界定所需要的新的商業領袖具有什么樣的特質之時,彼得·德魯克先生1985年寫就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視角,讓我們能夠尋求真正意義上的新的商業領袖。
在商業史上,擁有遠見的企業家早已提出過零星的創新性思維,甚至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經濟繁榮與社會發展正是企業家創新性思維轉化為行動的結果,正如德魯克先生書中所言:本書認為在過去的10~15年間,在美國出現的真正的企業家經濟是現代經濟和社會史上最具深遠意義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這種現象本身引發了德魯克先生的思考:什么是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何時以及為什么進行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實踐?
事實上,商業本身已經進入了一個自我探索、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領域,德魯克先生提出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是為了探討人們的行動和行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復雜的理論、嚴謹的分析不斷啟發人們對這一問題的辯論和研究,與人們一樣,德魯克先生堅信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重要性,以此為前提,他更注重于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實踐。事實上,他將創新與企業家精神視為企業高層管理者的工作重點的一部分。這是德魯克先生的著眼點。
創新是實踐的創新。德魯克先生在本書中告訴人們:“創新是一門有目的的學科。”所以在本書中,他首先向讀者展示了企業家應該在哪里以及如何尋找創新機遇,隨后又探討了將創意發展成為可行的事業或服務所需注意的原則和禁忌。在這部分的分析中,德魯克先生認為:創新是企業家特有的工具。他們憑借創新,將變化看作開創另一個企業或服務的機遇。創新可以成為一門學科,供人學習和實踐。企業家必須有目的地尋找創新機會源,尋找能夠預示成功創新機會的變化和征兆。他們還應該了解成功創新的原理,并加以應用。我想到一個例子:孟加拉國經濟學家尤努斯,他創造性締造的“微貸”事業正在以成功的商業運作在全世界范圍內消滅貧困。2006年,尤努斯的項目已經遍及100個國家,累計為400萬窮人放貸53億美元。2004年,尤努斯甚至向26 000位乞丐放貸,每人9美元,這筆錢可以讓一個乞丐開始販賣糖果等小生意,而不是沿街乞討。2005年,尤努斯被評為1979年以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25位經濟領袖之一。尤努斯的創新實踐正是德魯克先生理論的一個全新例證。
企業家精神是創新實踐的精神。如何成功地培育出企業家精神,是德魯克先生重點討論的第二個問題。德魯克先生從現有企業、公共服務機構以及新創企業三個方面來討論企業家管理。這三類組織也正好涵蓋了目前我們能夠理解的所有組織機構的特性,現有企業會更多地從商業角度出發,注重那些與企業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對于社會問題的長期關注,可能會從根本上重新定義“公司”的根本目的。公共服務機構更多是從社會問題本身出發,將企業的管理技能運用到社會目標的實現上,它們通常具有更強大的道德力量。
最后是新創企業。一如其在所有主要的企業家時期所表現的一樣,新創企業將繼續成為創新的主要載體。托馬斯·愛迪生說過:“如果所有人都能真正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結果會使我們自己震驚。”
企業家戰略是創新市場的戰略。如何成功地將一項創新引入市場是企業家戰略的核心。德魯克先生告誡我們:創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穎、巧妙或具有科學內涵,而在于它是否能夠贏得市場。不具有創新市場的能力就會被遠遠地拋在后面,這是人們的共識。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是否理解,而在于別人已經開始運用全新商業理念的時候,我們卻處于被動的狀態,因此在判斷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時,我們需要看到的是用什么樣的方式進入市場。
德魯克先生在本書結論部分中探討了創業型社會的問題,雖然他是從福利社會的困境出發,提出創業型社會的概念,但結論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德魯克先生明確了創新在各個領域中的作用,只有發揮創新的功效,才有社會的發展。
這是一本基于創新但又強調行動的書,這一點正是本書最為精華的地方。如果創新停留在觀念、思想和制度上,如果創新沒有轉化為行動和結果,就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而企業家的本質就是實踐,所以,我們需要靜下來,評判一下我們與德魯克先生所倡導的有著多大差距,或者我們可以對照德魯克先生的觀點想一想:我們是否做到了讓創新轉化為行動及結果?如果好好地深讀這本書,我們一定能夠做到這一點,進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領袖。
陳春花
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新華都商學院理事長、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