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蚯蚓盒子
- 逆流1983,純真年代
- 霖靈兔
- 2017字
- 2023-09-12 08:01:00
“這?”
顧冬還有些遲疑,早上已經在這邊吃了,中午要是再吃的話?
顧夏已經先一步歡呼了起來:“太好了,還是云陽哥做的飯好吃。我去擺碗筷。”
顧冬:……
桌子上,明明什么都已經擺好了的。
顧云陽去把奶奶給扶到了桌子旁,本來他是想要抱過來的,但奶奶沒讓,說是要自己走。
顧云陽沒辦法,只能是扶了她過來。
一邊,顧云陽還說道:“得了,冬子。咱們誰跟誰?你還跟我計較?你要么回去和福根叔說一聲,不過我覺得沒必要。福根叔和福根嬸肯定知道這個事情。你不回家吃飯,還能在哪吃?”
凌云秀也是點頭:“就在這吃吧。”
平時福根兩口子也幫了很多忙,在家里吃兩頓飯算什么?
宜河這邊,嫁了人的女人,一般都會用男人的名字,加上一個嫂字或者是一個嬸字,就是女人的稱呼了。
比如說顧冬和顧夏的母親,在村里都是叫福根嫂,或者是福根嬸。
顧冬點了點頭:“那好吧。”
正好他還跟著發小一起搞事業呢,中午就在這邊吃了。
“哥,快來吧。云陽哥的手藝可好了,今天做了四個菜呢。”
顧云陽笑著摸了摸顧夏的腦袋,說道:“今天我留了一條黑魚,做了一魚三吃。魚丸、水煮魚片和剁椒魚頭,快嘗嘗吧。”
另外還做了一個空心菜。
顧夏看著凌云秀動了筷子,連忙開始吃了起來。
先是夾了一塊魚丸,放進嘴里。
顧夏立刻就是眼前一亮,豎起大拇指:“云陽哥的手藝果然好。”
“這魚丸我是炸出來的,你當然覺得好吃了。”
顧云陽好笑的說道,看著凌云秀,就知道她有些心疼油。
鄉下人炒菜,滴兩滴油,就能炒一道菜了。
這幾年改開以后,還好一些。
以前可能就是純粹煮出來的,用布沾了油,稍微抹一下,就能炒一道菜。
油太少了,每家的油票都不夠用。
這還是宜河這邊,鄉下這邊,幾乎家家都有山頭,種的是茶籽樹,每年都能收獲十幾斤到幾十斤油。
幾個在這邊玩耍的娃子都被喊回去吃飯了,家里就安靜了很多。
只有知了還在嘰嘰喳喳的叫著夏天。
顧云陽給奶奶夾了菜,又對顧冬說道:“我今天去狄嬸子家做水煮魚的時候,遇到了旁邊的常家村的柒奶奶,嗯,她姓柒。柒奶奶讓我下周去她家做生日宴,給十塊錢。到時候,你們兩跟我去打下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顧夏也是會做飯的。
雖然味道可能很家常就是了。
但做一些備菜的活,應該是可以的。
顧冬也會那么幾下,刀工雖然不算太好,但也不會太差了。
打打下手,應該是可以的。
其他三人都是一愣,不過想想就是旁邊的常家村,也就不擔心了。
吃完飯,顧云陽把奶奶扶了進去,讓她午休一陣。
他自己也想要稍微休息一下。
農村人隨便一些,也不去床上睡,就直接在這邊,靠著椅子上,休息一下就好了。
大熱天的,渾身都是汗。
顧云陽也沒辦法,好在山上樹比較多,比山下還涼快一些。
主要是山上風比較大。
雖然很想多睡一會,這么熱的天氣,就是容易犯困。
但只睡了大約半小時,顧云陽就起來了。
時不我待,社會在發展,往后的機會越來越少。
而且,到開學,他就得回學校去。
他雖然前世已經讀過大學,但今生沒有。
而且,他要是不去考大學,奶奶肯定也是不愿意的。
做什么,都不會得到支持。
這大學還是得去讀。
他可是這個村里最有可能考上大學的人。
還有顧冬,得督促一下他的學習,不管怎么說,考個大學多讀點書,總是有好處的。
顧冬本來睡的挺舒服的,不知道為什么,突然抖了一抖,就爬了起來。
“怎么還倒地上了。”
他嘟噥著,已經清醒了過來,過來幫忙拿工具了。
顧云陽先是把竹子分開,然后一片一片的片開,準備做幾個魚籠。
暫時,他還得依靠落星湖,多撈點魚,賺點錢。
以后也可以多弄點,不拿出去賣,自己做點魚來吃也是好的。
不只是做菜,零食也可以啊。
至于麻將席,那還需要分開后,細細地打磨,切割成麻將大小,然后打洞,用尼龍線給穿起來。
說起來,還得去買點尼龍線呢。
正做著呢,顧云陽還說道:“明后兩天,我得去縣里找化學老師,求個情,用實驗室的東西做點防腐劑。”
“防腐劑?做那個做什么?”顧冬有些奇怪。
要是后世的人,還會誤以為是滾筒洗衣機(柯南)的劇情上演了。
顧云陽把漿糊的事情說了出來:“其實漿糊很簡單,就是拿一些面粉和水煮開,就可以了。就是要避免漿糊發霉,變質。所以需要一點防腐劑,這個東西很簡單,拿甲苯和硫酸做磺化反應,幾步之后,就可以得到苯酚這種防腐劑了。”
顧冬張大了嘴巴,好像是聽天書一樣:“你和我上的是同一個學校嗎?”
顧云陽撇眼看了一眼顧冬,意味深長的說道:“這可都是書上有的,冬子,好歹多讀點書啊。平常生活上,有很多都用得到的。”
噗嗤。
顧夏鄙視的說道:“云陽哥,你可別說了。就我哥這種學渣,你讓他看書,他直接給你睡過去,你信嗎?”
“學渣?”顧冬疑惑又帶著點威脅的看了過來,低聲深沉的厚道。
顧夏一點都不怕:“當然了,你學的那些知識,都變成渣渣給拉出來了。不是學渣是什么?”
好吧,原來是這種學渣?
顧冬無言以對。
就在此時,大爺爺又來了。
顧云陽連忙起來,把大爺爺給讓了進來。
他自己喊了一聲,又拿起手上的活做了起來。
除了魚籠,等會還要做一些籠子,給蚯蚓生活用的。
另外,雞籠也要排上日程了。
大爺爺看到這一幕,又是欣慰,又是擔心的說道:“我聽說,你們要養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