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臨安城方面,秦檜一收到前線的軍報,正在謀劃后路。
"秦爺(秦檜)!大事不妙呀!"臨安禁軍統領陸摯慌亂的說。
"如此慌亂,何故?"秦檜淡定的說。
"張元帥被劉堯仁所殺,北進之路中斷,如何向金人交待?此外,劉堯仁率軍前來,向相爺復仇,已經兵臨城下……。"陸摯稟報。
秦檜依然鎮定,道:"何懼之有?難道陸統領不會領兵御敵?"
"丞相有所不知!劉堯仁率十萬禁軍(精兵)前來,而臨安城禁軍不到一萬,周邊地區廂軍(老弱殘兵)則只有三萬,實力懸殊,如何與之匹敵?"陸摯解說著。
秦檜回應:"當務之急,要令昏君(高宗)頒旨一道組織各地勤王之師!嗯!據御醫所診,昏君已時日無多,應另立新君,方為上策……。"于是,秦檜入宮面圣。
"圣上,十萬火急呀!劉堯仁作亂,正兵臨城下……。"秦檜裝作恭敬的說。
"咳咳咳!圣上?相爺近日不是稱朕為昏君,為何今日如此恭敬…咳咳咳!"高宗躺臥床上,聲線微弱。
"圣上,誤解臣了!昏君是指北方那位……。"秦檜偽善的說。
"相爺!何必假惺惺呢?何不開門見山?"高宗鄙視的說。
"求圣上傳位詔書一道,圣上既無子嗣,另立宗族子弟為君,可為圣上駕崩之時守孝送終……。"秦檜續說。
"奸相!竟敢咒罵朕?"高宗說畢,隨即向著秦檜面孔噴血,不久便駕崩了。高宗駕崩后,劉堯仁便兵臨城下。
"秦爺(秦檜)!不妙呀!"臨安禁軍統領陸摯再次慌亂的說。
"陸摯!何時可以鎮定下來?"秦檜皺眉的說。
"劉堯仁已開始攻城了!如此說來,另立新君,組織勤王之師已經來不及……。"陸摯忐忑不安,道。
"哈哈!本相豈能無后退之路?"秦檜胸有成竹的說。
"秦爺(秦檜)定必關顧末將呀!蒼天在上,末將永世追隨相爺……。"陸摯指天起誓。
"好!好!果然忠心耿耿!本相就攜汝一同前往金國享福……。"秦檜回應。
"兵荒馬亂!如何離開此地?"陸摯不解的問。
"可從水路!陸摯聽令,下令堅守城門,并且秘而不宣,精選一百精兵與吾等同行出走!"秦檜下令。
"末將領命!"陸摯拱手接令。
秦檜逃亡之前,擁立欽宗另一個兒子趙訓為帝。
其實,趙訓早年死于五國城,這個冒牌貨由妖獸帝江所扮,帝江喜愛舞蹈音律,秦檜曾與妖邪訂約,讓其當皇帝,欣賞宮廷禮樂。
他自知大勢已去,捧了帝江當皇帝后,就與妻兒等百人坐上商船,喬裝海上絲綢之路商隊沿錢塘江,出杭州灣正想北上東海前往金國,忽遇劉堯仁水軍截查,幾名士兵上了船。
一名將領一面比對通緝犯畫像,一面對著秦檜說:"哈!相爺之易容術奇差!以為胡亂貼上痣記即可……。"
秦檜下令著:"殺!"。
該名將領隨即滔海逃命,結果引來大批水軍追捕。
秦檜船隊只好往南拼命奔走,一直走到廣州府以南一半島登岸。
秦檜與陸摯,以及幾名士兵登岸視察,怎知船竟然急速駛離岸邊。
"夫人!熺兒(秦檜之子)!為何如此?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唉!"秦檜眼看大船愈走愈遠,欲哭無淚的慨嘆。
秦檜等人只好繼續向內陸前行,走到一個叫圣山之地,其中有一條村落──方井村。
長途跋涉的秦檜,勞累至極,他正坐上一井口,陸摯突然發難。
"兄弟!快捉拿秦檜,可保吾等之命!"陸摯喝令著。
士兵應聲上前逮住秦檜。
"陸摯呀!陸摯呀!竟忘恩負義如此!可曾記起當年你興建豪宅之時,僭建別院為百姓狀告,差點送入狗頭鏩,是何人一力承擔,解你之困?"秦檜悔恨的說。
"秦爺!多有得罪!此恩春秋二祭,愿來生再報!趙諶及劉堯仁均懸賞黃金萬貫活捉相爺,并可免罪!秦爺一人生死,可救吾等之命呀!"陸摯回應。
秦檜不停掙扎,不慎掉落井中,幸得幾名士兵合力救回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