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后,在汴京的緊急會議上,盧天水(趙諶)與眾臣穿起孝服追悼欽宗。
他一見到楊再興到來便苦笑說:"看到楊卿家進來,就知沒有好消息!"
楊再興稟報:"臣主理探子營,有事不得不報!容臣回稟……。"
他聽了楊再興探得的情報后,心想這確是一個爛攤子,只好拭目以待這些抗金名將有何策略收拾殘局。
于是他問:"眾卿!有何良策?"
"臣……。"韓世忠率先稟報。
"且慢!這位將軍,與朕素未謀面?”盧天水(趙諶)打斷的問著。
"臣韓世忠參見圣上!"韓世忠拱手作揖說。
"愛卿,久仰大名!有何良策呀?"他雀躍的說。
"臣有一下屬自稱荊軻后人,此人頗有膽識,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刺殺秦檜,可以一試!"韓世忠拱手說。
"古有荊軻刺秦王,今有荊……,此人何名?"盧天水(趙諶)問著。
"回圣上,此人荊鳥!"韓世忠回話。
"荊鳥?會否一飛不復返呀?哈哈,有趣有趣!"他嘻皮笑臉的說。
韓世忠嚴肅的說:"圣上!微臣屬下可是忠心耿耿!"
他收起笑臉,道:"朕乃戲言,愛卿何必介懷?"
接著,宰相張浚建議的說:"倘若西夏又與金國合謀,吾等即三面受敵。
故此,劉帥(劉锜)曾勝西夏,因而可牽制之,抗金重任仍以岳帥和韓帥為主,至于討伐秦賊之事,可不費一兵一卒,略施小計即可!"
他聽后非常滿意,贊嘆的說:"相爺不愧為相爺!準奏!"
"謝圣上!"張浚回話。
宰相張浚不斷放出假消息:"岳飛組織二十萬水軍,直逼淮河。"
原本畏懼北伐的張俊,只想藉領兵在民間搜括錢糧自肥,這是賊性的表現,遇強則避,遇弱則欺;
而豺狼狗輩,利之所在則合,害之所在則分。
宰相張浚要求楊再興從探子營中挑選通曉金文之士,假冒金國特使造訪張俊軍營。
其時,張俊大軍已抵達建康(南京)。
"奉主上(金主)之命,前來轉呈密函予貴國秦丞相!"冒牌金國特使遞上密函說。
"金主可有指示予本將軍,以抗擊岳家軍?"張俊問道。
"并未有!"冒牌金國特使回話。猜疑心極強的張俊果然中計,私自拆開密函。
他一看便怒氣沖天,決定領軍班師回朝,反攻臨安府。
原來密函是這樣寫的:"秦丞相足下!來助我軍夾擊之將領,依汝之見,盡殺之……。"
張俊沒想到秦檜奸詐如此,連自己都要除去。
劉光世之子劉堯仁,自父親急病去世后,便接到御旨要趕赴建康夾擊岳家軍,而整隊劉家軍被強制歸入張俊麾下。
這一夜,劉府管家,日夜兼程,終于抵達建康軍營。
"少爺!老爺冤死啊!"劉府管家聲淚俱下,道。
"此話當真?元兇是何人?"劉堯仁咬牙切齒的問。
"小的依少爺吩咐,仔細調查。老爺去世當日,圣上曾派御醫前來,草率斷定為中風!
就老爺當晚服用之藥渣,經另一御醫檢驗,發現并非老爺慣用之處方,當中有金國鬼迷花……。"劉府管家回話。
"鬼迷花?金國催情圣藥?乃上次金國贈予我皇(高宗),用以恥笑其不舉之疾?圣上不是下令燒毀?據聞過量會致命……。"劉堯仁好奇的問。
劉府管家飲泣,道:"檢驗老爺當晚之藥渣,發現是過量的!"
劉堯仁氣憤的問:"混賬!到底元兇為何人?當夜,何人服侍父親就寢?"
"如花奶奶!當夜,老爺斃命之時,如花奶奶已經不知所蹤!翌日,連家丁阿福亦相繼失蹤,而有其他家丁看到阿福曾出入張俊元帥府第!"劉府管家回報。
"豈有此理,果然是那個奸老頭!"劉堯仁揮劍劈向案桌,憤怒的說。
劉堯仁對于自己父親的死因,總算有一個明白。
他認定殺父仇人就是張俊,但張俊手握軍權,即使告御狀,高宗亦未必相信。
這個時候,劉堯仁還未知道高宗已被秦檜軟禁,而下達討伐岳軍的詔書,也是被逼蓋印的。
劉堯仁決意私下復仇,他深知張俊妄想為皇,故不斷慫恿他稱帝,目的是伺機誘殺。
當時,張俊對秦檜極度猜疑,決定抗旨放棄北伐。
"元帥(張俊)雄才大略,有帝王之相。今抗旨不擊岳軍,空手回朝必屬死罪!何不稱帝爭奪山河?"劉堯仁滿口謊言。
張俊半信半疑的問:"本帥真有帝王之相?"
"軍中將領本想予黃袍加身,惜未知元帥心意為何?"劉堯仁追捧的問。
"眾將如此盛情擁戴,本帥只好欣然接受!"張俊興奮的說。
劉堯仁邀約的說:"太好了!今夜建康行宮還請元帥登上寶座,接受眾將高呼萬歲……。"
張俊被皇帝夢所迷惑,從行宮中找來龍袍,穿上后便安坐龍椅,不虞有詐。
劉堯仁帶領一眾將領進入行宮,舉杯假意的說:"圣上,臣等舉杯恭賀萬歲!"
張俊興高采烈的回應:"眾卿同飲!"
劉堯仁待張俊喝下便嘻笑的說:"狗賊!殺我父!此乃含笑半步釘……。"
張俊依然淡定的說:"只要老夫不動,奈何!"未幾,張俊親信們相繼倒地。
"老夫不動半步,為何都……。"張俊說畢,隨即倒地。
劉堯仁嘻笑怒罵:"奸老頭!此藥名不等同其藥效!哈哈哈……。"
劉光世之子劉堯仁為報父仇,先殺了張俊,獨攬建康軍政大權,下一個復仇目標就是與張俊合謀,毒害其父之奸相───秦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