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
- 付煜主編
- 748字
- 2021-06-18 11:01:08
第三章 中學語文教材沿革
[導學]本章的學習目標是,掌握中學語文教材編寫的歷史輪廓,尤其是語文獨立設科以來,中學語文教材編寫的特點和歷史趨勢,以及新世紀課程改革中中學語文實驗教材的編寫體現出的新特點,進而把握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未來中學語文教材所尋求的突破點,從而樹立清醒的中學語文教材建設理念。學習本章的主要方法是運用對比手法,比較各個時期教材的不同特點,把握中學語文教材建設的發展趨勢;同時搜集整理相關研究資料,探討本章后面的思考題。
中國的語文教育從有文字記載算起大約有3000 多年歷史,一般分為3個階段:古代語文教育、近現代語文教育和當代語文教育。從商代到清末是中國古代語文教育階段,20 世紀初,“癸卯學制”的頒行標志著中國現代語文教育的開始,1949 年新中國的成立則拉開了中國當代語文教育的序幕。我國中學語文從1903 年單獨設科到新中國成立前,有四十多年的教學歷史,走過了一段艱難曲折的道路。先驅者們大膽創新,艱苦求索,對語文教育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不斷地思考和研究,編寫過約一百多套初、高中語文教材。新中國成立以后的30 年中,有志之士在教材建設上慘淡經營、執著追求,取得了不少成績。可惜全國基本上只有一套教材,教材編寫中的一些老大難問題:教材體系、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等等,始終沒有得到很好解決。80 年代以來, “一綱多本”,多種中學語文教材競相斗艷,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21 世紀伊始,在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并頒行了語文課程標準,推動了新一輪語文教育改革的發展。中學語文教材的建設也隨之開始了新一輪的探索。為了較為準確全面地反映我國中學語文教材編寫和出版的歷史演變概況,我們遵循語文教育發展的歷史,對其各個時期的中學語文教材作簡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