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忙,忙里偷不了閑。
作為工廠的老板,錢小天就沒有休息過。
你以為九九六就是極限,不不不,現在的他是除了睡覺,就在各種跑路,已經持續了八天。
每天奔波于各個地方指導設備安裝使用。
原本的采礦場已經不再使用人工運輸,而是架起了鋼鐵運輸帶。
搬運的人工已經變成了維護傳送帶的每一處。
生產的設備按照計劃,穩步進行。
除此之外,產生的銅也合成了銅線,并且包裹著一層特殊的絕緣層。
系統的描述就是,銅線中是融合了特殊的因子,可以和絕緣層形成某種空間,阻擋了磁體的產生。
也就是無論電流多大,都不會在絕緣層外圍產生磁場。
原本系統想使用無線輸電模式,可惜材料被錢小天用來做其他的。
而每一個工廠都變成了電力供應。
只可惜材料不夠,不然的話就可以制作電器,并且換成穩定電壓。
不過不著急。
在此期間,長孫皇后也來過兩次,第一次是好奇李世民口中的機器。
當時她來的時候看見黃銅被制作成電線,直接說錢小天是敗家子。
還好被李世民給攔下了,并且斷斷續續的講述了貨幣與價值的關系。
李世民也不是特別清楚,這些都是他的大舅哥給他講的。
并且還說只要將來能制作出一種難以模仿的紙幣,那么銅錢將可完全用紙幣代替。
雖然長孫皇后對自家哥哥身居高位表示不可,不過還是相信他的能力。
李世民不用多說,長孫無忌在他心中的地位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當時長孫無忌找錢小天說合伙開錢莊的時候,他都驚呆了。
“真的嗎?這么厲害的嗎?我不信?”
素質三連,也只是心里吐槽。
對于此事,錢小天還是舉雙手贊成的,銅錢難帶,還不好數。
錢小天也是承諾,再等一段時間,等材料湊齊,弄一個專門印刷錢的機器。
系統出品,必數精品。
除此之外,長孫無忌還問錢小天要不要一起投資。
一本正經的和錢小天科普,錢存在家里,那只是一堆爛鐵,只有使用的時候他才是錢。
錢小天豎起拇指點個贊,就沒后續了。
他的錢暫時都有用,還沒到堆積的地步。
更何況,投資有風險,不適合他。
除此之外,討論最多的便是造紙廠和印刷廠的事了。
造紙廠他可是花了大功夫的,打造了兩套流水線。
從粉碎泡漿一直到最后的成品,全部智能機械化。
工人只要負責前面的樹木處理,以及最后的紙張運輸就可以。
印刷廠使用光學檢測,數碼印刷。
只不過限于材料,也只能制造兩臺。
印刷速度,每分鐘可以達到八千多張,還可以是彩色的。
只可惜產量有限。
受限于墨汁與紙張的生產,并不能隨時開工。
可這樣的產量已經讓那些人明白錢小天說的等兩天是什么意思了。
這完全就是不給一點抗爭的念頭。
書籍的模板,錢小天都有,他們的藏書完全影響多少。
并且他們想找印刷廠印刷,完全就沒有機會。
錢小天的都還在排隊呢。
如果是摧毀設備,不好意思,他們實在是做不到。
整個流程全程就沒有人能靠近,除了駐扎的禁軍之外,設備是不需要人管理的。
更主要的是,它就找不到破壞點。
拼音和字典以十文錢的價格面世的時候,世家就知道,他們已經阻擋不了了。
在限購的政策下,紙張以每文十張開始售賣。
對于之前的印刷術,則是隨著第一版大唐日報,公布于眾。
第一版的日報之中,包含了制鹽技術,活字印刷術以及古法造紙。
對于這些利于民生的技術,錢小天都不是靠技術取勝,而是靠數量和價格。
反正現在付出的只是人工,等后面規范起來之后,再修改價格。
現在整個長安百姓閑余時間都有各種各樣的工作,而那些混混和非殘疾乞丐,流民等全部都被招工。
隨著各行各業的開展,以及農部下發的穩春耕的政策,一度出現了用工荒的情況。
而外面有田的百姓如果想要到長安打工,必須有官府出具的證書,保證春耕準備已經完成,或者留有足夠的人手進行春耕。
原本工廠的礦石則也開通了外面運輸的渠道。
以不同距離,不同材料給出不同的價格。
同時第一個簡易學堂也基本完工。
是可以容納一千人的大廣場,周圍全部由玻璃圍起,并且還有專門的宿舍。
只要拎包就可以入駐。
至于第一批學生,除了有身份的人之外,剩下的固定名額就是留給第一批教師的。
開學的時間錢小天定到了十七那天。
等上元節結束。
而那些看著暴利想動歪心思的人也是被定點打擊了數十撥,有些還是剛碰頭就被抓捕。
隨后拉到城門外進行殺雞儆猴。
重點是所有針對錢小天的人,連錢小天的面都沒有見到。
而那些人也只能仰天長嘆,可能真如那些百姓說的一樣,錢小天就是神仙吧。
長安城以及周圍的縣,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而再往外,就沒有多大的區別。
日報還是每天都會有,只不過延遲了一段時間。
那些技術的公布,讓他們心里都記下了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錢小天。
看到了每天出現在版面上的李世民思想,心中逐漸銘刻住,大唐兩個字。
這一刻,他們才真真實實的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大唐人。
自己沒有被這個國家給遺忘。
日報同樣傳到了遠方征戰的李靖,看著那一件件神奇的事情,心里直癢癢。
“不等了,準備夜襲定襄!”
“是!”
第一階段設備生產結束的錢小天,此刻回到了侯府,和侯府的人聊著天。
至于工廠,完全交給了風雨,現在的他對于這些生產已經是輕車熟練。
并且現在不生產新的設備,而是擴張之前安排,來增加產量。
“這么說你們也成立了專門的部門?”聽著他們的報告,他才知道酒樓已經變成了合作的模式。
年羹不再做大廚,而是當師傅,溫雅秋則是當起了總裁。
想要學習的酒樓就得加盟到他們的商會。
并且相鄰的地區只能有一個,不過學成之后,可以到其他州縣,不過同樣的上交一份利潤。
對于如何收費,錢小天倒是不管那么多,只要不坑人就行。
“既然你們已經做大,那么這個行業就得開始標準化,你們閱讀下這份餐飲標準的建議書,將里面可行的拿出來,不行的祛除掉。
整理成一份手冊,交給我。屆時我去找陛下要一份權利,讓你們可以規范整個行業。”
不僅是技術保障,更重要的是餐飲安全,雖然現在剛起步,百姓都還淳樸,可該做的還是得做。
不然以后各種想不到的黑心商人出現,那時候才定標準就不得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