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帶感
  • 程志良
  • 1104字
  • 2021-06-11 19:15:51

4.情感是用戶區分好壞的“刀”

我們一定要明白的是,單是意義不能影響人們的行為,不能讓大腦對事物產生某種感覺。只有為事物賦予意義,讓事物情感化,意義才能對人們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事物的意義,那么我們就會知道事物所帶的情感是怎樣的。只有事物帶有某種情感,大腦才會知道它是好是壞,才能產生某種感覺。所以意義化是情感的基礎,是為了讓事物變得可理解和可感受。

心理學家威廉·馮特指出,“大腦處理信息會采取‘情感優先’的原則,情感指的是正面或負面感覺的細微閃念。這樣的感覺會促使人們做出接近或者回避某些事物的行為。”馮特認為,人們在第一時間注意到事物的這種細微的情感反應,讓人們對事物產生了是好是壞的感覺——好感或反感。這種情感反應大多數是微妙的、短暫的、模糊的。在我們沒有感受到它的時候,就已經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比如,你看一個小男孩的第一眼就感覺他很可愛。你是怎么產生這種感覺的呢?是因為他肉肉的臉蛋,還是因為他水汪汪的大眼睛,又或者是因為他卷卷的頭發,這些都是帶感的信息,這其中的任何一條信息都可以讓大腦對他產生好感。總之,是大腦中事物之間建立的情感關聯,啟動了大腦對他產生喜歡的感覺。對大腦來說,情感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感覺是對事物感知的結果。

簡而言之,情感就是大腦對信息好壞、對錯的模糊感受和判斷。大腦在一瞬間就可決定對該事物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是想接近還是想回避。就像你不自覺地走進一個品牌的店鋪,或者不自覺地點開一個產品的圖片一樣,都是事物所帶的情感在發揮作用。情感在不知不覺中啟動了你的大腦,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一些行為。

情感就像一把刀,將這個世界簡單地切分為好壞、對錯和善惡。大腦從事物中獲得的情感越好,就越是想要靠近、得到和擁有;從事物中獲得的情感越是不好,就越是想要遠離、回避和放棄。

情感還可以將這個世界分為帶感的和無感的。帶感能夠快速引起大腦的關注,無感使大腦漠不關心。在一盆綠色植物、發霉的面包、一個杯子、一件衣服之中,大腦會對綠色植物有好感,因為它有正面的情感;會對發霉的面包產生反感,因為它帶著負面的情感。這兩個事物會優先引起大腦的關注。相比之下,大腦對一個杯子、一件衣服這樣的中性事物恐怕是沒有什么情感的——沒有感覺。我們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會接觸到很多信息,也對很多信息熟視無睹,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沒有帶感,大腦對其無感。我們在前文說過,認知決定情感。但是,對我們來說無感的信息和事物并不是真的無感,而是習慣和適應的結果。這些事物和信息,只要通過設計重新賦予意義就會重新帶感。比如,這個杯子是星巴克的,這件衣服是女朋友送的,賦予意義后,這兩件事物馬上就會帶感,變為特殊的存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陆河县| 东兰县| 翁牛特旗| 昆明市| 北川| 股票| 英吉沙县| 温泉县| 顺义区| 班戈县| 夹江县| 察隅县| 郁南县| 讷河市| 冀州市| 天水市| 昭通市| 绩溪县| 耒阳市| 大丰市| 高雄县| 岑巩县| 静安区| 皮山县| 广西| 景德镇市| 资中县| 临高县| 四子王旗| 安泽县| 盐城市| 南乐县| 长寿区| 平利县| 徐水县| 井陉县| 湖州市| 绥滨县| 宜兴市| 都江堰市|